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
機器人
下一個風口在哪?人工智能?蘋果產業鏈?5G運用?讓我們來看看“TMT之王”怎麼說
中國基金報記者 李滬生
先後經曆了漂亮50、周期股的起起伏伏,對許多人來說,A股市場的走勢已經變幻莫測,是繼續追尋白馬藍籌的細分領域龍頭,還是選擇已經跌幅較深的成長屬性創業板,這在不同的基金經理眼中有不同的選擇。
下一個真正可持續的增長爆發點在哪個版塊?
9月1日,光大保德信先進服務業基金經理黃興亮先生做客中國基金報粉絲交流會,與大家分享今年最後4個月的市場觀點。
在擔任基金經理之前,黃興亮曾做過7年的行業研究員,重點覆蓋TMT行業,讓我們來看看在當前他到底是如何說的。
會議紀要:
1、TMT行業是否出現泡沫,處在行業周期的末端?不能夠一概而論,要看具體的細分行業。TMT行業作為新興產業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長期看是契合我國整個經濟轉型和發展方向的,肯定是值得投資者長期關注的。TMT行業從2015年的股災高點到現在,股價基本上一直都在調整。兩年的時間過去了,過去估值高、企業經營不確定等風險得到了較大程度的釋放。在這種情況下,A股一些TMT公司的下行風險已經相對較小,在合適的時間結合一定的事件催化劑,可能就有機會。
2、和其它行業相比,TMT行業成長屬性比較強,技術和產品的演進日新月異。這裏麵的企業所處的細分行業在我國的經濟結構中通常體現為增量的部分,比較活躍。這種情況下很多TMT板塊裏的公司,尤其是其中的優勢企業,往往是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這些高速成長的公司,長期給投資者將來帶來潛在的收益空間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3、目前我們看好的領域,比如說信息安全領域,在美國上市的獨立信息安全公司有接近一千億人民幣市值。對於中國來講,這麼大體量的一個IT市場,國內的信息安全公司完全也有機會成長為大體量的公司。信息安全是計算機行業裏麵有希望產生大公司的細分板塊。
還有一個板塊,To B的企業軟件,包括這幾年逐步發展起來的麵向企業需求的SAAS服務,這個方向也是能培育出大體量公司的。例如,在美國上市的Intuit、Salesforce、WorkDay、Ultimate等公司,投資者的關注度都很高,體量也都不小。
另外還有新科技金融、人工智能等領域,隨著IPO的推進,會有一些這些行業很出色的公司來到A股,屆時投資者也可以去關注。
4、今年以來,整個成長板塊裏麵有兩個細分領域表現非常好,一個是蘋果產業鏈,另一個是新能源汽車。很多上市公司受益於蘋果的新產品周期,業績表現非常的好。國內的電子製造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在全球的產業鏈裏麵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5、5G相對於4G來講,很大的一個特性就是帶寬的進一步增加。事實上這一輪推出5G在產業裏麵特別積極的也是互聯網的企業,而並非運營商和設備商。在5G之下像一些大數據流量應用,比如說視頻等可能會有一些新的需求演化,投資者可以關注。
另外一個角度是5G的覆蓋之後,能容納的接入量也大幅的增加。物聯網在5G之下,可以期待有更大的發展,甚至是一種爆發式的發展。各種物件可以通過各種類型傳感器接入到網絡中,參與到大量的數據的產生和搜集的過程當中,這也是5G可能帶來的一個變化。
1.請問TMT行業是否已經出現泡沫,是否處在行業周期的末端?
2.TMT行業目前是否具有投資價值?未來發展趨勢和前景如何?
3.與其他行業相比,投資TMT行業有哪些優勢?
