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21 返回首頁    go 美團網


美團生死賭局將至,靠融資過活能否順利IPO

摘要:

前有餓了麼的殘酷競爭,後有資本的盈利壓力,上市已經成了美團突破困境的唯一辦法。

美團又被傳要融資了,你還記得這是它的第幾次融資嗎?次數幾乎多到兩隻手數不過來了,然而關於上市卻遲遲未見動靜。除此之外,更有一堆的麻煩要讓美團去解決。

近日美團封殺二維火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先是二維火創始人午夜發飆,怒斥美團勢大欺人、罔顧用戶利益進行惡性競爭。後有美團官方回應稱,報道相關表述與事實情況嚴重不符,將對二維火進行追責。

沒有充分的證據很難分得清是非,不過封殺事實的基礎上,一個隻能用道德譴責的方式捍衛利益,而另一方二話不說、直接遞上了法律的武器,對比過往,美團對質疑的聲音一如既往地強勢。

以前被互聯網欠下一次成功的王興,還隻是一副心誌堅定、百折不饒的創業者形象,但不知何時起,美團就變成了變相裁員、欺壓商家,甚至公然搞起招聘歧視的一個招黑體。

企業形象在沒有徹底崩潰之前可以重塑,但這已經不是美團首要的問題。它所麵臨的最大威脅還是業務發展和盈利。

有媒體報道,在16年初融資的時候,跟投資方的協議約定美團點評必須在兩年內IPO,且融資後估值超過200億美元的IPO才有效,否則,美團點評需要將投資金額的120%賠給投資人,總數將近40億美金。而這麼算來,對賭協議已經快到時間。

據相關媒體報道,美團即將敲定新一輪融資,金額至少在30億美元。如此巨額的資金流入對美團來說,本應該是件喜極而泣的事,可事實上這意味著更多的風險。一個兩年來基本靠融資過活的企業,一旦不能及時上市,還會有多少投資人有耐心等著給它續命?

前有餓了麼的殘酷競爭,後有資本的盈利壓力,上市已經成了美團突破困境的唯一辦法。

融資“狂魔”:虧損不停,融資不止

當年王興還是一個運氣不佳的連續創業失敗者之時,校內網以低價賣予陳一舟,據說那段時間他先後跟十幾家風險投資談判過,有一家已經簽下了意向書,但最終都不了了之。對此,王興還頗為自嘲地說,就像一個男生被拒絕之後,你永遠不知道什麼原因。

或許正是深刻了解到投門無路的尷尬,王興對融資現在幾乎到了癡迷的地步,你還記得這是美團第幾次融資嗎?

據相關數據,2010年3月美團創立之初,獲得了天使投資人王江的種子投資,並在當年完成A輪融資,獲得紅杉中國1200萬美元投資。從那以後到與大眾點評合並之前,美團不斷獲得資本青睞,不僅數額成倍增長,而且融資頻率漸趨頻繁。

與這種融資狀態不相上下的還有大眾點評,從2006年首輪100萬美元投資到並入美團網之前,點評曆經六次融資,其中2014年獲得騰訊高達4億美元的戰略投資,2015年更是獲得新一輪8.5億美元的融資。隨後兩者合並的新美大,在2016年1月宣布完成33億美元融資,7月份獲得華潤創業聯和基金戰略投資,具體金額不祥。

近千億人民幣的花銷已經剩之寥寥,新美大還是走上了繼續融資的老路,誰都無法知道何時是個頭。而同是“全球獨角獸公司榜單”前十名的的滴滴和小米,以及緊隨其後排名第12的今日頭條全然不是這種狀況。

小米和今日頭條很早就走上了盈利的光明之路,即使是受到虧損影響的滴滴,憑借幾乎壟斷的市場優勢,燒錢結束後也漸趨好轉。不僅具有足夠的實力通過戰略投資進軍海外市場,而且還有可能在美團巨額融資之後,豪擲20億美元助力餓了麼,可見滴滴何止是沒有資金的後顧之憂,基本上算是用餘力在diss美團。

見此局麵,不知美團可曾後悔當初南京試水打車,過早地把手深入滴滴的地盤。

無論是核心業務還是擴展業務,美團都習慣性地招致質疑,這背後的原因可能主要是模煳不清的盈利狀況。針對此事王興曾表示,除了外賣持續虧損,整體業務已經實現盈虧平衡,收入同比三位數增長,公司賬上實際資金儲備已超30億美元。不過聯想到這些聲明發出時的背景,騰訊棄投、海外尋求新的融資等傳聞,未免令外界質疑其可信度。

更關鍵的是,這個盈虧平衡一定程度上和美團特殊的運作有關,比如它的“增收”模式,是通過包裝新業務線開發出一個新的競品,藉此換取融資,美團打車、民宿都是如此,類似於“拆東牆補西牆”,以達到美團整體“燒-收平衡”的目的。也就是說,在沒有穩定造血的來源的情況下,這種極度依賴融資的方法,必然要承擔融資不繼的高風險。

模仿亞馬遜多線策略,但可能還差十個京東的距離

有“獨角獸捕手”之稱的朱嘯虎表示,“2017年所有的超級獨角獸都需要證明自己能夠盈利”,這是投資者對兩三年來燒錢補貼戰之後所剩者的硬性需求,可能也是一個容忍度的最後期限。可對美團來講,這時間有些太過於迫切,以至於在追求盈利的過程中,公司甚至失去了作為一個小巨頭的風度和底線。

