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96 返回首頁    go 美團網


美團點評,真的值300億美元嗎?

文|楊國英

對互聯網“網紅公司”的估值,須有腦洞大開的想象力。

10月19日,美團點評估值300億美元、融資40億美元的新聞,刷爆了朋友圈,這標誌著全球未上市科技公司估值榜前五位中,帶有“中國概念”的已經“五占其三”,滴滴、小米和美團點評分別位列第二、第三和第五位。

300億美元是個什麼概念?目前百度的市值逾920億美元、京東的市值近560億美元,美團點評的最新估值,已經占到百度市值的33%、京東市值的54%,而後二者分別位居國內互聯網公司的探花和傳臚寶座。

從會計學的角度看,公司估值曆來存在多個核算方法、且涉及到多個參照維度。而對於非上市的互聯網公司而言,現在流行的是,言必稱“用戶數”和“賽道”,隻要“用戶數”足夠龐大,隻要“賽道”足夠寬闊,如何估值,那就看投資人的想象力了。

至於“用戶數”,美團點評貌似對得起300億美元的估值。公開資料顯示,目前美團點評的活躍買家為2.4億,京東的活躍用戶數近2.6億(6月30日之前的12個月),百度的移動搜索月活躍用戶數則為6.65億(2016年12月)。

但是,與美團點評相比,京東已經築起供應鏈的防護牆,這使得它具備在電商紅海中拚殺的能力,此外,內生於電商屬性的互聯網金融(京東金融),未來也具備一定的想象空間。

而至於百度,近幾年雖說贏利能力下滑,但其淨利潤卻還是年年為正的,何況,百度現在還有國內AI(人工智能)一哥的想象力加持。

在王興“無邊界”的理念下,近兩年美團點評的賽道,好像變得開闊了——其業務的主戰場,已從外賣、團購,進軍到電影票、酒旅、移動出行、短租等等。

美團點評的口號也變成“吃得更好,活得更好”,試圖構建起全頻道的本地生活服務平台——如此一來,美團點評的未來估值想象力,不要說300億美元,就是3000億美元也不過分,因為僅以其目前試水的移動出行為例,這一領域的對標公司滴滴,最新一輪的估值已經超過500億美元。

這樣的想法,有沒有可能實現?短期徒有其表,是有可能的,依靠強大的執行力。

這樣的想法,到底好不好?不好,因為規模並不等於經濟,長期應該也很難有成功的可能。

在“內存如金”的手機體驗時代,如果一款APP能夠更多地滿足用戶需求,用戶自然是樂見其成的,畢竟,這樣可以更少地下載APP,手機頁麵也可以變得更為簡潔。但是,美團點評這一拓寬賽道的邏輯,事實上,可能經不起嚴謹的推敲。

其一,多點作戰的實力值得商榷。無論是外賣、團購,還是電影票、酒旅、移動出行和短租,這些業務的核心拓展手段是“競價模式”,也就是說,在取得一家獨大的地位之前,你可能要用持續的補貼,以保留並搶奪活躍用戶的數量。

如果僅是在單一領域通過補貼手段打垮(或合並)對手,比如外賣領域,美團點評有沒有可能,是有一定可能性的。

但是,多領域同時作戰,有沒有可能,顯然是絕無可能的,僅專注於移動出行的滴滴,其資本實力就已經遠超美團點評,此外,專注於酒旅業務的攜程,其目前市值也高達260億美元,幾乎與美團點評的最新估值保持同一身位。

其二,不同業務領域的業務邏輯存在衝突。美團點評的外賣和在線票務屬於O2O模式,而移動出行和短租則屬於共享經濟模式,這兩種模式的內在邏輯是存在一定的衝突的。

O2O的用戶粘性弱,極容易發生遷移,屬於終極價格PK性質,既要PK線上、又要PK線下,而共享經濟則是閑置資源優化配置性質,隻要能夠形成一定的市場壟斷,則用戶就會具有較強的的粘性。

其三,美團點評缺乏生態構建的支付支撐。姑且不論當下美團點評的生態構建是不是偽命題,起碼有一點是其硬傷,即缺乏自有支付平台的支撐,盡管當下美團點評已經擁有支付牌照,但是,欲想真正打破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二分天下的格局,可以說可能性微乎其微。

一者,現有用戶已經形成使用慣性;二者,支付寶與投資理財及阿裏電商平台之間已經構建起生態體係,微信支付與微信社交之間也已構建起生態體係,這二者的支付功能均具有一定的自我強化功能。

當然,或許有人會產生疑問,美團點評的全頻道本地生活服務功能,難道與自有支付平台之間不能建立自我強化功能嗎?對不起,很難具備,本地生活服務功能的用戶粘性,上文已經講到,其對用戶的粘性相對要弱許多。

互聯網公司的VC和PE投資人,絕大多數是理性的,但是,其間也存在早期投資人身不由己被裹挾、以及產業投資人出於整合並購等因素而後期出手的可能。

畢竟,對於早期投資人而言,如果不能力頂投資項目等到較佳的市場預期時IPO,那麼其早期投資極有可能會產生較大的虧損。從這個角度講,眾多已經融資六、七輪卻依然未上市的互聯網企業,均存在這樣的可能性——沒有哪個投資人是不希望所投項目早日上市套現的,但是在什麼樣的市場預期下上市,這才是關健,否則,寧願被裹挾著繼續力頂,也不願中途收手認虧。

美團點評,真的值300億美元嗎?

未來或難預料。但是,我還是有一句勸告:在樹根尚淺之下,還是不要盲目往眾多枝葉上噴灑營養液為好,相反,裁剪枝葉、突出重點業務反而更為重要。

作者係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

最後更新:2017-10-21 11:01:22

  上一篇:go 40 億美元融資後,美團的蛻變、邊界與未來
  下一篇:go 美團點評融資N輪 卻始終不上市 背後的隱患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