黃興亮:TMT行業是否出現泡沫,處在行業周期的末端?這並不能夠一概而論,要看具體的細分行業。例如蘋果產業鏈,今年處在蘋果的新產品周期中,需求就非常好。比如安防產業鏈,經過了過去3、5年的快速發展,仍然保持著穩健增長的態勢。再比如近年逐步走入大眾關注視野的人工智能領域,則是剛剛起步,前景廣闊。總體來講要分各個細分板塊來看。
TMT行業作為新興產業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長期看一定是契合我國整個經濟轉型和發展方向的,肯定是值得投資者長期去關注的。具體到投資,除了要分不同的細分板塊來看,也要分不同市場階段來看。TMT行業從2015年的股災高點到現在,股價基本上一直都在調整。兩年的時間過去了,過去估值高、企業經營不確定等風險得到了較大程度的釋放。在這種情況下,A股一些TMT公司的下行風險已經相對較小,在合適的時間結合一定的事件催化劑,可能就有機會。目前這一板塊是值得投資者重新關注的。
和其它行業相比,TMT行業成長屬性比較強,技術和產品的演進日新月異。這其中的企業所處的細分行業在我國的經濟結構中通常體現為增量的部分,比較活躍。這種情況下很多TMT板塊裏的公司,尤其是其中的優勢企業,往往是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這些高速成長的公司,長期給投資者將來帶來潛在的收益空間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相比之下,傳統產業大多走過了行業快速發展的階段,行業相對成熟,甚至有的行業格局已經趨向穩定,發展的節奏是相對平緩的。今年以來,確實很多傳統行業板塊表現非常好,但是它的表現多是體現為估值的修複,空間終歸是有限的。估值修複有可能給投資者帶來50%甚至100%的收益。但是對於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和公司,在未來有可能帶來5到10倍的收益。這就是長期看TMT行業相對於其他行業的最大優勢所在,也是成長投資的魅力所在。
曾經風光無限的TMT現在比較落寞,估值盈利雙殺,您對未來幾個月TMT行業怎麼看,有整體行業機會,還是其中優質個股有估值修複機會,如果有,偏重於那個板塊。行業研究員說,公用部門計算機更新高峰還沒有到來。您怎麼看?風頭正勁的煤飛色舞,大煉鋼鐵行情讓人仿佛看到了牛市的影子,我們該積極擁抱,還是在大家瘋狂時適時撤退?
黃興亮:實際上從2015年的股災高峰到現在的兩年時間裏,TMT板塊總體來講是估值盈利雙殺的局麵。經過長時間的調整之後,到近期相關板塊對利好因素變得比之前敏感起來,活躍度有所提升。例如前一段時間,國產電影《戰狼2》票房突破50億,引發了市場對於影視板塊的高度關注。再比如近期比特幣連續上漲,也引發了市場對於互聯網金融板塊的關注。這反映的是板塊在長時間的調整之後,風險釋放得相對充分,此時配合一定的事件催化劑,就有表現的機會。
在過去兩年TMT板塊整體下行的過程中,不少優質的個股也跟著估值逐步下降,目前已經逐步回到一個合理可接受的範圍,而這些優勢企業仍在持續成長。對其而言,時間就是最好的朋友。目前一批年複合增速在30-40%的公司的估值水平處在17年25-30倍PE,屬合理可接受的範圍。如果這些公司的股價維持不變,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今年末明年初,其估值將切換至20-25倍PE,屆時將變得非常有吸引力,性價比更高。
很難判斷市場是否會出現整體的風格切換,從上半年的大市值風格切換成中小市值的風格。即使要切換,也不會一蹴而就,也會是一個反複的過程。另外,還應看到IPO常態化之後,中小市值公司的供給大幅增加。在這種背景下,期望整體市場的風格一下子就切換到中小板塊來,有相當的難度。所以比較實際的選擇是首先關注板塊中的優勢企業。若這些公司的經營趨勢保持向上,同時估值逐步降到合理可接受的範圍,那就值得關注。今年接下來的四季度正是關注和布局這些個股的時間窗口。
過去兩個月周期板塊的表現非常的靚麗,尤其是煤炭鋼鐵這些板塊,受益於供給側改革的推進,產品價格上漲,企業的盈利大幅回升,引發了投資者高度的關注。具體來看,最近鋼鐵煤炭板塊的上漲應該是屬於第二輪了,第一輪大約是在7月份。產品價格的上漲短期確實帶動了相關的行業上遊公司的盈利,但因為是供給側改革的作用,所以當產品價格到一個相對高點以後,進一步往上走的空間可能是有限的,從長期來講,並不具備持續增長的基礎。所以站在當下看相關的板塊第二輪的表現,如果要參與的話,對於交易水平的要求是比較高的。
目前在國內上市的TMT公司尤其是互聯網公司大多在行業裏競爭力不夠強,但估值往往不低。請問這些公司目前是否有投資價值,以及如何選擇一些有價值的公司?
TMT範圍很廣,您目前看好哪些具體領域,比如電商,互聯網金融,SARS等,都還有哪些機會?可以談談對TMT行業觀點和重點關注的細分行業和個股?
