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
人物
美食題材如何成功影視化?且看《美味奇緣》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導讀
《美味奇緣》以美食為意向,從東西方美食文化的差別引入對人物性格、觀念差別的探討,中餐與西餐的碰撞交融正反映著不同人之間、不同輩之間、不同時代之間思想觀念的碰撞。
觀之有色、聞之有味、聽之有聲讓美食題材成為不少觀眾的“心頭好”,近年來頗有異軍突起之勢。且不說《舌尖上的中國》獲得的巨大成功,僅是今年,春季有《喜歡你》,盛夏迎來《中餐廳》,前者通過挑動味蕾引發觀眾對於愛情悸動,後者以“源自中國,但屬於世界”的中華美食引發國人乃至世界華僑的情感共鳴,頻頻引起業內外廣泛話題。主打中西美食文化的原創都市勵誌偶像劇《美味奇緣》應運而生。
電視劇《美味奇緣》由著名導演柯政銘執導,人氣演員Mike、毛曉彤領銜主演,同時匯聚了張雨劍、陳欣予、方逸倫、盛朗熙、潘虹、苑瓊丹、田雨、蔣愷、許榕真、黃建群、楊雪、閆肅等業內外公認的實力派。而手握打破周播劇收視紀錄的《花千骨》與近日熱播的大熱古裝劇《醉玲瓏》等作品的知名編劇饒俊的加盟無疑為《美味奇緣》再添保障。
講中國特色飲食文化
美食題材求“美”更求“真”
飲食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酸甜苦辣背後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人物的性格特色。而飲食文化自成一脈,美食題材的作品則可以將這種文化巧妙地通過視覺聽覺將其展現乃至傳承。饒俊也希望可以通過《美味奇緣》這部作品,“讓更多的人了解到我們的傳統美食”,展現中國美食文化,並對中國美食文化進行傳承和發展。
近年來美食題材作品層出不窮,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背後其實是人間煙火,而“真”則是引發觀眾共鳴最重要的元素。整個劇組從籌備之初到實際拍攝都遵從了這一點。
據饒俊介紹,除了開機之前編劇團隊與導演通讀劇本提前解決分歧,為了尋求最貼合生活實際的細節,劇組請了專門的廚師進行指導,而演員提前學習了廚藝相關的技能和手法,確保整部劇為觀眾呈現最真實的狀態。
兩年匠心原創打磨一部劇本
走近觀眾,做來源於生活的藝術
IP熱潮仍占國產劇半壁江山,但業內外對於原創的唿聲越來越高,《美味奇緣》難能可貴采用原創。
據了解,編劇饒俊與搭檔陳一諾、江萊打磨《美味奇緣》的劇本有兩年時間,期間不斷調整定位,同時也專門進行了“美食體驗”並將其融入到劇本中: “為了這部戲,在製片人的帶領下,我們吃了各種各樣的美食,既有非常接地氣的人氣路邊攤,也有定位非常高端的法式餐廳,身體力行地在感受東西方飲食文化的不同,甚至看到越來越多東西方飲食文化在融合的地方”,來源於生活的藝術或許會給觀眾帶來更多情感共鳴。
古人雲:“民以食為天”,十分喜愛下廚的饒俊笑稱“編劇團隊都很愛吃”,對於美食的熱愛也成為這部作品創作的初衷。接受采訪時,饒俊也一直強調國產劇需要“走進觀眾的生活”,而《美味奇緣》中的中西方美食,尤其是中式美食很多都是“接地氣”的常見美食,“會給大家特別親近的感覺”。
原汁原味娓娓道來中式情感
多重衝突再引都市題材熱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情感理念、生活態度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美味奇緣》也力圖將社會觀念的變化和思想的碰撞融入其中。
該劇以美食為意向,從東西方美食文化的差別引入對人物性格、觀念差別的探討,中餐與西餐的碰撞交融正反映著不同人之間、不同輩之間、不同時代之間思想觀念的碰撞。正是因為這些故事或許就發生在你我他的身邊,主人公曆經波折對於夢想的堅持、內心的堅守將為觀眾的人生道路注入更多正能量。
近年來,都市題材作品因更貼近觀眾生活而引發強烈關注,寫實折射受到觀眾熱捧。《美味奇緣》講述西餐廳明星主廚李雨哲(Mike飾)與味覺靈敏的美食節目編導宋佳茗(毛曉彤飾)從不打不相識到相愛、相知、相守的動人情感,親情、愛情、友情、夢想、職場的觀點碰撞巧妙滲透其中,並設置了多重矛盾衝突,劇中人物的抉擇和掙紮也會給劇外的觀眾帶來更多思考。
味蕾上酸甜苦辣的情感百味,舌尖上喜怒哀樂的人生交響,力圖講好中國故事的《美味奇緣》值得期待。
最後更新:2017-08-23 10: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