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57 返回首頁    go 天貓


電商改變一座城,天貓雙11成經濟發動機



文/ 羊城晚報記者 程行歡 通訊員 龐倩影 沈煉

——“小小生意能發家”,電商鍛造揭陽“睡衣王國”

廣東揭陽,地處粵東南,是潮汕文化的發祥地,也是著名的“華僑之鄉”。這裏以2011年為界,2011年之前,這裏是傳統低端加工業日漸式微,村民靠外出打工謀生的城市。從2011年開始,十幾名在外打工的揭陽青年回鄉創業,從此,這裏一座座電商村、電商鎮崛起。當地特色的服裝、醫藥和食品行業,迎合了電子商務的契機,使得這裏變成了電商之城、創業之城和快遞之城,揭陽成為了充滿著闖勁、活力、希望和奇跡的城市。在天貓雙11來臨之際,記者前往揭陽采訪,為你揭示揭陽改變的背後。

圖說:輪椅上的創業者陳偉祥對話潮汕學院創業學院院長顏惠雄。

冠以“淘寶”之名的城市

隨意走進揭陽市一家門口堆滿快遞件的公司,都可以看見忙碌的揭陽人正在緊張而熟練地處理著即將到來的“天貓雙11”所帶來的不斷飆升的工作量。打印機、即時聊天工具提示聲和鍵盤敲擊聲、手機鈴聲此起彼伏。

據揭陽市電商辦統計出數據顯示,2015年全市電商交易額635億元,同比增長31%。而阿裏巴巴2016年的財經數據也稱,揭陽市電子商務交易額增速全國第一。這個增長數字使得揭陽有底氣提出,未來的目標是打造“粵東電子商務中心城市”。

加在揭陽的頭銜如今不計其數,當然大部分都是與電商有關。如2013年,阿裏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為揭陽軍埔村授予“中國淘寶村”牌匾。2015年,軍埔村被評為省電子商務產業示範基地。

軍埔村全村2600多口人,卻開了超過3000家網店,去年交易額達35億元。揭陽市軍埔電子商務協會的數據顯示,單去年“雙11”,該村單日成交總額就突破1.5億元,創下曆史最好成績。

至於揭陽普寧,在阿裏的研究的分析中,是“2016年中國大眾電商創業最活躍的50個城市”,位居全國第13名。

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普寧市共發現48個淘寶村、7個淘寶鎮,淘寶村數量居全國第三,位居廣東首位。其中,普寧市池尾街道更是一年誕生14個淘寶村,一舉躋身2016年全國十大淘寶鎮,上千名在廣州、深圳打拚的年輕人返鄉在此創業,逐漸形成了普寧當地有名的"池尾網批第一街"。

如今,以軍埔為中心的揭東集聚區、以粵東快遞物流為中心的空港集聚區、以服裝醫藥產業為重點的普寧集聚區等六大電商集聚區正加快成型。

圖說:普寧睡衣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為天貓雙十一備戰。

從異類到唯恐別人不知道

不到揭陽,很難理解想像它和其他中國城市有什麼不同。從外貌上看,它和很多發展中的中小城市一樣,高樓的高度和密度遠不如大城市、主幹道外的道路沒有完全硬化、隨處可見的建築工地、路上的塵土和經過的泥頭車,新的、舊的、光鮮和窘迫,整個城市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都在這種熟悉感中逐一呈現出來。

曾經的揭陽市,是粵東地區人口最多、麵積最大的市,也是人均GDP最低的市,毒、賭、假、亂等問題嚴重。

如軍埔村,曾是當地一條普通小村,原有傳統低端加工業日漸式微,大部分村民靠外出打工謀生。來自新聞數據顯示,2011年底,揭陽市共梳理出79個“問題村”,經濟受到嚴重影響的軍埔村赫然在列。

變化從2012 當年下半年開始,十八個自從廣州三元裏、十三行打工返鄉的年輕人陸續在村子裏開起了淘寶店。從此,點鼠標、敲鍵盤的新潮“洗腳上田”方式,給揭陽帶來了深刻變化。

潮汕職業技術學院創業學院院長顏惠雄見證這一變化。2011年9月,潮汕學院提出電商創業概念,顏惠雄去學校附近的普寧輕紡城調研,遭受到了冷遇,這裏的老板們都在經營線下批發。“整個市場隻有四家網批,當時遞名片都沒人理你。”顏惠雄表示。

時隔多年,普寧輕紡城已經自發形成了三百多家網絡批發電商。“當時第一家‘掛淘字的’被認為是異類,如今現在好多的商鋪都在‘掛淘字’,唯恐別人不知道。”顏惠雄表示。

如今,普寧在外務工青年返鄉創業,每年以超過30%的速度增長。原來自發、零散、低端的電商走上正軌,也帶動了周邊傳統產業升級,從電商村、電商企業到電商產業園區,揭陽電子商務多種形態在互促共進。

