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4
機器人
“人工智能 眼視光學”將結出什麼果?
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聯手Airdoc,創建眼視光人工智能研發基地。
作者 | Adam
來源 | 醫學界影像診斷與介入頻道
如果說乒乓球是我們國家的“國球”,那麼近視眼就是我們國家的“國病”。作為近視眼的大國,眼視光學在我國擁有億人市場,但眼視光醫生的數量難以滿足醫療需求。Airdoc聯手國內領先的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致力於眼視光領域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
8月14日,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浙江省眼科醫院)與醫療領域人工智能領軍企業Airdoc正式啟動位於溫州的眼視光人工智能聯合研發基地。掛牌儀式上,雙方宣布將致力於眼視光領域應用方麵的智能化推進和學科建設合作。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和Airdoc合作掛牌儀式
掛牌儀式現場,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領導瞿佳、王勤美及Airdoc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大磊、首席醫學官陳羽中、市場副總裁張京雷等數十人出席本次會議。雙方將圍繞眼視光人工智能,在醫療、教育、研究方麵展開戰略合作,共同探索眼視光領域的科學規律,為廣大患者眼健康做出貢獻。
人工智能走進眼視光領域
我國是世界上失明和視覺損傷患者數量最多的國家,數據顯示我國約有5.5億近視患者、1000萬青光眼患者、600萬白內障患者及1160萬眼底新生血管疾病患者。屈光不正、青光眼和白內障等致盲性疾病逐步呈現年輕化趨勢,2016 年 11 月,國家衛計委印發《“十三五”全國眼健康規劃(2016-2020年)》,提高國民眼健康水平。
人工智能在醫學的很多方麵已經顯示出了強大的臨床診斷輔助能力,在眼視光領域引入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將極大地推進眼視光領域的技術變革,讓用戶更容易接受,從而推動眼健康產業發展。
圖像在眼視光工作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通過影像可以識別很多眼視光領域的問題。將人工智能應用眼視光領域,為眼視光領域帶來巨大的增量價值,可望讓每一位醫生都成為專業的視光師 。
眼視光市場龐大
據了解,眼視光醫療不僅涵蓋眼科,而且覆蓋視覺功能等康複。眼視光學患者數量眾多,市場龐大。以近視為例,北京大學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2015年6月發布的《國民視覺健康報告》顯示,2012年,我國5歲以上人群中,近視人數有4.5億左右,大致相當於每3個人當中就有1個人近視;其中3000萬人左右為高度近視。同時,我國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患病率均超過70%,青少年近視患病率全球第一。
2016年,學術期刊《Ophthalmology》刊文稱,2050年,全球將有大約一半人近視,而在2000年,這一比例約為1/4。根據中國眼視光市場的需求,目前的醫療資源尚難以完全滿足。據中華醫學會2016年統計顯示,中國的眼科醫生約有3.6萬人,視光醫生的數量相比眼科醫生少很多,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院長瞿佳說:“中國的功能性眼病的診療是一個巨大的需求,也是發展機遇,人工智能的出現可能成為促進其加快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人工智能在臨床的結合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作為一個被證明有潛力有良好發展前景的新技術,我們應充分利用現有條件進行積極探索研究。”
人工智能緩解醫生短缺難題
“在眼視光領域,成熟的人工智能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據Airdoc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大磊介紹,人工智能服務更多患者的同時,也能緩解醫院人手短缺的難題。此外,醫院為人工智能提供應用場景,同時也能從中獲益,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醫院為人工智能提供應用場景,同時也能從中獲益,更好地為患者服務。”據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眼視光專家的“培訓”, 人工智能將會學習專家的寶貴經驗,從而更好地幫助醫生,既能為經驗不足的醫生提供輔助建議,也能幫助專家節約時間。
人工智能和眼視光學分屬不同領域,合作當中需要將雙方連接起來,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信息化發展程度極高,具有良好的基礎,對於多學科、跨專業的的合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兩強聯合:醫療+教育+研究
在各自領域當中,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和Airdoc均實力不俗。
公開資料顯示,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是全國唯一一家同時獲得眼科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和視光部優秀重點實驗室的醫療單位,是目前浙江省唯一一家三級甲等的眼科專科醫院。在中國眼視光領域,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的醫學教育排名第一,科技實力排名前二,在中國醫院最佳專科聲譽榜上排名前五。
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信息化發展程度極高,具有良好的基礎,對於多學科、跨專業的的合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在數據收集方麵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張大磊表示:“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的數據的規模、整合程度、結構化程度、以及實施效率都非常高,超出一般的想象。”
作為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慧醫療專委會秘書長單位、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移動健康分會常委單位,Airdoc同時還是科技部在人工智能醫療領域唯一的一家示範基地,國家衛計委基層醫聯網首批的合作夥伴,中國人工智能學界最高獎吳文俊獎支持單位。Airdoc一直致力於通過人工智能識別醫學影像,如今聯手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在醫療+教育+研究方麵展開戰略合作,共同推進中國眼視光領域智能化時代到來。
Airdoc聯合溫醫推進眼視光智能化
據了解,接下來Airdoc和溫醫將共同建立眼視光人工智能聯合研發基地,探索基於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的智能眼視光中心、智能眼病影像中心和智能眼科分診係統等,並且發揮雙方在眼科大數據和AI應用方麵的優勢,在醫療、教育、研究方麵開展戰略合作。
此前,Airdoc與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合作研發的兒童未來視力變化預測模型。Airdoc通過海量數據的研究,剔除了異常數據的幹擾,成功分析出驗光結果相對於年齡的變化趨勢。比如6-11歲是家長最關心視力變化的階段,Airdoc的算法可以根據當前年齡和眼睛度數結果預測未來視力變化。
Airdoc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大磊介紹:“雙方將會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推進人工智能技術和臨床醫生有機結合、眼科設備的智能化、眼科全方位智能服務、優化醫患關係(從醫生和患者個體到醫生和患者全家)等,最終完成眼視光人工智能產品在國內落地使用,眼視光走向人工智能+時代,從而推動眼健康產業發展”。
國家政策助推人工智能發展
Airdoc自身具備實力的同時,也迎來了政策和市場利好。7月20日,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指明了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戰略目標。《規劃》明確提出,到2030年,我國“人工智能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
與此同時,市場也看好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發展。埃森哲谘詢公司日前發布報告稱,與健康相關的人工智能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40%。到2026年,僅在美國一地,包括初步診斷、自動影像診斷在內的十大人工智能醫療應用每年就能節約1500億美元。
張大磊也表示,企業就是要創造價值。在醫療行業,維護大眾健康,解除患者病痛都是價值。“我們相信,一個公司之所以能走遠,是因為真正創造了足夠的價值,同時這種價值幫到了更多的人。”
最後更新:2017-08-23 11: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