黃興亮:確實在國內上市的TMT公司,尤其是其中的一些互聯網公司,大多數是行業內的二線公司。這些行業主要的一線公司大多是在美股或者港股上市。不過我們依然可以找到一些細分領域,其中的龍頭公司是在A股上市的,例如信息安全板塊,在納斯達克也有相應的可比公司,海外投資者給予的關注度和估值也都不低。再比如影視內容和演藝,主要的行業公司也是在A股上市。這些公司在前幾年也曾經得到投資者的火熱追捧,之後近幾年的經營狀況和股價表現都不盡如人意,但也都還是這些行業的國內龍頭。
目前A股的互聯網公司以二線公司為主,包括一些遊戲類公司、視頻服務公司等。通常對於這類二線公司,最好結合一些事件催化劑,在投資者對某一板塊的關注度提升的情況下一攬子進行配置,按主題來進行操作。例如遊戲類板塊,此前《王者榮耀》單月的流水突破30億的時候,在一段時間裏麵也引發了投資者對於A股遊戲板塊公司的關注,相關的公司也有一定的表現。當然,那時A股遊戲公司的估值也不是那麼高,普遍降到了20到25倍PE的水平。
目前我們看好的領域,比如說信息安全領域,在美國上市的獨立信息安全公司有接近一千億人民幣市值。對於中國來講,這麼大體量的一個IT市場,國內的信息安全公司完全也有機會成長為大體量的公司。信息安全是計算機行業裏麵有希望產生大公司的細分板塊。
還有一個板塊,To B的企業軟件,包括這幾年逐步發展起來的麵向企業需求的SAAS服務,這個方向也是能培育出大體量公司的。例如,在美國上市的Intuit、Salesforce、WorkDay、Ultimate等公司,投資者的關注度都很高,體量也都不小。
另外還有新科技金融、人工智能等領域,隨著IPO的推進,會有一些這些行業很出色的公司來到A股,屆時投資者也可以去關注。
選擇一隻TMT基金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哪些?選擇主動型的基金好還是被動型的?規模對業績影響大嗎?什麼樣規模的比較好?
蘋果產業鏈後麵還有投資機會嗎?可以根據哪些指標選擇相關股票或者基金?
手機產業鏈現在各細分供應商都在搞一站式服務從而將業務拓展到對方的領域競爭,什麼樣的企業能夠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勝出?如何看待ODM企業未來的發展潛力?
黃興亮:TMT行業公司的特點是,每家公司都不太一樣,個性化都比較強,所以對於個股的熟悉程度,包括對細分行業的熟悉程度要求比較高。同時因為會涉及一些專業的行業知識,對專業知識的了解也有一定的要求。另外TMT行業往往變化比較快,技術進步、產品變化、行業競爭等等,也需要投資者不斷的學習。這些都是投資者在關注TMT行業的投資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具體到選擇TMT基金,關鍵是選擇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人最好對相關的行業和公司相對比較熟悉,同時有不斷學習的精神,去跟進整個行業的變化,包括去適應市場風格的變化。
主動型基金還是被動型基金,我們還是傾向於選擇主動型基金。隨著IPO的常態化,每周7到10隻的速度,其中有不少新興行業的中小公司,將來A股的TMT公司的數量會越來越多,而長期能脫穎而出隻能是其中為數不多的優勢企業。所以相對於指數型基金板塊式的配置,我們更傾向於選擇主動型的基金,通過主動管理有機會從這麼大的一個池子裏麵挑選出最有競爭力、能夠持續成長的公司,一方麵可以享受行業的增長紅利,同時規避潛在的價值陷阱。
規模應該是會有一些影響。目前TMT行業的公司主要還是中小市值的居多,這些公司的交易量往往相對較小,或者說流動性相對差一些,對於基金配置而言,在流動性方麵會有一定的影響。結合我們管理基金的經驗,在10到20個億的規模範圍內,基金管理的難度都不大,能夠通過分散配置找到足夠多的可選標的;但是如果基金的規模進一步上升到30億甚至更多,基金管理的難度就會變大。
今年以來,整個成長板塊裏麵有兩個細分領域表現非常好,一個是蘋果產業鏈,另一個是新能源汽車。很多上市公司受益於蘋果的新產品周期,業績表現非常的好。國內的電子製造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在全球的產業鏈裏麵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時,蘋果產業鏈的公司也並非在原地停留,有很多的公司結合自身的能力進一步拓展到其他品類和客戶,例如說進一步切入到AR、VR,還有新能源汽車等新領域。人工智能相關的很多應用出來以後,對於類似智能音箱需求,很多的上市公司都已經開始布局,這些都是潛在的新增長點。
在國內電子製造類企業中,我們相對比較偏好一些擁有自主核心技術或者是核心產品模塊的公司。例如聲學領域的一些公司,在全球行業中掌握比較核心的精密製造技術,可以在這個基礎之上擴張產業鏈。再比如激光加工的公司,也可以此為核心延伸到整套精加工的解決方案。對於單純做組裝加工的公司,我們的偏好度就會比較低。事實上對於這類公司的選擇,投資者也可以去港交所查看海外的資金通過滬港通或者是深港通買入A股的公司的列表,可以大致看到海外長期投資者對於相關的國內電子製造公司是怎麼選的,也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5G的產業從基站開始到消費終端產品這個過程的依次順序是怎麼樣的,給予物聯網的芯片的新計算法,再國內發展到什麼一個程度了?
