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62 返回首頁    go 美團網


美團點評進化論:從平台企業走到社會企業的變遷

1997年的那個秋天,當來自福建龍岩的青年王興走進清華校園,當時的他怎麼也不會想到,20年後的秋天,他會回到母校進行一場演講,而此時他的公司估值300億美元。

10月19日,美團點評宣布完成新一輪40億美元融資。當天在美團點評北京總部,美團點評CEO王興終於再次出現在媒體麵前,而距離他上一次出來與媒體溝通,已經過去了兩年多時間。

“這兩年多可以發生很多事情,尤其在我們變化如此之快的行業,更是翻天覆地的變化。”有點意外的是,時隔兩年,王興此次並沒有大談新一輪融資,而是聊起了十幾年的美團點評進化論。

從2003年創業至今,王興把公司十幾年的發展大致分為五個階段。從初期美團和大眾點評團隊各自的探索,到曆時兩年的百團大戰、千團大戰,此後到美團、大眾點評兩個團隊的融合,再到今年5月迎來融合完成的標誌性節點。如今說起來似乎都雲淡風輕,但其實結合其時代背景,每一個階段後麵無不是一片洪水滔天。

顯然,完成此輪融資後,美團點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社會企業,這是王興給美團點評提出的一個新的概念。筆者認為,如果說美團點評前15年,解決了一個創業企業的生存問題,那麼新階段的美團點評已經具備更高的價值輸出、商業模式輸出的能力,也理應承擔更大的行業責任、社會責任。

前四個階段:摸爬滾打發展起來的平台企業

從2003年到2010年長達7年時間,被王興認為是美團經曆的第一個階段,也是美團、大眾點評各自探索時期。王興與他的團隊進入互聯網行業是在2003年底到2004年初,湊巧的是,同一時期張濤團隊在上海創辦大眾點評。

這一期間,從社交網絡校內網到後來的飯否,王興一直做多方麵嚐試。在業內看來,這個創業團隊一直沒散的重要原因就是,王興從不停止嚐試。

同一時期在上海,張濤帶領的大眾點評團隊是從一開始就切入第三方評價,而且是全球最早的互聯網第三方評價平台。從2003年開始,大眾點評經曆過很多模式的變化,其中張濤也在一直不停探索,不停往前走。

自2008年Groupon的成功後,團購網站從2010年在國內進入了狂熱的跨越式發展,最誇張的時候幾乎是每天平均新增4個團購網站,到2011年最高峰時甚至達到了5058家。

也在這個時候,2010年整個團購行業開始上演百團大戰、千團大戰,這被王興認為是美團經曆的第二個階段。

從2010年3月份一開始,美團盯準做本地電子商務、做團購;也是在2010年夏天,大眾點評也從原來第三方評價平台開始嚐試做團購。現在王興回過頭看也感歎,之後那兩年,確實是一個非常混亂的百團、千團大戰的局麵,但幸好沒有持續很長時間。

“到2011年底,我們開始對這個行業比較有把握了,到2012年底,我們算是從百團大戰、千團大戰勝出。”王興稱。據統計,經過洗牌期,到了2014年6月,團購網站數量僅剩下176家。

不過,團購其實隻是本地電子商務一個很局部的市場,在那個市場勝出隻是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入場券而已。

由此,2013年到2015年的10月,美團和大眾點評都迎來了“多業務”嚐試的第三階段。在2012年底到2013年上半年,美團進行很多嚐試,直到在2013年秋天,王興決定開始專注做外賣,圍繞“吃”開始了此後兩年飛速發展。

此時,互聯網在中國發展經過十幾年發展,已經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人口紅利雖然依舊存在,但是已經明顯放緩了,因此頻繁出現了行業整合。

而任何合並都是為了更高效地發展業務,這從滴滴快的、58趕集、攜程去哪兒都能得到印證。

但在2015年10月,美團和大眾點評的合體仍被業內視為難度較大的合並案。而這對王興來說遠非結束,是融合的開始。所以在王興看來,從2015年10月到2017年5月將近兩年時間,成為了美團、大眾點評融合的第四個階段。