快遞員才知道揭陽有多忙

傳統商貿搭上互聯網快車,帶來的是傳統產業鏈的持續發酵,經濟效益的不斷擴大。如今,各家快遞公司的員工忙碌收貨、送貨的身影在揭陽隨處可見,快遞服務點也如雨後春筍般大量湧出。

快遞成為這裏最為有活力的行業。快遞員或許知道這座城市有多忙,數據顯示,2013年,揭陽市快遞業務量僅為1045.48萬件,2015年,揭陽市快遞業務量勐增超過1億件,而到了2016年,揭陽市快遞業務量更是達到3.65億件。

國家郵政局大數據中心實時統計顯示,揭陽市單日快遞物流業務量就達到驚人的160萬件,占全國快遞物流總量的2%,超過了泉州、台州、南京、天津、武漢、重慶等傳統快遞物流業發達的城市,排在全國第10位。然而早在2011年,揭陽市單日快遞物流業務量不過隻有區區的2000件,這裏創造了單日快遞量5年增長800倍的奇跡。

具體到普寧市,去年全年普寧市累計完成快遞業務量2.35億件,同比增286%,累計完成快遞業務收入16億元,同比增401%。目前,普寧市快遞包量大約100萬件/天。

在揭陽市電商產業的帶動下,該市快遞產業發展呈“井噴式”發展態勢。申通、中通、韻達、國通、快捷、天天、圓通等7家國內知名快遞品牌企業,紛紛把其粵東分撥中心設在揭陽。

根據國家郵政局大數據統計,全國快遞物流業務量情況,揭陽排名全國前十位,快遞物流業務量增幅已經連續28個月穩居廣東省第一位。 國家郵政局相關部門的預測,2016年揭陽市快遞物流業務總量估計超過4億件,預計全年的電子商務交易額約為600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全國十大互聯網電商港之一。

圖說:工作人員忙碌地收揀快遞

人才不足製約著電商之城

每一家看起來簡陋的店麵,都是創業啟動的港灣。在普寧,到處可以看到如同葛老板工廠的小樓——大概六七層樓高,集工廠、網店運營設計客服和倉儲一體的,每一幢樓都是一家創業公司,百人以內的員工創造的銷售額令人咋舌。難以想象幾千萬的銷售額,就從這些門麵簡陋、堆滿快遞件的小樓產生。

揭陽普寧的主要產業是紡織服裝和醫藥,上銷售的主要類目是家居服、內衣、時裝等,媒體的說法是,全國每四件襯衣有一件是普寧產的,每七件睡衣,也有一件是普寧產的。從這裏出發的每一件襯衣、家居服,通過快遞,發到全國甚至海外。

電商改變了這座城。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普寧市電子商務銷售額隻有6億元,2015年達264億元,增長了40多倍,2016年前11個月已達324.5億元。僅服裝產業電子商務訂單每天就超過100萬單,家居服銷售額占阿裏巴巴平台總銷售額近一半。

但爆發性增長下,人才正在製約著揭陽電商行業的發展。在談及當前的問題時,當地的電商從業人員都把人才作為重要因素提了出來,缺乏專業的美工,缺乏專業的推廣運營等等。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天貓店店主,在2014年五月份和另外兩個合夥人從朋友手中盤下一家天貓店,把當年參加天貓雙11時,隻有8萬元的銷售額,增長到2015年增的240萬元和2016年的800萬。即使預計800萬元備貨將會在四五天內發完,他今年備貨的數量仍控製在1000萬元以內,不願意繼續擴張,除了如今電商的成本越來越高之外,他坦言目前製約企業發展的是人才。“企業越大,需要的人力資源就越大,目前人才文化、素質跟不上。”他表示,目前最為欠缺企業管理方麵人才,如行政、人事、財務、設計之類,這都需要長時間企業才能積累。目前比較好的選擇是維持人均的高產出。

好在政府層麵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早在2015年,為培養更多的電商企業家和電商骨幹人才,揭陽市政府出台了《揭陽市十萬電商人才培訓工程2015年實施方案》,重點通過完善電商人才培訓體係,推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電商人才培訓基地,為揭陽乃至整個粵東地區電子商務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電商人才支撐。

