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2
人物
不能錯過的《那年花開月正圓》美食大賞!秦商首富們都吃點啥?
最近一不小心追上了《那年花開月正圓》,萬萬沒想到,竟然被當年的泡麵頭步驚雲給圈了粉!
天天為著吳聘小哥哥的生死擔憂,即便知道他的盒飯已經送到,還是要為他瘋狂打call!結果他終於還是從樹上掉下來,一句話都沒留的走了,從此看劇的動力少了大半,吳聘小哥哥你為什麼要吃那塊毒甑糕啊!不過還好涇陽的美食為我開啟了另外一條追劇之路。走吧,一起去穿去涇陽一飽口福!
這個講述秦商的故事發生在富庶豐饒的涇陽縣。涇陽縣位於陝西中部,涇河之北。雖說是個小小縣城,但離西安、鹹陽、三原都很近, 所以劇中涇陽極具陝西特色的美食讓我這個西安女娃親切的一塌煳塗。
第一集一開始,我們就跟著周瑩在集市上逛上一圈,三五個鏡頭就帶我們感受了一把舌尖上的陝西。集市上各種小吃攤位一字排開,商業發達,人頭攢動。
點擊播放
GIF/1539K
這邊的老板正往羊肉泡饃上澆羊肉湯,辣醬、糖蒜、香菜都上齊了,還要內行的叮囑一句“饃您自己掰啊?”
點擊播放
GIF/1283K
那必須的,正宗的老陝絕對自己掰饃啊!饃得掰的指甲蓋大小,要均勻,還要每粒上都連著點餅皮,這樣才能保證饃顆顆吸飽鮮美的肉湯,還能最大限度的保持饃勁道的口感。
而且掰饃的過程也不隻是為了好吃,更重要的是圖個自己動手的趣味和儀式感,隻有耐著性子熬過掰饃的漫長過程,最後吃到嘴裏的泡饃才最有獨一無二的滿足感。
傳統的陝西家庭,小孩子掰饃坐不住,是要被大人訓斥的;
而對正宗的老陝們來說,最奢侈的享受,是一大早就去泡饃店裏掰饃,邊掰邊諞,萬萬著急不得。到中午才能掰好細細一碗,密密碼好,終於吃上一碗最講究最鄉土的羊肉泡饃。
隔壁的攤子上是臘汁肉夾饃。
雖然鏡頭隻是一掃而過,但你也能看到白吉饃整整齊齊拍了一籮筐,泛著令人愉快的色澤,焦黃的形狀蜿蜒在餅皮上,講究個“鐵圈虎背菊花心”,外酥裏嫩。
剁肉的大師傅一手拿著大鐵勺,一手拿著大菜刀,一遍剁肉一遍往肉裏澆燉的醇厚的老鹵臘汁,這樣剁出來的肉才能充盈著肉汁,水靈靈的入口即化。
點擊播放
GIF/1097K
你要是仔細看,會發現剁肉的木墩子都已經剁出個深深的凹陷,像極了小時候我家樓下那家肉夾饃店,一看就是多年的老店啦!
哈哈,這麼好吃的東西,也難怪後麵幾集中,沈家的小廝被派去守著吳家東院的大門,疲累不堪的時候,吃了少爺沈星移送來慰問的肉夾饃,倆人就立馬眉開眼笑,原地滿血複活啦!
再往前走是大刀涼皮。
涼皮多見,用大刀切出來的現在也隻能在秦鎮、涇陽這類保留了更多傳統習俗的小城可以找到。
點擊播放
GIF/1299K
雪白涼爽的涼皮當然是主角,但也不會忘記碼上麵筋、豆芽、黃瓜絲,豪邁的澆上糧食紅醋、蒜汁。
最後還一定要拎起一小撮涼皮,在浮著厚厚一層白芝麻的油潑辣子大碗裏蘸一下,就剛好吸附了適量的辣油,一抹油亮紅潤,絕對是大刀涼皮的點睛之筆。酸辣清爽,看得我大半夜的忍不住狠狠地咽了咽口水。
點擊播放
GIF/1168K
當然還少不了因為《白鹿原》已經大火了一把的陝西扯麵。
抻麵的師傅一定得把麵狠狠敲擊在案板上,biang biang作響,既能吸引顧客,又能賦予扯麵勁道的口感。
各色蔬菜下鍋,油潑辣子給足,原湯化原食的麵湯都是清清亮亮。不管周瑩在想啥,反正我是看餓了。
再說說咱們的女主角周瑩,別的不提,單看這姑娘的飲食習慣,絕對是妥妥兒的陝西婆姨。
你瞧瞧她這一把一把瓜子兒的磕著,還有看見甑糕那兩眼冒光的興奮樣,哈哈,實在是能看到太多身邊的陝西女娃的影子。
點擊播放
GIF/827K
尤其是這甑糕,作為推動劇情發展的重要道具,想必已經勾引起太多小夥伴的好奇心和饞蟲,實在是太想嚐嚐看了吧?