最終王興做到了,合並後新公司美團點評估值180億美元,擁有2.2億活躍用戶,日訂單量1300萬。合並後,王興就很少出現在媒體的視野裏。這一年多,他用一半時間完成了新公司的整合,美團、大眾點評的差異化定位也逐漸明晰。

現階段:步入新階段的社會企業

今年5月,是美團點評融合完成的標誌性節點,也意味著一個新階段的開啟。而這一期間,行業江湖也注定頗不平靜。

2017年4月,阿裏巴巴以4億美元投資餓了麼。2017年8月,餓了麼收購了市場份額第三名的百度外賣,並獲得了口碑、支付寶等阿裏係的流量支持。如今,外賣領域的競爭者僅剩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兩家。

不僅如此,從團購到外賣,再到酒旅、打車,美團點評的業務越來越多元化,在業務擴展的同時也引來了各行業重磅玩家的密切關注。由此,新一輪融資下來之後,可能很多人更關心的是:重新補充了彈藥的美團點評會不會在外賣、打車和旅行業務上和競爭對手全麵開戰?

但這樣的問題並不是王興思考的重點,而“更加有意識地思考長期問題”是他認為過去一年裏他作為管理者最大的進步。

據悉,王興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找到了美團點評最鮮明、最能引發共鳴的價值使命:“We help people eat better,live better”。這被視為美團點評進化到新階段的一個核心標誌。

在他看來,“使命”這個問題是如此之難,因此世界上隻有少數公司正確製定了他們的使命。“企業有很多驅動的核心,有些是需求驅動,有些是競爭驅動,有些是戰略驅動,但我們認為在這個階段以及之後的階段,美團點評是一個使命驅動的公司。”

對於新階段,王興進一步用了“社會企業”來概括,並認為這個詞是最好地代表了美團點評目前所處階段。

美團點評目前三萬五千名員工,有五十萬的活躍騎手,創造了全國2%的就業機會。王興很自豪的一點是,騎手中31%是來自於傳統產業工人,10%來自於貧困地區,曆史累計接單騎手有三百萬人。

2015年底,美團點評還成立了互聯網+大學,包括餐飲、酒店旅遊、外賣、美業等領域,希望在跟從業者合作的同時,也能夠幫他們提升整體意識、素質能力。目前美團點評已經舉辦超過500場的培訓,覆蓋達到200個城市,培訓人次超過5萬。

之所以如此看重新階段的社會責任,王興坦言,是因為美團點評現在有2.8億的消費者,“有那麼多人在用,是因為他們對我們信任,所以我們要對得起他們的信任。”

據悉,在隱私保護方麵,2018年美團點評將投入1億元用於保護用戶隱私,隱私保護是王興認為非常重要的一個社會責任;在保證食品安全方麵,美團點評將建立“天網”入網經營商戶電子檔案係統和天眼餐飲業市民評價大數據係統;在保證配送安全方麵,美團點評已經啟動了長城計劃,目前正在開發“小區安全守衛”小程序,並將為騎手配置智能耳機,設立騎手心理熱線和騎手關愛基金。

而對於公眾越來越關注的環境問題,美團點評也倡導成立綠色外賣的環保聯盟、推出行業公約、設立青山基金,推出環保的產品功能選項,將來也包括對包裝的倡議,提供更環保的餐具等。

如此看來,美團點評已經在業務層麵開啟了生態擴容之路,準備在下一個15年,實現平台型企業向社會型企業地躍升和轉型。

“這是我們的社會責任。”王興再次強調,美團點評在鞏固外賣行業龍頭地位的同時,將通過開放平台接口、技術輸出、對外投資等多重方式去實現社會企業轉型。

最後更新:2017-10-24 23:37:49

  上一篇:go 新店上餓了麼、美團外賣平台,必須要大額滿減嗎?老炮們告訴你
  下一篇:go 卓驥“大家來”宣布獲億元A輪融資,美團點評、TL Data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