案例

在揭陽的無限可能

從一無所有到千萬身家,隻差一條網線

在揭陽,充滿著無所勵誌的故事。無數人都在述說著創業者在電商時代的無限可能。這些“身家”近億元的網店店主,有可能在幾年前,是外出返鄉的打工仔、服裝商場的拉貨工或者身體不便的殘疾人士。他們的故事可能令自己都恍如夢中,僅僅幾年時間,就借助電商,使得財富和成就以幾何倍數一樣迅速增長。然而記者采訪的這些潮汕人,並沒有自傲自得,仿佛創業是他們理所應當的事。篤信“小小生意”能發家,自強、進取的潮汕人精神和創業者的執著與頑強特質,遇上了電商時代,仿佛有無限的可能。

月入200萬的輪椅上的創業者

自2011年電商之風刮過這座城,很多人的命運都因此而改變。

顏惠雄對他教過的學生的經曆如數家珍,這些畢業五六年的學生至今仍和他保持著密切聯係。他可以指著牆上學生的照片說出他們的各種經曆——這個學生是家裏第一個打電話說不準讀創業班的、這個學生曾向他借錢買筆記本,這個學生的藍天打印機是二手貨、這位學生2013年就賺了52萬,這位學生回鄉做起了幹衣機生意,這位學生回家結婚了?

其中最特別是的陳偉祥,他也是被媒體廣泛報道過的一位。兩個月大時,陳建祥因為患小兒麻痹症,不能直立行走,記者遇見他時,至今也隻能用手支撐地麵艱難行走。

陳偉祥說,父母一直為他的未來擔憂,因為不知道他靠什麼來養活自己。然而在高中,他已為自己的未來做好規劃——開一家淘寶店。

在2012年3月,陳偉祥進入了潮汕學院創業學院並開起了淘寶店,在經曆了失望和焦慮後,到開店的第四個星期,他才接到了第一筆生意。

記者見到陳偉祥時,他正在商品城為衣物打包。被薄膜袋包裹著的紅色棉襖,已經堆積到頂上了天花板,這些貨物在他接到訂單後,將發往全國各地。

交談久了,就會忽視陳偉祥身體有不便之處。“現在每天可以接到四五百票,雙11做活動幾千票都會有。”他指著滿地攤開的貨單說。這個時候,他和其他生意人沒有什麼不同,熱情而專業地介紹電商的每一個環節。他對每個環節的成本極其熟悉,語氣裏沒有陰翳和壓抑,使人沒有怕冒犯他的小心翼翼,讓人產生親切感。

陳偉祥賣出去的每一件睡衣,利潤大概在十來二十元,由於進貨價貴,這些加厚的棉襖,將在北方賣到上百塊。具體的分工是,每天陳偉祥在家裏接單和運營,兩名弟弟還有幾名員工就負責打包配貨。 他最近頭疼的是,招不到客服,在即將到來的雙11,將會忙不過來。

在過去的10月份,陳偉祥的營業額是120萬元。他擁有好幾家淘寶店,“五顆鑽的隻是其中一家”。

三年前,第一次參加雙11,陳偉祥並“沒有任何概念”。如今,他對即將到來的雙11這個狂歡節已經極為熟悉,在前年、去年都懂得提前規劃,今年他在商品城租下了六個倉庫,備貨額為200萬。

他自信地對記者說,今年雙11過後,他將“兩百多萬元的貨,不剩一件。”不需要“甩貨”。 “進多少、什麼時間出什麼價、把握什麼程序,我都把握的比較好。” 他甚至認為,他還得再入幾萬元的貨物,因為雙11過後,還有雙12,而離春節快遞放假還有幾個月的時間。

目前的成就使得他有了下一步的計劃,他注冊了一家名為“琪夢思”的服裝公司,正在籌劃申請開天貓店。

“他是家裏的主心骨。”陳偉祥的弟弟說,對於他這名兄長,他的語氣裏充滿著自豪和崇敬。

從拉貨工到千萬老板

因為電商,這裏變成了一個充滿希望和活力的奇跡之城,有可能幾年前還為生活苦苦掙紮,幾年後就扶搖直上,速度遠超想像。

為陳偉祥供貨的,是葛建峰。在這裏,人人都客氣地稱唿他為葛老板。“他有誌氣,特別有誌氣。”葛老板這樣評價陳偉祥。葛老板是極有民營企業家的模樣的,頭發反向梳得油光滑亮,印花襯衣收束在牛仔褲裏,聲音洪亮,充滿自信。

葛老板的傳奇故事在圈子裏已經為人熟知。多年前,他是一個為服裝城運貨的拉貨工,在一年前,還是和陳偉祥一樣的淘寶店主,今年,他已開起了自己的工廠,為他人供貨。

從拉貨工到如今的葛老板,有兩件事是比較重要的。作為服裝城裏的拉貨工,葛老板認識了很多的廠家老板,某日一個老板對他說:“你不能打一輩子的工,你的小孩馬上就長大了,要想點辦法幫你。”葛老板稱沒有本錢,對方說我幫你。

