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期貨
追溯交易的本源
文華商品指數經曆了幾個月的折騰,終於衝破了2月份的高點。除了建材功不可沒以外,其他商品的做多熱情也逐漸被點燃。整個商品市場呈現一定的輪動性,“你方唱罷我登場”,不再僅僅是建材獨領風騷,使得盤麵看起來健康了許多。
不過遺憾的是,在這樣相對順暢的行情裏,一樣有人虧錢,而且越是順暢的行情,帶來的虧損和盈利的差距通常也越大。每張多單後麵注定跟隨一張空單,就像有陽光普照的地方,就一定會有陰影一樣。與股票需要等到潮水退去以後才發現誰沒穿泳褲不同,期貨有時候立竿見影就可以發現。於是有人不滿,有人實名舉報,可以理解,但如果形成潮流,漸漸就會變成笑話。
筆者喜歡追究本源,一直努力用單純如孩子般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例如交易,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擁有資金,而後才可以談風控和保值增值。可能有人會說這不是廢話麼,沒錢怎麼交易,肯定要有一定資本才來交易的。事實還真不是這樣,大部分進入市場的“愣頭青”其實真沒錢,隻是抱著一種“發財夢”進來的。宣揚做好風控就可以萬事大吉,對他們來說會是一個陷阱。剛開始可能還會小心翼翼做好風險控製,幾次累積的小虧損之後,可能會變成放手一搏,而後慢慢沉淪。即使對一個久經沙場的交易員來說,沉溺於交易,為了控製風險變得每日來回折騰,也會逐漸迷失,忘記了初衷。很多人這些年錯過很多大行情,大約就是因為拿不住吧。
對不同級別的人來說,資金的意義也是不同的。對於初入市場的新手,有一定的資金積累是一種安全墊,可以保證在熟悉市場和學會生存技能之前,不會太早被磨損掉。對成熟的交易員來說,資金是一把利器,在放眼尋求規模的同時,不會糾結於幾個點的波動,不會太關注今天漲了還是明天跌了,同時開始注重真正的資金管理。至於實在沒錢但又想來市場發財的人,筆者真的認為,不進入才是最大的保護——踏實工作,等攢夠一定的積蓄再來談保值增值吧。那時有了一定的社會經驗累積,對人情世故也有了更多了解,對理解市場背後的人性還是有很大幫助的,不會晚,隻會事倍功半。
不追溯本源,一味過分追求風控,隻不過將可能發生的一次性大的虧損,變成長年累月的小虧損,“死”得慢一些而已,結果並無差別。
(責任編輯:DF306)
最後更新:2017-09-06 12: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