自王興說起進入下半場開始已經差不多近一年,我們先來看看這所謂挖掘用戶深度的工作,美團究竟做得如何?首先是外賣業務,從2015年業內流傳的一份美團點評融資文件顯示,2015年美團的虧損超過百億,預計虧損的狀況將延續到2018年。而且有些業內人士分析說2016年美團點評可能虧損150億,虧損水平甚至超過財務最差的2015年。

與這種盈虧狀況相一致的是,配送、廣告收入和商家傭金三種比較現實的盈利渠道,一直處在探索階段,各有各的難處。以平台和商家的運營規則為例,雖然都處在觀望的態度,但是美團獲得市場優勢之後,單方麵收取一致傭金模式的做法,已經引發了多次商家大規模出走的事件。

目前雙方的衝突可能短時間內因為美團的強勢而趨於壓製和平息,但是長久來看,並不能排除這個定時炸彈突然爆發的可能性,屆時友商助力,有可能是個大麻煩。

再來看傳統業務團購和新擴展業務酒旅。前者本來可能做出一個具有強度用戶粘性的搜索引導,來作為吃喝玩樂一站式體驗的端口,可惜最終成為合並重組的犧牲品。點評係高管集體流失,王興成為新美大唯一的主導,基本上拋棄了大眾點評基於商戶收錄評價體係所展開的平台路線。

團購業務的萎靡,可能算是一種必然,而酒旅事業的困境或許來自美團攪局者的角色,單打獨鬥地想要借用外賣行業的套路,動搖一個相對穩定的市場格局,這恐怕不能隻憑借業務關聯性和用戶基數就能解決。

現在來看,美團頻繁被爆出數據造假、傭金爭端等問題,每次的回應又是空口無憑,反過來想,若是酒旅已經如王興所言實現盈利,那應該早就大張旗鼓地宣揚了,而不是每次都隻曬那個幾個備受質疑的數據。

王興常常拿美團多線作戰的策略和亞馬遜相比,他認為亞馬遜有趣的地方在於,這家公司總體上看起來不怎麼盈利,但很多業務非常賺錢,隻不過是把賺的錢投入到新業務裏去了。對於這點確有相似之處,可是他卻沒講出最關鍵的一點,亞馬遜善於在新領域建造行業壁壘,比如雲計算、智能音箱等等,而美團則是一直在盲目地觸及各個行業已經建好的壁壘。

京東僅僅是個自動化物流中心,就學了亞馬遜五六年的時間,百病纏身的美團又有多少時間將假想變為現實呢?

美團的下半場:半壁江山都成了敵人

以亞馬遜、京東為例,盈利確實不是公司價值的單一考量,美團也多次表示,目前投資人在規模和盈利之間最為關注的仍是前者,因此公司將在渡過增長節點後,再考慮賺錢。

從這個說法看來,投資人或許給了美團足夠的發展時間,但這並不代表他們不急於關心盈利,畢竟上市可能在即,最後的估值將要受到盈虧問題的影響。當然最關心上市的並不是投資者,而是王興,因為對賭協議規定,若市值未達目標,則賠償投資人相當於投資金額的120%—近40億美元。

如今兩年時間即將到期,美團這次融資30億美元,不少業內人士將其認為是Pre-IPO,這也意味著IPO即將啟動。隻是麵對近一年層出不窮的負麵,美團是否會選擇年底上市、是否能夠順利上市,還是個未知數。與此同時,據有關媒體報道,近期剛完成收購百度外賣的餓了麼也將在明年啟動IPO,屆時外賣市場上的你爭我奪也會轉移為一場上市競速賽,而後者有了阿裏的全力支持,看似比美團更有利。

自從阿裏全盤接手餓了麼,美團大眾合並後的市場優勢本來可以換得一片光明前景,可時至今日,招黑體很大程度上放大了美團的缺陷,這不能不說是對手太強。現在有了百度外賣的市場份額,一方麵能補充一二線城市的高端客戶群體,另一方麵,若是餓了麼上市,這次並購還有可能為重新估值作出不小的貢獻。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阿裏、攜程等業務領域的競爭敵手,滴滴的強勢也給美團造成了極大的壓力。據有關媒體透露,滴滴正在考慮投資餓了麼,金額可能在20億美金左右,軟銀也參與了此事。目前餓了麼方麵回應稱,屬於市場傳聞,不予置評,而滴滴未作回應。

簡單的否認已經不足為信,畢竟早前美團執意進軍打車業務,已經直接觸犯了滴滴的核心利益。雖說外界是不太看好,但對滴滴來講,這個一站式服務體驗還是存在潛在隱患,如此幫助對手的對手就有了直接理由。當然這則消息也極有可能是試探美團的反應。

另外,即使沒有這項合作,早在今年7月,一名接近滴滴的人士也曾透露,“滴滴接下來很有可能會切入外賣市場”。正如今日頭條四處樹敵的理由,“你做我的,我做你的,然後等到發現適合自己的,再形成新的平衡”,看來滴滴和美團兩大超級獨角獸正式開戰,也是遲早的事。

半壁江山都是敵人,另一半還可能心生間隙,這更是美團最大的困境。加上揮之不去的虧損和上市疑雲,王興的下半場看來打得異常艱辛。

聲明:本文內容和圖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藍鯨TMT網立場,轉載需注明本文出處及原創作者姓名!

最後更新:2017-10-08 08:06:19

  上一篇:go 盤點最奇葩的“美團外賣訂單留言”,外賣小哥的心態已爆炸!
  下一篇:go 霞浦交警蜀黍給“美團外賣騎手”送“安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