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43 返回首頁    go 美團網


虧損不停融資不止,美團40億止血資金已經到位!

美團融資40億,開啟燒錢下半場!

救命錢

這周的資本市場真是巨浪不斷啊,一浪高過一浪。

周一中糧“割肉”酒店業務;周二,孫正義百億入股Uber;周三景域即將赴港上市,本以為今天是風平浪靜的一天,但美團的一紙公告又掀起了一波朋友圈高潮。

7個小時前,美團點評宣布完成新一輪40億美元融資,投後估值300億美元,這也是繼輪40億美金融資是美團點評在2015年10月合並後的第二次融資。

此次融資由騰訊領投,引入了新的戰略投資方The Priceline Group,其他主要投資人包括:紅杉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加拿大養老金投資公司、摯信資本、老虎基金、Coatue Management和中國-阿聯酋投資合作基金等國內外知名機構。

對此,美團點評CEO王興表示:“完成此輪融資後,公司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秉承讓大家吃得更好,活得更好的企業使命,美團點評將承擔更多社會責任,帶動就業發展,建設更加開放合作、與全社會協調發展的社會企業。”

據悉,本輪融資後,美團點評將在人工智能、無人配送等前沿技術研發上加大投入。

下半場

無風不起浪,美團的這輪融資已經在業內傳了2個月。

早在8月,就有知情人士爆料美團正在洽談一筆30億—50億美元的融資,隨後9月底彭博社又有消息爆出,美團融資金已經敲定,進一步坐實了融資的消息。

而在本次融資中,有兩家投資企業值得關注一家是騰訊、一個家priceline。

之前曾有報道指出,“騰訊將棄投美團點評”,而這次騰訊領投則是讓謠言不攻自破,如此可見,騰訊依然是美團圈子內的“鐵哥們”,但騰訊所投金額與所占股份在公告中並沒有說明。

同時,priceline的出現也值得關注,近年來美團的旅行業務發展迅勐,美團旅行、美團酒店陸續上線。

Priceline作為世界級的OTA巨頭,這次入資美團顯然是看重了美團旅行的產品線。

雖然現在雙方沒有透露出會在具體哪方麵進行合作,但旅界君認為,在旅行人工智能的合作可能性比較。

Priceline CEO Glenn Fogel曾在9月底的座談會中大談人工智能在旅行中的幫助。

他在座談會上說到,目前人工智能在解決旅客在行程中遇到的問題方麵尚未變得高效和有所幫助,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同時他也對人工智能很有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美團未來的戰略布局中恰好有人工智能,雙方在人工智能領域合作可能性極大。

除此之外,美團未來的戰略布局中,無人配送也值得關注,餓了麼在兩周前,著手無人機配送,而美團今天也宣布要在發展無人配送業務中,如此看來,美團將與餓了麼在配送最後一公裏血戰到底。

但無論發展哪項業務美團現在必須要麵對的就是虧損問題,目前美團外賣依然虧損嚴重,平均每單外賣就要虧損6元。

王占興曾表示,在美團全部的產品線中,除了外賣業務,其他都已開始盈利,那麼美團遲遲不上市,是不是與外賣虧損有關?或許,外賣業務一旦盈利,美團就離上市不遠了。

不樂觀

美團此輪融資40億,業界對此的看法大多是開啟了燒錢燒錢的下半場,目前的平台爭奪,就是看哪家的錢多,能提供的補貼多,從而爭取到更大的市場份額,但旅界君認為這局勢並不樂觀。

有人給美團算過一筆賬,美團對外公開騎手約有30萬名,其中美團自營配送員約2.2萬人,工資為底薪2500元左右加每單提成,每位騎手到手工資約6000元,加上五險一金美團應該支付約8500元每人每月,每年僅自營配送員工資支出22.44億。

外包騎手約28萬人,美團不支付五險一金,按單計費,每單騎手得8元,美團需要支付約每單10元,每天送單量約20,外包騎手到手工資平均約6000元,每年外包配送員工資為201.6億。總計每年美團支付的僅配送員的人工費超過224億元。

這也意味著,2015年10月美團融資美團大眾點評合並後宣布融資33億美元已經燒完了。

而未來美團市場規模將繼續擴大,所需的補貼也更多,也有可能會出現更大的虧損。

美團近日宣稱外賣日訂單量超過1000萬單,以美團日訂單量1000萬算,每單補貼1.5元計算,美團一年僅外賣補貼超過54億元,那麼這次融資的40億美金看來又是一大筆止血資金。

第三方谘詢機構艾瑞谘詢預測,2017年,本地生活服務O2O市場規模為9780億元,接近1萬億大關。

其中,到店業務以口碑、美團點評為主要代表,市場規模預計為7149億,占比73%,成為本地生活服務O2O的主要板塊。

而外賣、上門按摩、配送等到家業務以美團外賣、餓了麼為代表,2017年市場規模預計為2631億元,相比2016年增速為75.9%。雖然O2O市場空間巨大,但是對用戶的實際滲透率還不足10%,對於各大平台來說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如此看來,無論是餓了麼還是美團點評,未來都需要持續加大資本的投入,給予商家和用戶更多的賦能和補貼,也有可能會有巨頭合並的情況出現,總之在未能形成壟斷效應前,盈利並不現實。

————END————

行業爆料、加入讀者交流群

最後更新:2017-10-20 00:13:16

  上一篇:go 美團點評新一輪40億美元融資 紅杉和IDG都有入資 這說明什麼?
  下一篇:go 美團點評獲40億美元巨額融資;閩企三棵樹又獲獎;宗慶後想再造一個娃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