國家計劃在2020年實現5g商用,請問對於5g產業應該從哪些方麵進行研究?現在和未來網絡越發達,網絡安全越重要,但目前很多網絡安全股的估值都比較高,對於這個板塊的估值,您怎麼看,覺得給到多少比較合適?
黃興亮:國內在幾年前經曆過從3G到4G的一個演變過程,5G大體上類似。我們注意到運營商在5G方麵開始規劃了一部分的投入,先在某些區域開展實驗或是小規模布網。整個推進的過程應該是硬件先行,涉及通信整機廠商,也包括配套的一些零部件廠商,這些公司會首先得到相關的業務和訂單。當實驗階段完成,進一步擴張規模和優化網絡,在這個過程中,終端會逐步的跟上,最後才是應用和軟件跟上。
5G相對於4G來講,很大的一個特性就是帶寬的進一步增加。事實上這一輪推出5G在產業裏麵特別積極的也是互聯網的企業,而並非運營商和設備商。在5G之下像一些大數據流量應用,比如說視頻等可能會有一些新的需求演化,投資者可以關注。
另外一個角度是5G的覆蓋之後,能容納的接入量也大幅的增加。物聯網在5G之下,可以期待有更大的發展,甚至是一種爆發式的發展。各種物件可以通過各種類型傳感器接入到網絡中,參與到大量的數據的產生和搜集的過程當中,這也是5G可能帶來的一個變化。
在萬物互聯的大背景之下,對網絡安全的要求毫無疑問會更高。因為連接越多網絡結構越複雜,潛在的漏洞或者說潛在麵臨威脅的可能性就更大。在這種情況下信息安全行業就需要不斷地去演進,去適應這種新的網絡環境。
國內的網絡安全公司目前看估值水平確實不低,但跟海外的同類型公司相比也不算高。海外投資者給予Fortinet、Palo Alto、FireEye這些公司的估值水平也是相當高的。這些公司有一個共同特點,即需求剛性,受經濟影響小,業務發展較快,營收的增長也比較快。事實上,海外投資者對於真正發展快的行業、真正有競爭力的公司給予的關注度和估值都不低。除了網絡安全,還有特斯拉、亞馬遜這樣的大公司。因此看估值也需要結合行業前景和公司質地來綜合看待。
PB/PE和ROE/PE兩種選股模式,各適應於哪種類型、行業的公司?
黃興亮:分開來看這幾個指標。在評估一個上市公司的過程中,通常對於資產比較重的,比如像工廠的設備,包括銀行的資金等,對PB市淨率的關注度會比較高一些。對於輕資產的行業,比如TMT行業很多公司,是以人力、智力為主要的生產要素的,對PE市淨率的考量就會更多一些。
ROE是評估企業盈利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無論是重資產行業還是輕資產行業,ROE都有相當重要的參考意義。一般來講,多年維持較高的ROE水平是很不容易的,能做到的大多是非常優秀的企業,例如A股中的家電、白酒、銀行等行業的龍頭公司。過去這些公司ROE水平比較穩定,保持在15%甚至20%以上的水平,這是非常稀缺的。
人臉識別大方向發展如何?平時關注哪幾個細分子行業?
