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期貨
期貨投資的術與道
十多年前,青澤出版了他的成名之作《十年一夢》。此書一經問世就受到讀者和投資者的喜愛,一版再版。作為一個職業投資人,青澤《十年一夢》的影響力遠勝過他所做的交易本身,而且影響了中國整整一代證券期貨投資人,被譽為中國版的《股票作手回憶錄》。
青澤常把期貨投資比作登山爬坡的心路之旅。《十年一夢》是他曆經股市、期市十多年摸爬滾打的經驗總結,其中有許多跌宕起伏的傳奇故事,也從一個側麵反映了中國證券期貨市場成長發展的曆程。他從成功的投資經曆和慘痛的失敗教訓中摸索出符合自身規律的交易模式,並把這個交易心得總結出來與廣大投資者分享,實屬難得。《十年一夢》作為一個操盤手的自白,主要探索的是投資之術,而《澄明之境》則是用哲學智慧來構建一套完整的投資理論和交易體係,主要探索的是投資之道。在我看來,前者可以作為投資者大學本科階段的期貨實戰教科書,後者則是進階式的研究生階段的實戰教材。
哲學專業出身的青澤以康德先驗哲學思想貫穿於《澄明之境》。深受康德“人為自然立法”思想影響的青澤試圖通過“人為市場立法”、“人為自我立法”來構建自身投資哲學和交易體係。
投資市場上原本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所以就必須放棄尋找“投資聖杯”的努力。學會放棄是需要勇氣和膽略的,而且是痛苦的,因為此前習以為常的投資理念已經深刻影響了他的投資方式。試想初入市場的投資者誰不是躊躇滿誌,春風得意,甚至於夢想一夜暴富。然而市場是殘酷的,經驗教訓是花錢砸出來的。“視角轉換的有效性取決於轉換程度的徹底性”,“擁有信仰,也就意味著你放棄選擇的權利和自由”,交易必須懂得舍得之道。所謂“舍得”,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先舍後得,不舍不得;要不然就是舍不得。當人們還在苦苦尋求混沌的不確定性的所謂市場運行規律的時候,青澤已經拋棄了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以康德先驗哲學思想為指導,創立了“人為市場立法”的投資哲學——投資的理論、模型、假設決定市場觀察和交易。他所做的交易是感性的、具體的、鮮活的,而他從中悟出的道卻是理性的、深刻的、思辨的。
我常在想,期貨投資者需要有四個境界:
第一層——想別人想到的,做別人做到的。
第二層——想別人沒想到的,做別人沒做到的。
第三層——想別人沒做到的,做別人沒想到的。
第四層——想別人不敢想的,做別人不敢做的。
處在第一層次的往往是初學者,處在第二層次的就已經是高人了,到達第三層次的就是高人中的高人了,第四個層次就是強人了。許多投資者深陷期貨市場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心靈也常常受到煎熬和折磨。跳出期貨看期貨,跳出期貨做期貨,場內期貨功夫在場外,你就開始向第二層次、第三層次邁進了。所謂大師,就是自覺創造自身的人。我不敢說青澤已經是到達第四境界的強人,但我可以說他的《澄明之境》已經從自然王國逐步走向了自由王國,因為他不僅有了屬於自己的投資哲學體係和收心、守心、修心的心理抗壓素質,更重要的是他心中還有投資信仰。信仰是投資智慧的堅實基礎,心中有了信仰,即使身處逆境也能處變不驚。投資是一門科學,但科學不能完美地解讀市場運動,我們既需要風險管理手段來控製風險,又要用信仰的力量支持我們的行動。投資信仰既是我們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風雲詭譎的市場裏戰勝恐懼和貪婪的巨大的內在力量,又是讓我們對投資成敗有一顆平常心,麵對投資過程中的起起落落心平氣和走得更遠的依靠。
《澄明之境》采用釋疑解惑的對話問答形式,文字鮮活靈動,很多“金句”都可以摘錄出來反複誦讀。這本書可以讀,可以學,可以做,但照本宣科有違作者的初衷。青澤通過這個方式告訴大家,要想真正成為期貨市場的強者,就必須建立符合自身特點的投資哲學、投資理念和投資體係。
(責任編輯:DF306)
最後更新:2017-10-20 08: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