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
奇藝
《黑白迷宮》撲街、攜馮小剛拍嘻哈電影,愛奇藝影業又壓錯寶了嗎?
《中國有嘻哈》總決賽現場,馮小剛作為嘉賓出席並對外宣布要和愛奇藝影業合作拍嘻哈電影...讀娛君有點懷疑馮導的喜好變化太快,之前其還屢屢炮轟綜藝電影,在拍攝《老炮兒》的時候,馮導說綜藝電影無異於是電影的自殺,“投資這樣的電影,電影公司做得不妥。拍攝這樣的電影,導演和演員做得不妥。同意這樣的電影在大銀幕上播放,主管部門做得不妥。”——所以,不知道是馮導的喜好變了,還是愛奇藝影業的誠意改變了馮導。
借此,讀娛君也被愛奇藝影業刷了次“存在感”,在互聯網影業風生水起和略微低調的當下,愛奇藝影業的存在感都不是特別強。
近期,愛奇藝影業主控的一部電影也延續著互聯網影業公司的首部主控項目“失手”的慣例,這部由王晶監製,任達華、陳小春等主演的《黑白迷宮》截至目前已上映13天,累計票房3269萬,在豆瓣評分為5.1分,好於3%的犯罪片和8%的動作片。王晶也因此被網友評價為“雨中關公,廉頗老矣”,依舊沒能摘掉“爛片之王”的帽子。
《黑白迷宮》不達預期,受難的不僅是作為監製的王晶,還有影片主控方愛奇藝影業——此前,讀娛君總結的互聯網影業三大派“爭霸、專注和玩票派”,愛奇藝影業應該是介於專注和玩票之間,比起騰訊影業和阿裏影業的高舉高打,愛奇藝影業小氣了許多;而對比玩票性質的58影業,愛奇藝影業背靠愛奇藝的平台,似乎也有許多想象力,但從主控和參與出品的大電影項目,相對比愛奇藝在網劇和網綜領域的成就而言,在電影側,愛奇藝影業要遜色很多。
01
《黑白迷宮》失利,愛奇藝影業再次押錯寶
早在今年6月愛奇藝影業2017影享會上,王晶曾現場推薦《黑白迷宮》,並表示“該片不但能夠滿足港片鐵杆粉絲的情懷需求,是經典港片元素的重組升級;與此同時,勁爆的動作場麵和緊張懸疑的情節張力也將得到更多年輕觀眾的青睞”,隻是,被現實打臉的是,這部在愛奇藝影業商業類型影片矩陣中頗具分量的作品,即使有“情懷”打底,人物設置、劇情邏輯、場景、甚至黑白服裝等依然沒能逃過觀眾的吐槽。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目前,僅上映13天的《黑白迷宮》日票房排名遠在10名開外,排片占比0.9%,日票房占比小於0.1%,與題材、檔期相近的《戰狼2》《殺破狼·貪狼》相較,成績慘淡,也表明愛奇藝影業押錯寶。
如果僅是一部影片失利或許並不能說明問題,愛奇藝影業自2014年成立以來,參投、製作、宣發的作品無論是論票房還是口碑,都佳作稀缺。除了參投的兩部《情聖》獲得6.58億,《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12億,也是目前唯一一部票房超10億的電影之外;在口碑方麵,則以金馬獎最佳影片《八月》領銜,遺憾的是票房僅有436萬,叫好不叫座。
而從目前愛奇藝影業參投的作品來看,如《八月》《夏天19歲的肖像》《魔都凶音》等影片,大多屬於小眾、非主流作品;《黑白迷宮》等商業片又無法突破、落於俗套,這些都表明愛奇藝影業還需要更多的經驗。
02
馮小剛打臉要拍嘻哈電影
追熱點難掩愛奇藝影業的尷尬
相較愛奇藝影業和王晶合作《黑白迷宮》失利,愛奇藝卻因為一部現象級網綜《中國有嘻哈》燃爆了這個夏天。而依托於愛奇藝平台的愛奇藝影業也近水樓台先得月,在《中國有嘻哈》收官夜通過嘉賓馮小剛之口宣布將與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合作,由馮小剛執導,預計年底開拍一部取材自嘻哈文化的喜劇音樂故事片。這是繼《芳華》之後,愛奇藝影業和馮小剛深度合作的第二部作品,馮小剛一方麵對嘻哈精神進行新解,認為它是年輕一代人的“芳華”,和即將上映影片《芳華》的青春主題承上啟下,而另一方麵則透露之所以選擇愛奇藝影業合作是因為“愛奇藝平台在推廣嘻哈文化方麵的準備做的如此充足”。
當然,無論原因如何,首部嘻哈題材的大銀幕作品還是讓讀娛君很是期待,但愛奇藝影業借勢爆火網綜《中國有嘻哈》的風口拍攝嘻哈電影,結果如何還充滿定數。和張藝謀、王晶等老一代導演一樣,馮小剛近年出品的作品也屢陷尷尬。喜劇出身的馮小剛以2013年票房7.13億的喜劇電影《私人訂製》為最,而大製作《一九四二》票房3.71億,《我不是潘金蓮》票房4.83億,成績都差強人意,更令人尷尬的是,其因主演後輩導演管虎所執導的影片《老炮兒》而獲金馬獎最佳男主角,也因此馮小剛、張藝謀等第五代導演“已掉隊”的聲音越來越高。
《芳華》作為愛奇藝影業和馮小剛深度合作的首部作品,票房如何還未可知,雙方卻因《中國有嘻哈》的火爆開始一起“食言”,不僅曾揚言綜藝電影種種“不妥”的馮小剛要親自操刀,表明“不盲目追求某一個短期的大熱元素”的愛奇藝影業也開始追風口。誰都想成為風口上的那頭豬,隻是,愛奇藝影業有沒有那個的好運氣呢?