據說甑糕最早起源於西周時期,本是王子皇孫的禦用美食,還曾出現在唐朝尚書令左仆射韋巨源宴請中宗皇帝的“燒尾宴”上,被稱為“水晶龍鳳糕”。但現在,甑糕早已是我們陝西關中地區特別常見的傳統甜食,經常作為早餐出現在陝西人的日常餐桌上。
甑糕以糯米和陝西特產的大紅棗為主料,還要加入葡萄幹、紅豆、芸豆、幹果等輔料。棗與米三七開,一層米一層棗,如此層層相疊,一共七層,最後上屜蒸熟。
蒸好的甑糕棗米交融、紅白相間、軟糯香甜,滋味非常誘人。熱吃棗味濃鬱,香氣撲鼻;冷吃色澤似琥珀,甜而不膩。早餐來一塊甑糕,會讓你一上午都沉浸在甜蜜裏麵。周瑩啊周瑩,你可真會吃!
點擊播放
GIF/1046K
其實啊,還不止這些。這部戲雖然才播了十幾集,但細(吃)心(貨)觀(眼)察(饞)的我已經發現了更多更多熟悉的美食。
比如第十三集就是陝西美食集中出現的“深夜放毒重災區”。
這集一開始,沈星移帶著周老四下館子,劈裏啪啦點了一大堆好菜,什麼醬肘子、奶湯鍋子魚、汆雙脆、金絲發菜,還要了一大壺西鳳酒。
醬肘子自不必說,這剩下的菜式,各個都是了不起的長安名菜。就憑這點菜的功夫,沈星移真不愧是頂級老饕,配得上“涇陽第一敗家子”的“美稱”!
奶湯鍋子魚,也出自唐中宗“燒尾宴”,叫做“乳釀魚”,各色雞鴨魚肉、山珍海味煨出奶白的濃湯,鮮活鯉魚入紫銅火鍋,吃一個“鮮”字。
汆雙脆,起源於唐武則天時期,據說原本是映射當時的當權酷吏,尚書左丞周興和禦史中丞來俊臣的。簡單的滾水清汆豬肚頭和鴨胗,隻加口蘑和桃仁增加層次。吃的是一個“脆”字。
金絲發菜,用的是陝西高原幹旱地區產的發菜,產量稀少,價格昂貴 。因為名字諧音“發財”,特別受富商大賈的歡迎,既有奇香撲鼻,又能討個吉利口彩。講求一個“香”字。
陝西名酒西鳳酒,產於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因此得名。始於殷商,盛於唐宋,是中國四大名酒之一。此酒甘香綿潤,回味悠長,而且不易喝醉,形成了獨一無二、自成一派的“鳳香型”。喝的是個“醇”字。
鮮、脆、香、醇。單看這四個字,就能想象到這一桌陝菜的美味,實在是太讓人向往了!
