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35 返回首頁    go 美團網


陪辦君“臥底”美團外賣:聽到客戶說“謝謝”心裏暖暖的

河南商報記者 吳智星 實習生 劉鶴洋/文鄧萬裏/圖

一年,你能定多少次外賣?

今年上半年,艾媒谘詢發布《2017Q1中國在線外賣餐飲行業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中國在線訂餐市場自2011年一直保持較高速增長,2016年市場規模達到1662.4億元,而2017年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045.6億元。這千億的數字,是一個個外賣小哥騎著電動車馱出來的。

10月19日,河南商報陪辦君化身外賣小哥,體驗他們的工作,並希望通過他們展望未來五年外賣行業的發展。

體驗:時間焦慮

陪辦君小吳穿上美團外賣服

雨後,大晴天,秋風吹,一個字“爽”。10月19日9點多,在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長椿路科學大道交叉口西南角的空地上,40多名身穿黑黃色製服的美團外賣騎手從四麵八方匯集過來。照例,他們要開早會。

保溫箱擱在地上,排成一排,擦拭、消毒、安全培訓,20多分鍾的早會一如往常。

半個小時後,我穿上外賣小哥的衝鋒衣,戴上頭盔,騎著電動車前往升龍又一城的商家集中地。

我到時,騎手大軍已然到達,有的人坐在電動車上與同事聊天,“天氣不賴,終於不下雨了。”“今天的訂單估計不會太多。”多數人的眼睛,一直盯著手機屏幕,不斷刷新任務菜單。每個騎手都自帶一個充電寶,一兩萬毫安的那種。幹騎手這行,充電寶是標配,“手機沒電啥都幹不成。”

李濤今年26歲,在美團外賣加盟商河南七寶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運營。他告訴我,訂單高峰期將在10點半以後來臨。

未至10點半,有的騎手手機開始響起,“係統派單……”“收到”說句話,騎手就可以確認訂單。人群漸漸開始散開。

10點22分26秒,我收到了人生第一個外賣配送訂單,是一個預約到中午12點的訂單,取餐地點在長椿路一家餐廳。大約十分鍾後,我趕到取貨地。為了避免外賣影響正常店內營業,該店專門開辟了一個外賣通道。在那,還有餓了麼的騎手等候。

確認到店、取餐,將近中午12點,我騎著電動車,跑到地鐵站,站裏的工作人員訂了三份紅燒腐竹蓋飯。中控室的男孩沒有說話,隔著玻璃擺了擺手,示意我把東西放下。

在接單的同時,係統會根據騎手所在位置,分配新的任務。騎手要時刻留意手機提示音,怕錯過,往往會將音量提至最大。

有人說,送外賣是生死時速,說的一點不錯。接到訂單,就往商家跑,趕快報單號,為了趕時間,還會幫商家打包,騎著電動車就走,到了小區不讓進,還得跑幾步。到了樓層,先看電梯,敲門沒人,趕快打電話。

一位“同事”告訴我,曾經有一個大學生,第一天上班,因為超時都給急哭了。

行業:渴望得到社會尊重

說句謝謝,難不難?

騎手王青霞,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他丈夫是拆塔吊的工人,一天能賺300元,但不是每天有活兒。每天,她都會趁著孩子上學的時間出去跑單。

每當估摸孩子快放學,她就會收工,去接孩子,等給孩子做完飯,繼續跑單。

最近一個月時間,王青霞跑單遇到個問題:某高校設立了門禁,外賣騎手不讓進。但是學生宿舍又離得遠,為了送餐,她有時候會脫下製服,請有學生證的學生帶著進入學校。有一次,實在進不去,她就給客戶打電話,但是對方稱:“送不了就扔了吧!”

“扔也不是,萬一給個差評該怎麼辦?”她說。

此外,現在部分小區禁止外賣小哥騎著電動車進入,有的直接禁止他們進入。好不容易進去,想出來,叫保安開門,但是對方說:“等著別人,再出。”

在休息點,我的攝影同事叫一個外賣小哥王雪坤幫了一個忙。沒想到結束後,王雪坤先說了句謝謝,他說“習慣了”。

李濤告訴我,其實,每次送餐,如果客戶說一句謝謝,騎手心裏就會很開心,覺得沒白幹。

一中午的時間,我一共準時完成了5份訂單。其間,隻有一位女客戶說聲謝謝。確實,聽到謝謝,心裏感覺還是暖暖的。

李濤說,其實三百六十行,幹啥都是平等的,隻不過外賣是服務行業,尊重客戶是必須的,但是騎手確實需要尊重。

對話

外賣市場漸漸穩定 未來拚的就是服務

艾媒谘詢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2017年市場規模增長率將進一步放緩,為23.1%,中國在線訂餐市場正在進入穩定期。未來市場增長將主要來自於平台對已有用戶流量的挖掘。李濤也說,未來的外賣行業將越來越規範,工作需要做好服務。

河南商報:為什麼選擇外賣行業?

李濤:這是一個新的行業,我以前在一家國企上班,但是按部就班,沒有挑戰性,所以有機會我就來了。到現在我一點不後悔,它還在成長,挑戰很多。

河南商報:從業兩年,覺得外賣行業怎麼樣?

李濤:發展太快了,2016年初,剛開始高新區隻有一個站點,日訂單在300,後來,發展到1000單、2000單,直到一年半之後,我們最高突破了6000單。曾經,我們一個月招了100多個送餐員。

河南商報:有人說外賣市場漸漸穩定,你怎麼看?

李濤:剛開始推廣的時候,我們有補貼,但和很多商家談的時候,對方說:“賣20,補貼10塊,天上怎麼會掉餡餅”。現在,大補貼的時期已經過去了,外賣行業確實慢慢穩定了,但是發展太快,總會有瑕疵,穩定之後,就要慢慢規範,慢慢完善,以後送外賣,要講究服務。我給騎手們說,對待每個訂單,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服務理念,也是我們一直強調的。

河南商報:未來五年,你有什麼打算?

李濤:總的來說,外賣還是一個新的行業,它還在成長,挑戰也很多,我會堅持幹下去。

監製/張高峰 統籌/程時培 編輯/茹廓

視覺/河南商報視覺產品部

本文未經許可禁止其他公號及媒體轉載、引用,一經查實,“陪你去辦事兒”團隊將舉報到底。

最後更新:2017-10-20 00:22:16

  上一篇:go HMD Global發布Nokia 7;美團點評完成新一輪40億美元融資
  下一篇:go 美團點評再融資40億,估值達3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