黃興亮:人臉識別,作為計算機視覺或者說人工智能裏一個產業化推進的比較快的細分行業,已經得到了比較多的實際應用,包括安防、反恐、海關,銀行支付等等。在A股有一些公司也有一部分業務是在這個方向上的,在一級市場也有一些專注於這方麵的技術公司,未來有可能會上市。
在人工智能的範疇裏,語音的應用也越來越多,例如家裏的遙控器,企業的客服電話也逐步運用了語音識別的技術。還有一些電子產品,例如像智能音箱,人們可以通過語音的形式和智能音箱進行交互,這在將來甚至有可能改變我們和機器交互的方式。
以上這些細分的行業和領域,逐步滲透到我們的生活,都值得我們關注。說不定在某些時間點,這些變化會從量變到質變,給整個行業帶來新的變化。
VR概念股未來走勢估計如何?
黃興亮:VR概念大概是兩年前提出來的,一些產品也逐步上市,最近又回歸一個相對理性的狀態,主要是產品形態和消費者的接受度有一定的局限性。就拿VR頭盔來說,顯然是不適合隨處、長期佩戴的,這一點不像手機。所以這幾年我們也觀察到VR逐步聚焦到一些比較能夠落地的應用領域。例如在商場裏一些VR體驗活動,也包括一些基於VR的遊戲等,這些應用場景是相對容易推進的。但是要滲透到廣大消費者的層麵,還需要產品形態進一步發展,比如變得更便攜,使用起來更方便。這還需要觀察,看整個行業能夠在這個方向走多遠,也決定了將來這個產業能發展到什麼程度。
如何看待人工智能概念在A股市場的熱捧?
黃興亮:人工智能在過去兩三年得到了大數據和深度學習算法的支持之後,迎來了一段非常好的發展,很多的應用有了更好的落地基礎。在未來,我們肯定會看到人工智能在越來越多的領域得到應用,甚至進一步去替代人力勞動力。毫無疑問這個方向是值得投資者長期去關注的。
人工智能對技術和算法的要求比較高。對於相關的上市公司,投資者需要去考量其落腳點在何處,壁壘如何等。A股中有一些公司的部分業務與人工智能相關,有的隻是做應用,壁壘就比較低;有的擁有自主核心算法,競爭力就相對強一些。具體還需要分析。
3D打印概念沉寂了很久,怎麼看這個板塊?
黃興亮:3D打印其實和VR有一點像,在剛提出來的時候,預計會有很大很好的前景,但是到尋求應用落地的過程中,因為各種局限性的原因導致真正應用的場合相對有限。實際上,真正用於生產環境中的3D打印件還是少,比較多的是用在一些模型例如教學演示上,所以這幾年的3D打印的發展比最初的預想要慢。
相關的一些行業和公司,一方麵要看是否掌握比較關鍵的技術和產品,另一方麵也要看整個行業的發展狀況,例如在未來是不是能夠找到一些更好落地的應用方向,或者因為技術的進步拓寬了能夠落地的應用和方向。
今年以來信息傳媒板塊似乎被市場忘卻了,沒有什麼行情表現,請問是什麼原因所致,國家有沒有什麼實質措施推進該領域的發展,下一波機會預計何時到來?
黃興亮:確實,今年以來傳媒板塊似乎是被市場忘卻了,無論是從市盈率還是從市淨率這兩個指標來看,傳媒板塊都是處在曆史相對低點。這也反映了整個行業在過去兩年的調整確實是非常的慘烈,也可以說是比較充分的。具體從細分行業來看,很多影視內容公司,估值已經降到了20到25倍PE;一些演藝類的公司甚至降到了20倍PE;部分廣告營銷類的企業,估值也降到了20倍PE以內;大多數遊戲類的公司也從原來的40倍到50倍PE,降到30倍PE以內。
這一板塊估值的普遍回落有其原因。例如影視內容類的公司,行業屬性不太好,不容易建立長期的壁壘,內容的製作本身就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拍一部好電影不意味著就能拍第二部好電影,過去兩年基本上走過了證偽的過程。遊戲類的公司大量的都是二線的公司,同樣也是受困於單一款遊戲的好與壞的不確定性。廣告營銷類的公司過去兩年在消化前些年的一些並購帶來的後遺症,以後要進一步往上走之前還需要夯實基礎。
問題雖然很多,但是好的方麵是相關的板塊和公司進一步下行的風險是相對小的。例如,20倍PE的一個演藝類公司或者廣告營銷公司,如果還能保持20%甚至30%的增長,其吸引力是有的。投資者要做的就是在這裏麵仔細的去挑選,選擇其中一些真正的優勢企業,有較大機會走出過去一兩年的泥潭,重新迎來業績和估值的雙升。可以說,目前是在這一板塊中去逐步尋找一些好公司的時候了。
最後更新:2017-09-09 20: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