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期貨
以責任詮釋初心 以擔當服務轉型
專業人士建言私募行業發展:
6月24日,在第三屆(2017)全球私募基金西湖峰會上,部分私募行業人士就私募基金如何在合規發展中承擔起自身責任,進行了探討和交流。
中基協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專業委員會主席、敦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誌洲表示,過去三年,我國私募基金行業快速發展壯大,如今各方都對行業充滿期待,期望它能健康成長,在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和服務實體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
張誌洲說:“站在當下這樣的節點,如何能在更大的挑戰到來時,抓住機遇做優做強,是我們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他表示,當下私募基金行業存在“五低一簡單”的問題。“五低”是指:第一,規模與實體經濟體量相比偏低;第二,私募基金目前所管理的資產占個人全部可投資金融資產比例偏低;第三,行業集中度低;第四,資產管理效率和密度低;第五,機構投資者占客戶比例低。“一簡單”就是目前國內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策略非常簡單,70%以上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策略是股票策略,而且以股票多投策略為主。
目前私募基金行業已經打下良好的發展基礎,展望未來,他認為,行業已進入比實力、拚業績、做品牌的階段。在這樣一個淘汰率高、長期生存率極低的行業,私募機構實現行而致遠長期發展,要以責任詮釋初心,堅持誠實守信、勤勉盡責。此外,投資者、監管機構和基金管理人互信也無比重要,應共同構建“買者自負,賣者有責”的良好行業形態。
張誌洲總結說,資產管理行業通向長期成功之路沒有捷徑。首先要誠實守信,切實履行受托人義務,堅持委托人利益優先原則;其次堅持合法合規底線,增強法律意識和合規意識,恪守職業道德;再次積極參與“脫虛向實”,服務實體經濟,充分發揮專業機構投資者的價值發現能力,優化資源配置;最後以責任和擔當去參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中基協副會長、上海重陽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湯進喜也在會上提出,私募基金應當做有責任的機構投資者。
他認為,一方麵行業快速發展,私募基金已經成為資本市場不可忽視的力量。另一方麵,行業已經引起社會各方麵的高度關注,不少地方通過建立私募基金小鎮等方式,吸引私募基金落地,有的私募基金已經在中國香港以及其他境外金融中心設立了機構。此外,私募基金在支持創新創業和實體經濟發展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並得到社會的認同。
他同時表示,私募基金作為一個群體,在很多方麵還是有待提高和改進。私募基金行業在合規意識和水平方麵,總體相較於其他持牌金融機構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同時,私募基金行業內部差距比較大,良莠不齊,投資者眼中私募基金的形象和社會認可度有待進一步提高。因此,私募基金行業要想得到認可,就要比其他機構做出更大的努力,改善行業形象,做負責任的機構投資者。
私募機構要成為負責任的機構投資者,他認為,首先要履行受托義務,堅持投資者利益至上。做好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的落實工作,完善相關製度和流程,做好投資者分類和產品分類,全麵準確揭示風險,履行規定的募集程序,將合適的產品賣給合適的人,堅決杜絕誤導、欺詐。
其次,還要堅持長期投資,平衡好規模和收益的關係;堅持價值投資,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另外,要重視合規問題,建立完善的合規風控體係,關注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的變化,及時將要求落實到內部流程和工作中。
“私募機構還可以開展公益事業,積極踐行社會責任。慈善可以讓財富變得更有意義,國外很多資產管理公司都有專門的慈善基金用於各類資助,國內也有不少私募基金公司設立了基金會,開展公益事業,履行社會責任,努力回饋社會,成為一個真正有社會責任的投資者。”湯進喜說。
最後,他表示,社會也應該支持私募基金做負責任的機構投資者。私募基金已經成為資本市場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與者,作為私募基金的一員,他希望監管部門和社會各界能夠全麵客觀評估私募基金,在加強監管的同時,給予私募基金應有的權利和地位,給私募基金提供公平發展的環境。
(責任編輯:DF306)
最後更新:2017-06-26 08:5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