剛眼巴巴的看完這場下館子的戲,劇情還沒進行幾分鍾,我這前腳積攢的口水還沒擦幹淨,後腳吳家的漪妹妹就來探望吳聘夫婦,帶來一大食盒好吃的。
其中還有讓周瑩香得眼睛眉毛都撮到一起去了的葫蘆雞。
這葫蘆雞也是陝西名菜,同樣曆史悠久,起源於唐朝。最講究的做法,要選用西安城南三爻村飼養一年的“倭倭雞”,這雞幼嫩,淨重一公斤左右,肉質最美。
整隻雞先清煮、後醃鹵、再蒸籠、最後油炸,保持雞的完整形態,卻肉質酥爛,能用筷子輕易脫骨。整雞上桌,色澤金黃、皮酥肉嫩,味道鮮醇,還要蘸著椒鹽食用。因為雞身完整似葫蘆,因此叫做葫蘆雞。
這菜算是大葷的硬菜,做法工藝又繁複講究,最早隻是官府菜,後來即使傳到了民間,也隻有有錢人家能吃得起。周瑩入了吳家東院,開了這極品的葷,正可謂跟著吳聘有肉吃啊!
再多看幾集,發現吳家老爺吳蔚文也是個隱藏的吃貨。一個大男人,常常吃不離口,不管是看賬本、訓兒子、做生意,嘴巴都停不下來。
找不守規矩的周瑩前來訓話,吳老爺正在喝著涇陽茯茶吃水晶餅。
這茯茶是深度發酵的黑茶,茶湯橙紅透亮,茶香綿長。而且這種名茶的茶葉成品中富含一種獨特的有益黴菌“金花菌”,因此具有類似土茯苓的藥效,也因此而得名。而涇陽又是中國茯茶的發源地,茶葉金花茂盛,菌香四溢。
水晶餅也是陝西名點,是酥皮裹著玫瑰白糖製成的餡兒。因為金麵銀幫,色澤雪白,幾近透明,所以叫做水晶餅,數西安老字號徳懋恭的最好。
吳老爺吃著糖重滲油的水晶餅,配上微苦甘香的茯茶,去油解膩,實在是太會享受了。
吳聘來給他爹匯報工作,吳老爺正在認真的把麻花泡進小碗兒裏麵。
好多追劇的小夥伴都在好奇吳老爺吃的是什麼?是不是把糕點泡在牛奶裏?隻有陝西的鄉黨們才能一眼認出,咱們吳老爺這是在吃鹹口兒的油茶麻花呢!
這其實陝西的一道經典的早餐,油茶是用牛骨髓炒的麵,再加炒過的花生杏仁,衝成煳狀食用,雖含葷腥,卻完全不腥不膩,綿軟順滑,微鹹適口,味有奇香。
麻花要新鮮炸好,最是沒有老油味。喜歡鬆脆的就直接浸入滾燙的油茶裏麵,隻薄薄裹上一層就撈出來入口;喜歡軟爛的,就提前把麻花一起煮進油茶裏,待麻花軟塌塌的卷曲起來,就是最入味不過啦。
吳老爺沒事兒就把早餐當零食吃,佩服佩服!
欽差官員前來緝拿罪犯,大難臨頭的吳老爺還要淡定的喝完一碗胡辣湯。
我們陝西的胡辣湯與河南胡辣湯有所不同,你仔細看就可以看到吳老爺碗裏碩大的肉丸子。沒錯,這就是我們的肉丸胡辣湯。肉丸胡辣湯曾經超越了涼皮肉夾饃羊肉泡饃,被評選為西安本地人最喜愛的小吃,可見其國民度有多高。
牛羊大骨熬的湯底,各色蔬菜和牛肉丸子齊全,勾重芡,下重料,有葷有素、又鮮又麻,一碗下肚微微發汗,渾身舒坦。
看著吳老爺帶上鐐銬被官兵帶走,我的心裏竟然升騰起無比遺憾的感慨:唉,這麼好的肉丸胡辣湯,吳家老爺以後再也吃不到了!
追劇到現在,雖然為了吳聘小哥哥的黯然下線憂桑不已,但還好有劇中時不時冒出來的陝西美食,撫慰我這個迷妹受傷的心靈。
就好比周老四安慰被趕出吳家而心碎的周瑩“嗬,瞧著石子饃多好,咱們吃一塊兒,你別傷心了吧!”何以解憂,唯有美食!
但還是忍不住抹著眼淚問一句:吳聘小哥哥啊!這麼多這麼好的陝西美食,難道還比不上剛剛加熱的盒飯嘛?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近 期 精 彩 內 容
最 新 視 頻

聯 係 我 們
點擊播放
GIF/32K
最後更新:2017-10-08 07:3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