03
互聯網影業公司紛紛掉頭,
愛奇藝影業為何還繼續紮推?
愛奇藝影業背靠愛奇藝全平台,力在打通整合平台資源,創造互聯網新電影模式。基於“愛奇藝工作室戰略”,影業目前擁有四個工作室(夢鏡工作室、一六工作室、淨緣工作室、吉光工作室),負責電影專案研發,還有一個製作團隊(無界映畫工作室),並與多家影視公司達成合作。在上文提到的愛奇藝影業2017影享會上,愛奇藝影業在發布2017年電影片單的同時,宣布了“年輕、品質、多元化”的創作理念和發展方向。
在發布的2017主控電影片單裏,除了已上映的《黑白迷宮》,還包括:主打“商業戲劇+影視轉化”的IP作品《夔龍玉》、閆妮最新喜劇作品《我是你媽》、根據南京大屠殺真實人物事件改編的影片《烈冬》、改編泰國喜劇票房冠軍的《歡迎來到熊仁鎮》以及愛奇藝影業首部3D動畫IP《萌鼠特工隊》等;參投作品有馮小剛回歸之作《芳華》、金像獎影帝陣容的《狂獸》、科幻喜劇電影《喵星人》、《明日戰紀》以及IP改編的懸疑電影《暗黑者》等。
在讀娛君看來,無論是之前還是當下,影業出品的影片題材確實呈現多元化,畢竟,目前大多影業公司投資項目已不僅僅基於利益訴求,還有追逐榮譽感和融資源兩個目的,例如合作《八月》等獲行業認可的品質影片,以及和各領域的一流導演、製作機構加強合作等,這對處於經驗、資源積累階段的互聯網影業公司而言,是基本的布局。
而於品質創作理念必然需要好的票房和口碑來體現,這些都需要高質量的電影作品支撐,否則即使有愛奇藝平台的年輕用戶優勢,也難以轉化、導流。而觀之今年發布的片單,2017首部主控影片《黑白迷宮》頭炮啞火,或表明其在影片主控力的不足。對於一家影業公司,最好的代言仍是好的作品,任何流於形式的表達都隻能錦上添花。
如愛奇藝影業等互聯網公司入局電影製作領域,即使在渠道、宣發等處於優勢,但好內容的稀缺,也決定了互聯網影業公司的弱勢。目前,BAT三巨頭中,2016年底騰訊影業原創主控首部電影《少年》遭遇滑鐵盧,之後,“年輕、獨特、高品質、鏈接”也成為其目前的發展方向,雖參與發行《愛樂之城》《速度與激情8》等大片,但主控影片卻不再輕易嚐試。
而阿裏影業更是表明不與傳統製作公司競爭,定位建設基礎設施公司——在互聯網影業公司紛紛掉頭之下,愛奇藝影業還繼續往主控、製作方麵紮堆,讓人很是疑惑。或許,唯一能解釋通的是愛奇藝影業也在賭吧。
那麼,接下來就要看2017年億元級投資的頭部作品,由《西遊記之大鬧天宮》、《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製作人劉曉光製作的《神探蒲鬆齡之蘭若仙蹤》。成功了則打一個翻身仗;而一旦失利,勢必會給整個愛奇藝拖後腿......
最後更新:2017-10-08 03: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