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8
共享汽车
共享汽车爆发前夜,三大问题亟待解决
面对重重困难的共享汽车市场由于《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终于迎来了一丝曙光。
“截至目前,START平台注册用户超过400万,注册车主超过120万,注册车友超过280万,拥有130个汽车品牌,1200多款车型。”在10月10日START共享有车成立四周年暨其策划出版的《共享经济大数据研究报告》(完整版)发布会上,START创始人兼CEO张丙军表示。
START创始人兼CEO张丙军
《共享经济大数据研究报告》显示,共享汽车行业市场的激列竞争有望在2018年进入尾声。这一时期行业整体局面形成,市场即将进入持续稳定发展的成熟期。
罗兰贝格数据也对中国未来的共享汽车出行市场进行了预测:2018年,汽车共享出行的需求将达到每天3700万次。2018年汽车移动出行的市场需求有望达到6100亿元,其中共享汽车出行有望达到3800亿元。至2025年,中国分时租赁汽车数量预计将保持约45%的年复合增长率。
对于消费者而言,期望通过共享汽车实现“十到一百公里”出行需求的声音也越来越多。业内对于中国共享汽车市场的普遍认识是中国消费者的机动车出行需求远远没有被满足,有人甚至预言,汽车分时租赁是下一个千亿美金的市场。
不过即便是在政策利好、行业发展潜力无限的当下,共享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并不是“无忧无虑”的,相反地,共享汽车行业还有着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共享汽车行业成熟的商业模式还未形成,市场依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在发布会上,张丙军便对汽车头条APP表示:“目前START平台并没有实现盈利,而后续还将在产品研发上做更大的投入。”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于其他共享汽车平台,START平台采用的是轻资产模式运作,目前不需要采购大量的汽车。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其依然无法实现盈利,对于其他需要通过自购车辆运作的共享汽车平台而言,无疑需要承受更大的资金压力。
另外,在限购政策越来越严格的一线城市,普通消费者想要获得一张牌照几乎成为了遥不可及的梦想。数据显示,北京最新的个人普通小客车中签率仅为0.117%,新能源小客车指标年度配额则已经用完。而企业在牌照获取上同样受到很大限制。
虽然START作为一个C2C的共享汽车平台目前尚不需要考虑牌照问题,但是许多行业的共性问题依然是其需要面对的。
例如用户取车难、停车难、充电难以及违规追责问题、人身安全等问题如今依然困扰着共享汽车行业。
“目前大数据的发展让我们在用户征信上非常方便。只要你给我一个身份证和手机号,我就可以轻松地查到你的银行信用记录、犯罪记录等等。大数据的发展完全能够支撑共享汽车行业对用户信用的考察。至于违规追责问题,我们建立了完善的保障体系来保障用户权益,我们可以提供违规罚款代办;如果发生车祸,我们设立了1亿元人民币的保障金,在极端情况下,赔偿车主。”张丙军对汽车头条APP表示。
最后更新:2017-10-14 10: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