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77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人工智能再迎政策利好

【事件】

2018 年 “互聯網+”、人工智能、數字經濟將獲發改委重大補助。10 月13 日,發改委官方發布《關於組織實施2018 年“互聯網+”、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和數字經濟試點重大工程的通知》。

人工智能從今年7 月20 日國務院頒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到10 月13 日發改委發布《關於組織實施2018 年“互聯網+”、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和數字經濟試點重大工程的通知》,從戰略到執行推進落地。

【相關分析】

本次發改委通知重要有三點:

1、國家資金直接支持投入建設。人工智能重大工程將獲國家資金直接支持。根據通知內容,2018 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組織實施“互聯網+”、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和數字經濟試點重大工程。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直屬機構辦公廳(室),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有關中央管理企業等匯總重大工程申請項目,發改委批複公示後將按照“成熟一批、啟動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的原則,統籌安排國家補助資金並下達投資計劃。

2、重視質量超過數量。發改委要求申請項目切實體現重大。發改委要求根據當地和行業條件、資源稟賦、工作基礎,統籌考慮3 個工程的申報工作,避免麵麵俱到,嚴格控製項目數量,避免“小、散”,切實體現重大、突出重點,支撐數字化轉型、培育發展新動能等工作的需要。

人工智能創新發展重大工程申報方向包括四部分:一、核心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工程(深度學習智能芯片產業化、麵向深度學習應用的開源平台建設及應用);二、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工程(高準確度人臉識別係統產業化及應用、高靈敏度語音識別係統產業化及應用);三、智能無人係統應用工程高可靠無人駕駛航空器產品產業化;四、智能機器人研發與應用工程高端智能服務機器人產品產業化。

3、申報項目指標要求十分明確。重大項目申請標準有嚴格指標。重大工程申報要求有嚴格指標,以深度學習智能芯片產業化為例,指標要求:申報企業可任選前端芯片或雲端芯片進行申報;基於自主知識產權新型計算機指令集,配套編譯器支持 MXNET、CAFFE 等框架;雲端芯片性能不低於400Gops/W,前端芯片整體功耗不高於 5W;單款智能芯片出貨量不低於 100 萬片;在3 個以上領域得到應用。而高準確度人臉識別係統產業化及應用指標要求:人臉圖像基礎數據庫不低於 PB 級數據資源,為不少於 100 家企業提供支撐;支持離線、在線兩種人臉識別,在金融、安防、交通等領域取得應用;1:1 識別係統識別率不低於98%,識別時間小於0.2S,1:N(N=20 萬)情況下識別率不低於 85%。

附:國內外巨頭的AI布局

資料來源:智東西

【結語】

人工智能是新的科技引領力量,從國家政策推動到國家推進工程實施落地是一次全麵發動集合資金、人才力量的發展之路。如今在人工智能上升到國家戰略地位後,國家資金將支持人工智能重大工程,進一步助推行業快速發展。

人工智能爆發的路線是場景化應用萬物互聯真·人工智能。其背後的邏輯是,目前的技術水平僅支持特定需求的定製的弱人工智能,更多的布局傾向於感知技術,而非認知技術,因此,基於模式識別的身份認證、安防,以及輔助性的駕駛、醫療、金融(專業)數據分析將成為主要的落地產品。與此同時,各大科技巨頭也在積極布局基礎層技術,包括通信(大數據的基礎)和芯片,以及麵向專業領域的認知技術,在這些方麵,國內確實略為遜色。

我們認為人工智能領域,未來的產業變革形勢將以AI+通信、AI+芯片、AI+安防、AI+金融、AI+汽車、AI+醫療等為主。

以上資料來源:維賽特、智東西、前瞻產業研究院等

重要聲明:

本欄目刊載的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做出決策。我們力求本欄目刊載的信息準確可靠,但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證,亦不對因使用該等信息而引發或可能引發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最後更新:2017-10-18 09:29:28

  上一篇:go 今年“雙十一”機器人來搶風頭,國內首個機械臂分揀倉亮相武漢
  下一篇:go 國內首家深度學習SDK發布 人工智能技術進入提速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