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24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機器人教育”在呂梁熱起來

如果說電腦搶占了“80後”、“90後”的童年,那麼“00後”10後”的童年則出現了更加高大上的“玩具”——機器人。記者日前走訪市區部分機器人教育培訓機構了解到,如今一種自己編程組裝的機器人正在學生中悄然興起。據業內人士介紹,這種新型的“玩具”除了能夠開發智力、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外,未來或許還可以成為孩子進入重點高校的“敲門磚”。

教育機器人究竟是什麼

“這是一款適合小學生年齡段孩子玩的玩具機器人,它的製作過程並不複雜。”近日,記者來到呂梁市能力風暴機器人活動中心,活動教室裏坐滿了一個個滿臉陽光、看到機器人又兩眼放光的孩子們。該中心老師楊哲彬告訴記者,孩子們隻需要經過專業老師的培訓,每個人都可以獨立動手製作機器人。

據了解,教育機器人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教育機器人泛指具有輔助教學、管理教學、處理教學事務以及主持教學等功能的機器人;狹義上的教育機器人是專指麵向教育領域開發的以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為目標的機器人。經常提到的教育機器人一般是指狹義上的教育機器人。

教育機器人分為有定型的機器人和無定型的機器人兩類兩類。它們都涵蓋了主板、傳感器、運動裝置、功能模塊等主要部件,兩者的教育側重點不同:有定型的機器人偏向於培養學生的程序設計能力;無定型機器人偏向於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比如能力風暴機器人屬於有定型的機器人。

呂梁市能力風暴機器人活動中心成立以來先後培訓了來自小學、初中、高中的學生近300名,而且幫助市區朝陽小學建起了機器人實驗室,幫助永寧小學組建了機器人興趣社團,安排機器人老師開展教育機器人課程,填補了呂梁市機器人教育的空白。

雖然我市機器人隊伍雖然很少,但是也在全國有了不小的名氣,比如在8月27日閉幕的2017世界機器人大賽中,呂梁學院學生組成的機器人團隊獲得大學組格鬥機器人大賽無差別輪式機器人1V1項目冠軍。這是呂梁學院學生第二次在世界機器人大賽中奪冠。

目前,受各種條件製約,我市大部分小學還尚未開展機器人製作的相關課程。不過,記者了解到,不少學校正在積極籌備開設機器人製作的課程。

教育機器人怎樣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2003年,教育部首次將簡易機器人製作和人工智能初步列為高中的通用技術和信息技術課程的選修模塊並以競賽的方式推動機器人教育的發展,很多學校以校本課程和社團活動的方式展開機器人教育活動。學生在進行教育機器人的學習中通過動手製作,學習機器人的基本原理,並學會工具的使用。在具體的項目中,學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發揮想象,實現創意,最終達到提升綜合能力。

雖然兒子才5歲,但市區的張女士關注機器人培訓已經有一年時間。這一年時間裏,張女士跑遍了市區大小機器人教育培訓機構,還聽過不少課,準備讓孩子參加培訓。

有此想法的並不止張女士一個人。張女士在兒子所在的幼兒園大班一打聽,全班30多人,有10多個家長瞄準了機器人培訓。張女士說,“以前聽到最多的就是學音樂、學樂器、學英語、學跳舞,在我印象中,總覺得機器人是個高深的東西,學這個孩子可能更有興趣。”

楊哲彬說:“青少年在實施教育機器人項目的過程當中,一起創意項目方案。這個過程能有效培養青少年的創新能力,一起搭建機械係統、一起調試傳感器、一起編程,這個過程能夠培養青少年的實踐能力。”

他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小學生學員,通過半年的機器人課程學習,不僅成績有了提升,思維方式也有很大的進步。他參加了今年的第十八屆全國中小學生電腦製作活動中的機器人競賽項目,獲得了全省小學組一等獎。孩子的媽媽這樣說,以前孩子在做數學題的時候,一遇到難題不會做時往往會選擇放棄。通過在這裏學習機器人課程和參加機器人比賽,孩子鍛煉了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現在他不僅勇於挑戰難題,而且他做出來這道題目之後,他還會選擇另外一套方案再做一遍題。

楊哲彬說,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教育機器人具有極強的趣味性,分析任務、創意方案、編製程序,這使得孩子在快樂的學習中不斷探索,打破已有,不斷創造,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分析能力得到極大提升。而且,教育機器人集成了數學、物理、化學、機械等多學科的知識與技能,為了設計出更優秀的作品,孩子們往往會更加積極、主動的涉獵、學習相關知識。自然,學習成績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獲取課外知識的新捷徑

記者調查發現,雖然機器人製作在小學生中頗受歡迎,可它在中學生尤其是高中生群體中,普及程度並沒有那麼高。目前呂梁市麵上的機器人培訓學校隻有能力風暴和樂高2家,招生對象以學齡前孩子和小學生為主。

“因為幼兒園孩子和小學生接觸的機器人隻能算是最初級的玩具機器人,而對於中學生來說,他們就要製作實用的金屬機器人。”記者了解到,與小學生的零基礎相比,中學生想要獨立完成一個機器人的製作,必須有良好的數學、物理基礎,而且也需要懂得一定的機械原理。

近年來,不少中國中學生憑借在FRC(國際青少年機器人挑戰賽)中獲得優異成績獲得麻省理工、斯坦福、哥倫比亞大學等世界名校的全額獎學金。

而作為WER世界教育機器人大賽中國賽區製定報名點的能力風暴機器人活動中心每年會組織學員們參加機器人比賽提升水平。

今年7月,能力風暴機器人活動中心數名學員代表參加了第十八屆全國中小學生電腦製作活動中的機器人競賽項目,在小學組、高中組能力風暴WER能力挑戰賽中,他們以山西省冠軍的身份參賽並斬獲三等獎。

據了解,目前我市大多數學校沒有開設機器人教育課,開了的也仍然是以興趣小組、培訓班的形式存在,還沒有形成規範的機器人教學模式,而在農村學校,機器人教育更是空白。

楊哲彬建議,在目前條件下,應該構建一個能真正體現學生能力和水平的比賽環節和社會環境,加強學校、學生、家長間的交流,更為廣泛地開展校際、社區、地區之間的比賽;研製低價實用、兼容性強、開放性好的機器人教育產品,降低門檻;加強教材建設、教法研討,提升機器人教育教學水平。

編輯:王一格

點擊播放 GIF/364K

最後更新:2017-10-08 04:21:52

  上一篇:go 全麵切入工作流,人工智能助力江城醫院
  下一篇:go 哇!廣漢首屆蝴蝶、機器人、恐龍、熱氣球藝術旅遊節隆重開幕!門票免費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