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683 返回首页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美食故事——仁寿灌蛋

做灌蛋如做人,只有耐得住性子,才能迎得来福财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土豪请随意)

“荷蛋软如泥,巧妇剁肉忙。轻挑窥蛋眼,福孝塞满怀。灌蛋入嘴化,和睦庆团圆。似银宝嵌金,财源滚滚来。”诗文所表制作灌蛋之之细心轻巧。顺昌县仁寿镇,一个与建阳区交界的边陲小镇,至今还保存着年三十制作肉灌蛋的习俗。

“仁寿灌蛋”有两个寓意,一是肉没蛋圆,有子孝媳顺、和睦团圆的福之意;二是外白内黄,貌似银元,又称“银包金”,有生活安康、财源广进的财之意。“仁寿灌蛋”是当地人节庆、宴客的必备菜肴,每到大年三十,仁寿镇、洋墩乡一带的农家,都有制作肉灌蛋的习俗。

经济困难时期,农家要端上“仁寿灌蛋”这道菜,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一碗做好的灌蛋,更多的是象征意义为主,往往要过完元宵节,才舍得真正下筷把它“消灭”。现在人们的日子好过了,“仁寿灌蛋”已变成家常小吃,只要愿意,随时都能做上一碗一饱口福。

关于“仁寿灌蛋”有这样一个传说,康熙年间饶元从军平藩抗倭,可花开花落、月缺月圆,一直没有音信,家中年迈的父亲、母亲和俊秀的媳妇,都盼望远征的亲人早日回家团聚。有一年大年三十,饶元返乡,正好老人家的两个女儿也来给老人送年货,一个女儿送猪肉,另一个女儿送鸭蛋。一家人团聚,高兴的老父亲寄兴出了一道题,要大家把肉和蛋做成一道能象征团圆欢乐的食品。首先由大女儿动手,她把蛋敲开打散,再把猪肉切碎,和在一起放到锅里煎成一块饼。老人看了说,蛋打碎了就不团圆了,要煮成囫囵蛋才好。接着由二女儿上场,她把蛋轻轻敲开,倒在碗中,把猪肉切碎撤在上面,蒸成一碗蛋肉块。老人看了说蛋虽囫囵肉末在外,强加联合有些牵强仍不满意。聪明手巧的三儿媳,看见神龛上烧着香,就把香取了三根,折下竹签,然后小心地打开一个鸭蛋,发现蛋中有一小眼,就切碎了一些肉末和好味,用竹签轻轻地将碎肉从蛋眼中灌进蛋黄里,最后再倒入汤锅中煮熟。过了一阵,一个完整的嵌着肉泥的蛋浮起来了,老人很高兴,直夸三儿媳巧。后来邻居们知道了,照样制作品尝,觉得味道甚好,于是就流传下来了。

如今,费工费时的肉灌蛋制作技艺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在张振健看来,耗时费力、工序繁琐的手工制作恰恰成就了“仁寿灌蛋”独特的魅力。2011年,以仁寿镇“振健饭庄”张振健为传承人的“仁寿灌蛋”,被列入南平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舌尖上的非遗使“仁寿灌蛋”很快便成为“顺昌小吃”的代表作,“仁寿灌蛋”又称“肉灌蛋”、“蛋(大)满贯”,其圆满的寓意、香嫩的口感,让人垂涎三尺。

“仁寿灌蛋”传承百年,承载的时光当年滑过巧媳妇的指尖,如今万物在变,唯有福孝情怀、平安招财的心意如旧。“做灌蛋如做人,只有耐得住性子,才能迎得来福财。希望‘仁寿灌蛋’能引领顺昌小吃,共同走出大山去,红遍大江南北。”张振健说。

“仁寿灌蛋”的做法为,主料麻鸭蛋20个(必须是自然放养的家鸭蛋)、精瘦肉,香菇干、鲜大蒜若干。首先做馅,用精瘦肉一斤,在莱板上切细。剁成肉泥,又取少量水泡香菇,鲜大蒜2——3根切细、砸烂,与肉泥混合一起,再用适量好酱油、味精、盐精,放入调和做成肉馅。然后取一枚饱满之蛋轻轻敲碎盛于一小杯中,取三根香棒稍大的小竹条削尖,寻蛋黄中一小眼(这一小眼乃是灌蛋关键之处),用一小竹将小眼轻轻剌破,用另外二根小筷夹住剁好的肉陷,一点一点地往小眼处塞入,视蛋大小,灌肉多少以不胀破蛋黄为准。灌好之后,放入汤锅中(即把骨头汤、鸡鸭汤等),文火烧煮,约5—6成热度,少顷蛋浮出汤面即可捞起。此时再细看此蛋,蛋白如花朵晶莹,蛋黄呈红嵌绿,肉馅绽开,夹花菇青蒜点缀,令人馋涎。

(图/文 林峥嵘)

最后更新:2017-10-08 02:29:07

  上一篇:go 不想在厨房久耗?教你几招,做饭快一倍!
  下一篇:go 美味无极限 准妈妈的养胎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