閱讀977 返回首頁    go 期貨


始終對市場保持敬畏之心

  ——專訪國投安信期貨PTA分析師龐春豔

  引言

  現任國投安信期貨研究員的龐春豔在鄭商所高級分析師評選中已是“常客”,連續三屆獲得“高級分析師”殊榮的她,不知不覺走過了八年的研究路。一路走來,她與PTA不離不棄。

  專業跨度大難擋前進路

  本科生物技術,研究生從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學生時代一直跟各種試劑和儀器打交道的龐春豔怎麼也沒想到,多年後的今天,會與期貨結下如此之深的情誼。

  論起專業,生物化學確實與現在從事的行業跨度大了些,但在龐春豔看來,一切又像是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她研究生畢業之時,恰逢期貨品種日益豐富之際。彼時,期貨公司加大研究分析投入,永安期貨在北京組建新的研究部門,研究院成立之初的理念是建立多學科交叉的平台。幸運的是,龐春豔成為這一批來自不同學校、不同專業、不同學曆的應屆生中的一員。

  研究院成立後,公司請來高校老師、期貨業協會領導、期貨公司研究員及其他領域從業者為學員們進行全麵係統的培訓。其間,龐春豔順利通過期貨從業資格考試,正式入門期貨行業。2010年年初,龐春豔接手PTA期貨品種的研究工作,從此與PTA期貨結緣。

  “對我來說,專業跨度大,麵臨的挑戰也很大。”龐春豔告訴期貨日報記者,起初,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學習相關基礎知識,對於走出校門的她來說,沒有感受到由學生向企業員工的角色轉換,反而是從學生到學生,不停地學習。期貨分析師要學的東西太多了,要懂政治經濟,要追蹤熱點事件,要會看氣象雲圖,還要深入田間地頭,最終,要通過各種知識的匯總,輸出一篇圖文並茂的研究報告

  開始時,她對期貨市場的認識,全來自“老期貨”的言傳身教。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學習基礎知識的過程中,在PTA品種分析的實踐中,在與業務部門及客戶的溝通中,龐春豔慢慢有了自己的一些體會。

  “參與者往往會在激烈的廝殺中失去自我,暴露貪婪和僥幸的弱點,所以,時刻保持清醒、理智十分必要。總的來說,參與者要持有強大的自我控製之心和對市場的敬畏之心。”龐春豔感悟道。

  專注研究分析不曾放棄

  2009年從業至今,龐春豔一直致力於研究分析,從農產品的穀物、棉花到化工品的甲醇、聚烯烴、動力煤等,雖然研究品種跨度較大,但至今一直沒有放手的就隻有PTA.

  “早年參加了很多鄭商所組織的課題研究及市場調研,在PTA上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也收獲了很多。”龐春豔稱。

  作為期貨研究員,主要的任務是研究分析,抓住市場主要矛盾,預測價格走勢。不過,價格漲跌的預測難度很大。工作中,經常有客戶問今天做多還是做空,隻聊日內漲跌,也有已經被套的客戶問該走還是該留。“客戶的需求可以說五花八門,有的非常具體,有的十分抽象。很多時候,他們是找研究員來尋求心理砝碼。”龐春豔坦言,最初,每次回答完客戶的問題都會惴惴不安,行情的波動同樣牽動著自己的神經。

  她認為,研究員的工作主要是研究分析及與此相關的行情預判,每個人對市場都有自己的判斷,但不可能永遠都正確,很多時候甚至會麵臨質疑。

  “比如,3月PTA斷崖式下跌,在此之前,我的觀點是弱勢振蕩,待4月利多顯現才會再度上衝。市場是無情的,連續暴跌完全打破了我之前的分析邏輯,並且下跌之後並未出現反彈,而是持續走低。庫存高、消費差、原料跌,利空集中釋放。”龐春豔說,遇到這種情況,隻能承認自己之前的邏輯有問題,繼續死守堅持意義不大,需要重新理順產業鏈、審視大環境。不過,這並不是說研究分析沒有原則,隻被動跟隨市場,而是說在行情與自己的預判嚴重不符時,認真反思是不是邏輯出了問題。尤其在交易過程中,虧損是難免的,敢於認錯,嚴格止損,才能在這個殘酷的市場中存活下來。

  否定自己,承認錯誤,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甚至,有時候等你承認錯誤的時候,卻撥雲見日,市場朝著你原來的預期發展。所以,期貨研究分析工作也常常麵臨各種挑戰。在龐春豔看來,堅持觀點還是推倒重來,都必須經過嚴密的分析再下結論。“最主要的還是打好基礎,深挖產業鏈信息,多關注外圍環境。如果能有一個全麵的研究平台,各品種研究員加強交流,那麼研究分析工作將更加順利。”

  坦然麵對自己選擇的路

  付出總會有收獲,八年的潛心研究分析讓龐春豔成長了很多,也收獲了不少。這其中,“高級分析師”是對她工作的最大鼓勵和認可。

  “高級分析師”的頭銜,對她來講並不陌生。算上2016年,龐春豔已連續三屆獲此殊榮。第一次獲獎時,她還是一個剛入行兩年的新人,憑借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市場的認可。第二年,龐春豔再次當選。與第一次相比,此次參評有了更多的經驗,並且隨著個人的成長,壓力感減輕了不少。之後幾年,評選工作暫停。2016年年底評選工作重啟,此次評選方式略有變化,參與者積極性較高,競爭更為激烈。雖然已經參加過幾次評選且都獲獎,但這次是轉職到國投安信期貨的首次評選,龐春豔不敢有絲毫鬆懈。

  高級分析師要有良好的職業操守,要把基礎研究做好,要熟悉相關領域的市場情況,要構建自己的研究框架,要有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當然,還要與時俱進,適應市場發展。

  市場不斷發展,客戶需求多樣,分析師個人的研究應該與市場需求結合,投資谘詢業務、資產管理業務、風險管理業務等創新業務的發展也對研究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向“實戰”的轉變是大趨勢。

  雖然都是期貨從業人員,但每個人的學曆背景不一樣,比如有些擅長數理分析,傾向於進行量化對衝和程序化等方麵的研究;有些具備現貨背景,會深挖產業鏈,尋找交易機會。每個人對自己未來的規劃也是不同的,研究員希望轉向做交易員的大有人在。

  談及未來的規劃,龐春豔坦言,她更喜歡專注於研究分析,轉型的想法不是太強烈,但為了適應市場發展,她也很看重知識儲備和能力培養,隻有這樣,未來的路才會越來越寬。

(責任編輯:DF306)

最後更新:2017-06-18 01:24:27

  上一篇:go 用精細化詮釋研究員本色
  下一篇:go 鄭商所:5月31日起調整錳矽交易手續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