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3
期貨
最重要是學習的技術
幾年前剛進期貨市場那會兒,沒有人帶,也沒有人教。更多時候筆者是依靠網絡和書籍自學。市場上的書籍和網絡上的教材,多數是告訴你怎麼樣的技術形態,代表什麼樣的意思,你應該怎麼去操作。也會從市場角度告訴你為什麼這樣的信號代表著看漲或者看跌,但大部分淺嚐輒止。這時候,曾經在企業時受訓過的8D問題求解法(一種符合邏輯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給予了筆者很大的幫助。
學均線的時候,最早讀的是《葛蘭碧八大法則》,對均線的基本運用有了初步了解,又讀了《黑客點擊》這本書,對均線組合有了更多理解。再後來,筆者開始琢磨去調試均線的參數,以及多條均線如何去組合。隨著參數的調試,筆者發現,均線很神奇的地方在於,隨便一個參數,總有剛好分割多空的點,那麼怎樣的參數組合才是合理的,又要多少條均線來組合才是最好的呢?
後來,有一句話讓筆者突然開竅——均線代表一段時間內的持倉成本。均線既然是代表一段時間內的持倉成本,我們看均線想要看到的也是一定時間所代表的行情傾向。入場的時候,我們考慮的是短時間內行情能不能啟動,啟動後行情可能的大小是多少,所以參考均線的時候,這個“一定時間”必然要涵蓋短期、中期、長期的意向。從這一點來看,隻要均線組合能夠表達出短、中、長三個周期的行情傾向,那麼便是合理的均線參數。看破這一點,也就不再去糾結均線是要斐波那契數列,還是等比數列來做組合,隻要能把短、中、長三個周期明顯區別開,即可得到筆者想要的信息。
這就是運用邏輯推理的方式,去尋找問題的答案,這就是筆者學習均線的經曆。筆者在學習其他的分析技術和操作手法的時候,依然是運用這種方式來學習的。筆者認為,學習是需要方法的,否則就容易陷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投資者首先要掌握的技術,應當就是學習的技術。
(責任編輯:DF306)
最後更新:2017-10-18 08: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