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機器人
“教育大數據+人工智能”國之重任誰可肩負
引言:
2009年,“國家數字化學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經國家教育部、國家科技部批準,依托華中師範大學組建,成為國內唯一一個教育信息化領域的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我國教育信息化技術研發、產品推廣、產業示範的重要基地,代表了國內教育信息化領域技術研發和工程實踐的一流水平。
2017年1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開展教育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組建工作的通知》(發改辦高技[2017]149號),正式批複同意由華中師範大學作為牽頭單位,建立教育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該實驗室是我國首個麵向教育行業,專門從事教育大數據研究和應用創新的國家級重點工程實驗室。
華中師範大學承接如此關鍵的兩個國家級教育工程項目,其研究成果最終將如何轉化落地?重塑未來教育的重大使命如何肩負?國家對未來教育的美好憧憬將如何實現?
黨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明確指出了方向:“深化科技體製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答案,就在麵前:
劉三女牙與鄒俊新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值此契機,10月30日,藍帕(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華中師範大學共建“教育大數據應用與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教育智能化與未來教室聯合實驗室”簽約儀式在武漢隆重舉行。
教育信息化專家庫專家、國家數字化學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劉三女牙作為高校代表,北京科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藍帕(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鄒俊新作為企業代表,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國家數字化學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華中師範大學校長楊宗凱出席會議並講話。
此次非比尋常的戰略合作,標誌著藍帕科技與華中師大將共肩時代重任,按照政府《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要求,用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產業化發展,推進我國首批麵向教育行業,專門從事教育大數據研究和人工智能應用、未來教室創新應用的國家級實驗室進入實施階段。
楊宗凱(左二)與鄒俊新(右二)共同展望合作未來
院校與企業雙方代表合影
國家戰略:發揮龍頭企業創新示範作用
“鼓勵高等院校、職業院校和企業合作,加強職業技能人才實踐培養,積極培育大數據技術和應用創新型人才。” 《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
“按照國家級科技創新基地布局和框架,統籌推進人工智能領域建設若幹國際領先的創新基地……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合作組建人工智能領域的相關技術和產業創新基地,發揮龍頭骨幹企業技術創新示範帶動作用。” 《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
在我國教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剛剛起步的現階段,這兩份由政府簽發的文件從國家發展戰略全局的高度,提出了我國教育大數據和教育人工智能發展的頂層設計,是指導未來的綱領性文件。基於華中師範大學承接兩項國家級教育工程項目,藍帕在研究成果應用、技術與教育融合層麵上與華中師範大學簽署“教育大數據應用與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教育智能化與未來教室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目標是打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教育大數據理論研究、工程實驗、成果轉化和高端人才培養平台,在提升我國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和教育治理能力的革命性發展中起到關鍵性作用,支撐國家教育現代化發展目標,重塑以智能化為核心的未來教育。實驗室將加快打造教育大數據創新鏈條,形成教育大數據產業創新聯盟,引領產業發展。與國家、地方大數據戰略創新網絡無縫銜接,提升我國教育的自主創新能力與國際競爭力。
並肩前行:打造國內一流的教育大數據科研基地
此次共建的“教育大數據應用與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將研發教育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核心技術、產品和應用方案,並在全國範圍內共同推廣創新應用示範基地。包括:教育大數據資源建設規劃,教育大數據可視化,應用和支撐平台,教育大數據建設標準和評價體係,教育大數據與人工智能關鍵技術與示範應用,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人工智能相關教材及師資力量等中小學人工智能教學體係建設。
“教育智能化與未來教室聯合實驗室”,將結合多樣化智能終端(彩色及黑白電子墨水技術、LCD)、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物聯網等新技術,以及互動教室與數字化學習研究應用基礎,共同進行未來教室創新方案的研究和應用推廣。加強信息技術和課程、學科的深度融合,借助信息化手段培養孩子對學習興趣,激發孩子的學習內生力。包括:互動課堂的新教學模式和教學過程,多終端、多屏互動,智慧教育雲與智能服務,數字化學習過程數據匯聚與分析,智慧教育下的教師培訓,智慧教育與配套資源(微課、課件、備課等)建設等。
此外,藍帕與華中師範大學共建教育大數據應用與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實訓體係,打造兼顧教育科學與信息技術的複合型實用型人才培養機製。基於華中師範大學教育人才培養優勢,開展人工智能教育項目,建立人工智能教育體係,創建課程標準和課程體係,編製相關教材,完善學習環境建議方案,並培養教師人才,通過課堂課外教育及社區、論壇、競賽等多樣化活動,全麵提高全社會對人工智能的整體認知和應用水平,形成我國教育大數據與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國家數字化學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華中師範大學校長楊宗凱在簽約儀式上表示,當技術與教育融合發展到一定程度,教育係統的體係變革便會必然產生。在導入階段,教師和管理人員剛開始對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和管理中的作用有所認識。在應用階段,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和教學管理中得到普遍應用。在融合階段,信息技術全麵深入應用到學校的教室、實驗室和辦公室。最後在變革階段,學校和教育機構開始采用信息技術重構學校的組織結構,教師開始應用信息技術重組教學形態。此次與藍帕共建“教育大數據應用與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教育智能化與未來教室聯合實驗室”目的是在融合階段和變革階段上發力,把研究成果應用到每個班級、每堂課、每個學生的學習上麵。
楊宗凱校長在簽約儀式上的講話
不負使命:以百萬級為單位的海量數據,高起點致力教育重構
藍帕科技作為國內領先的智慧教育解決方案和運營服務提供商,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為核心,紮根於智慧教育領域多年。藍帕以K12綠色互動課堂解決方案為核心,以藍帕電紙學習平板Lanpad、教育雲為載體,以大數據分析為手段,致力於用信息技術推動教育變革。藍帕科技已在全國建成數千個常態化教學應用下的“智慧課堂”,為廣大中小學師生創造了高效互動教學應用環境,通過現在及未來百萬台以上“電紙學習平板”,實時采集海量教學過程數據,進而為孩子定製個性化教育方案,提供全覆蓋的數字教材與課程資源。同時給予大數據分析反饋機製,提供課前、課中、課後大數據分析服務,形成完整的教育生態閉環。
藍帕科技將繼續秉承協同創新、開放共享的理念,聚集多方優勢資源,積極投身教育大數據和教育信息化的建設,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優質服務,基於電子墨水護眼智能終端、人機交互設備、人工智能、雲計算、物聯網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實現教學互動分享的智能化模式,構建具有領先性的教學學習環境,幫助學校實現課堂教學的重構,與華中師大共創美好教育未來。
藍帕董事長兼CEO鄒俊新在簽約儀式後表示:藍帕與華中師大聯合共建“教育大數據應用與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教育智能化與未來教室聯合實驗室”,資源上院企優勢互補,進度上中長期結合,方向上開啟探索性研究,成果上將教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融入未來教室。藍帕始終堅持為教育服務的初心,通過政府、院校、企業三方合作,鍛煉一批老師,培養一批創新型人才,致力於在未來教室、教育大數據和教育人工智能領域成為行業領頭羊,用新技術、新方法、新思想引領未來45分鍾課堂教學的主旋律,繼續領跑教育大數據和教育人工智能行業,驅動教育的未來。
最後更新:2017-11-02 10: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