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2
天貓
天貓雙11升級雙重唱:從“購物狂歡節”到“黑科技博覽會”
文|楊國英
9年前,沒有人會想到,包括馬雲,當初栽下的“雙11”這顆小樹苗,會長成今天這般的參天大樹,並主導改變了我國電商業的傳統營銷思維,至而深刻影響了一代人的消費觀念。
9年中,雙11持續升級,對於天貓在交易、支付、物流等後台建設方麵付出的功力,外界的了解也多是管中窺豹,其中,對雙11的商業創新的了解又遠遠多於技術耕耘。
9年後的今天,新零售布局初成格局,雙11的新航程也已然啟動,機器智能全麵潛入電商後台,離散型的技術創新蔚然成林,你能想到的,還有你想不到的,機器人已經做到了。
認為上述說法言過其實?看看今年的天貓雙11會發生什麼變化吧——10月30的媒體報道稱,在今年的天貓雙11中,將出現了一支由機器智能“新物種”組成的“技術戰隊”,全麵投入到雙11的買、賣、付、送各環節,以及底層運維的智能決策中。
“新物種”集中出現在並深度介入今年的天貓雙11,所發出的信號是非常明確的:如果說當年天貓雙11的成功是營銷思維的成功,那麼從今年開始,從“購物狂歡節”到“黑科技博覽會”的動能轉換已然成形。
目前天貓電商體係內部署的機器人,從覆蓋麵到智能化程度,都儼然一隻裝備精良的智能化大軍,其中包括定位爆品的“天貓智選”、機器導購員“智能推薦係統”、麵向商家的智能客服“店小蜜”、螞蟻金服智能客服機器人“安安”、AI產品設計師“魯班”、保護賬號安全的生物識別機器人螞蟻佐羅、提升揀貨效率的“機器人旗艦倉”、末端配送機器人“菜鳥小G”、擔任運維工作的機房巡邏員“天巡”……
這些智能機器人,不僅在大幅提升效率的層麵上實現了人力減負、資源節約,從更高的層麵來看,甚至做到了人力做不了的事情,而未來10年,後者的進化對電商所產生的驅動力,很可能超出我們的想象。如果說機器處理數據的能力,在過去已經得到部分驗證,那麼,也許就在未來10年之內,我們會越來越多地發現,機器智能真正強大的地方在於,在商業的各個端點完全實現數字化打通之後,其“思考”問題的維度和人類完全不同,結果則必然是驅動商業產生巨大的價值裂變。基於未來的大趨勢,也基於天貓的雲計算和機器智能目前在國內的領先地位,可以想象,未來的每一屆雙11,必然會成為天貓技術實力的大檢閱。
從“購物狂歡節”到“黑科技博覽會”,雙11升級到了商業和科技的雙重唱,阿裏憑借與時俱進的思維,在新零售和國際化方麵,正在繼續引領和重塑當下這個時代。首先,阿裏的商業創新始終堅持的是社會需求本位,這也是整個移動互聯網時代一些現象級企業崛起的本源,而天貓雙11,更是阿裏將商業創新和民眾生活體驗緊密地捆綁在一起的成功樣板,在此基礎上,技術才得以成為天貓國際化最堅實的支柱之一——從天貓國際化的全局來看,推動全球買、全球賣、全球付、全球運、全球遊得以實現的,必然是一個以消費者本位思維為導向、由強大技術架構支撐的基礎設施。
其次,商業所需,才是技術所向,單純就技術創新而言,極致的技術創新落地,必須非常依賴於極致的商業創新,而強調兩者同步,也是天貓新零售進化的一層鮮明底色。雖然天貓新零售真正發力的時間不長,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在天貓的整個新零售布局中,商業創新和技術創新的結合都是極為緊密的,尤其是在無人超市、自動販賣機(涵蓋了口紅、大閘蟹乃至汽車等特性截然不同的商品品類)、無人加油站、盒馬生鮮等現象級的新型業態中,這種複合式創新體現得淋淋盡致,隻不過,新零售必然需要更加強調技術擔當,移動互聯網時代,借助離散的智能化應用,智能打破時空和行業的邊界的潛力已經初步顯現,進入DT時代,大數據給技術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傳統產業鏈、價值鏈全麵打散、重構、融合是必然,而不是偶然。
從“購物狂歡節”到“黑科技博覽會”,這不僅是天貓雙11的升級,也是阿裏電商係統的重構。最近兩年,阿裏加碼研發投入的力度是比較大的,其技術戰略也由業務需求驅動技術進步向技術進化引領業務發展深度轉型。這樣一來,一方麵商業創新可以為技術創新提供承托力,反過來看,技術創新也在為商業創新提供著越來越多的潛在可能性,因此可以說,今年的天貓雙11乃至整個新零售布局,實際上是在引領電商行業進入一個商業創新與技術創新並行的時代,在這個時代,技術創新的牽引力和商業創新的導向性、承托力缺一不可。
最後更新:2017-10-31 12:4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