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8
美食
吃粤式早茶必点的八个品种,风味各具,美味至佳
广东早茶是一种独特的习俗,也是广东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广州人早上见面,往往以“饮咗茶未啊?一起吖,行咯。”(意思是:你吃茶了吗?没有的话,一起去吧。)饮早茶,广东人又爱称之为“叹”早茶,“叹”是广东人发明的,意为享受的意思。
广东饮早茶起源于清代咸丰同治年间,称“二厘馆”,这种馆子只提供木桌板凳、一些茶水和简单的糕点,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茶话”二字,客人可以在那里休息、聊天、吃东西众。据说,当时广东的“二厘馆”遍布大街小巷。再后来,清末出现的茶居则是较高档次的“茶馆”,内容也日益丰富起来,最终也促成了广东人“饮早茶”的习俗。
茶点在广东早茶中的地位至为重要,为干湿两种,干点有饺子、粉果、包子、酥点等,湿点则有粥类、肉类、龟苓膏、豆腐花等。其中又以干点做得最为精致,卖相甚佳。如每家茶楼必制的招牌虾饺,以半透明的水晶饺皮包裹两三只鲜嫩虾仁,举箸之前已可略略窥见晶莹中透出一点微红,待入口以后轻轻一咬,水晶饺皮特有的柔韧与虾仁天然的甜脆糅合出鲜美的口感,教人回味无穷。
粤式早茶有几十上百个品种,下面我们推荐最经典的八个种品种。
1)叉烧包
叉烧包是广东具代表性的点心之一,是粤式早茶的“四大天王(虾饺、干蒸烧卖、叉烧包、蛋挞)”之一。以切成小块的叉烧,加入蚝油等调味成为馅料,外面以面粉包裹,放在蒸笼内蒸熟而成。叉烧包一般大小约为直径五公分左右,一笼通常为三或四个。叉烧包采用肥瘦适中的叉烧作馅,包皮蒸熟后软滑刚好,稍微裂开露出叉烧馅料,渗发出阵阵叉烧的香味。
2)虾饺
广东人吃早茶,绝对少不了虾饺。上乘的虾饺,皮白如冰,薄如纸,半透明,肉馅隐约可见,吃起来爽滑清鲜,美味诱人。虾饺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广州五凤村,当地人在岸边捕到鲜虾后剥其肉,再配上猪肉、竹笋,制成馅料,以粉裹而蒸之,其汁液不外流且极鲜美,久而久之,声名鹊起而风行于市,并引进到茶楼食肆,经不断改良,形状由角形改成梳子形,细摺封,每只不少于十二摺,故又有“弯梳饺”之美名。
3)干蒸烧卖
20世纪30年代,干蒸烧卖就已风靡广东各地,干蒸烧卖有猪肉烧卖和牛肉烧卖两种,其中牛肉烧卖最受欢迎,牛肉烧卖是取牛肉去掉筋络,用刀剁碎后配以肥猪肉粒、姜汁、马蹄粒、酒等拌匀,挞至起胶,放进蒸笼里蒸熟,美不膻。有的高档茶楼在烧卖里面用上鲜虾肉,这种新式的烧卖做法,味道极其鲜美,口感爽滑。
4)布拉肠
肠粉是将米浆置于特制的多层蒸笼中或布上逐张蒸成薄皮,分别放上肉类、鱼片、虾仁等,蒸熟卷成长条,剪断上碟。加以上原料的叫牛肉肠、猪肉肠、鱼片肠和虾仁肠;不加馅的则称列肠;米浆中加入糖的叫甜肠。
5)豉汁排骨
粤式早茶中的豉汁排骨人见人爱,排骨切成大拇指结大小的方块,两边都可以看到骨窝为正宗肋排,生粉、糖、鸡粉、胡椒粉、盐、豆豉油,味道极为丰富,脱骨滑嫩,就是量太少,一份总是吃不过瘾。
6)糯米鸡
糯米鸡起源是解放前广州的夜市,最初是以碗盖着蒸熟而成,后来为小贩为方便肩挑出售,改为以荷叶包裹。糯米鸡以糯米、瑶柱、虾干粒、去骨的鸡翅等作馅料精制而成。拆开荷叶时清香扑鼻,鲜味四溢,糯米润滑可口,鸡肉味道完全渗透到糯米之中,荷叶的清香回味悠长,开胃爽口,风味独特。
7)榴莲酥
榴莲酥是广东早茶中常有的一道美味,金黄诱人的榴莲酥以新鲜榴莲果肉配制的软滑馅心,配以层次分明、异常松化、做工精细的酥皮,令人食指大动。吃完后淡淡的榴莲味让人“榴莲”忘返。
8)皮蛋瘦肉粥
皮蛋瘦肉粥是一种广东传统名小吃,以切成小块的皮蛋及咸瘦肉为配料。不同地区的配料有所不同,有人会在进食前加上香油及葱花,也有加葱花或薄脆。皮蛋香味浓郁,肉片滑嫩,碎米粥粘稠,足以洞悉广东人的美食多么精致。
最后更新:2017-09-02 22:5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