因為兒子熟悉網絡,對網絡一竅不通的葛老板就開起了淘寶店。

因為貴人幫忙而改變了自己,葛老板的態度是“能幫人一把就一把,不要你感激。”但很快又露出了商人的本色:“你有收入我也有錢賺。能幫你多大即多大,關鍵時需要你幫忙,你也幫一下。”

在葛老板的工廠裏,一樓是打包發貨,快遞件堆積在門口,甚至使人行動都有阻礙。進入樓後,這裏滿地都是邊角料和捆在一起的夾棉,工人們在材料和產品中間忙碌地工作,衣服做好後,就被工人捆在一起,順著金屬管道滑到樓下,然後經過檢查和打包後,發往全國各地。

潮汕人做生意,很少借貸。有當地的小夥子甚至告訴記者,在外出打工最困難的日子裏,他寧願躺在床上,減少消費,也不肯向別人借錢。因為母親告訴他,借一塊錢需要賺兩塊錢才能消費一塊錢,所以再辛苦也不能借錢。因此,這些服裝產業鏈上的從業人員,資金融通基本就是依靠信用。

作為安徽人來潮汕打工的葛老板,借助當地的服裝產業鏈,開起了兩家天貓店,融入了這裏的社會:“現金投資是沒有的。例如布行,你用了他的布料,賣出去了才給他錢。關鍵是誠信,以後的生意全靠誠信。”

因此,在天貓雙11來臨的時候,他會提醒這些下遊來的網店店主,貨源、資金流通要準備到位。他跟所有來拿貨的人都說了一遍 “該支持你的一定支持你”,資金回籠了要立馬給他,因為他要還給上遊的布行和加工廠。

如今,他已經不是當年奔走在服裝城的拉貨工,做起生意來頭頭是道——盡量做最簡單款式的棉襖,因為複雜的會“差色”,同時一天也做不了幾套,即使賣成了“爆款”,後續產能也跟不上。他有自己的實體店處理壓貨,可以不賺錢甚至低於成本價盡快處理掉,“能賺三五毛即三五毛”,把錢留出來接著做爆款和開發新的款式。

為天貓雙11準備了60萬套家居服的葛老板,由於賣出了很多爆款,如今他要備貨80萬套。他簡單算了一筆賬,按零售均價80萬來算,這80萬套衣服,預計帶來了6000萬的收入,這大概是當年的拉貨工怎麼也想不到的。

“網絡是麵向全國的。”陳偉祥的弟弟這樣評價葛老板的發跡。

為三萬孕婦準備一年的衣服

與葛老板不同,顏惠雄的另外一個創業班的學生陳建楠,更為年輕,也更有想法。

陳建楠原本也是經營普通家居服的網店,很快他就發現這是一片紅海,利潤空間比較低。於是在2015年就過渡到經營孕婦家居服這個細分領域。

“我們發現了一個問題,常規的睡衣,很多人覺得便宜也沒有關係。”陳建楠說,“然而孕婦怕過敏,會買好的對的,低價產品在這裏是不適用的。”

按照陳建楠的說法,麵料好的家居服和孕婦家居服價格差不多,但孕婦家居服銷售價格上浮了20%,於是在2016年陳建楠完成了向孕婦家居服的轉型。

恰逢國家放開二胎政策,陳建楠明顯覺得業績大為增長,單品的銷售額增加了50%。

畢竟是大學生畢業創業,和葛老板不同,陳建楠說話顯得清晰有條理,對於每個為什麼都能分析出背後的原由,也顯得更為步步為營。“做淘寶主要是做小而美、做專業、做人群,我們就是做寶媽的,不是寶媽的我們不做。”

“寶媽在我們這裏買了春款、夏款、秋款,自然秋款也會在我們這裏買,產後就會買哺乳睡衣,我們起碼可以服務她一年時間。”陳建楠說。有了去年的積累,今年雙11他表現得心應手。

陳建楠也發現,寶媽們有自己的圈子,但凡感覺產品不錯,就會推薦後來人,這樣產品可以輕鬆突破前期銷量。

留意到這一點的陳建楠,一直在進行著原始的粉絲積累。他目前已建立起了5000人的客戶群,有產品上新就發到那裏。“有三萬名寶媽在我們這裏購買了產品。我們把這些客戶維護起來,要服務的就不是一年幾個月的時間,甚至可以把她孩子的童裝也做起來。”

對於即將到來的雙11,陳建楠期待甚高也做足了準備。往年他鎖定一兩個工廠做單品,到高峰期往往賣斷貨。如今他把幾個單品分開到不同工廠備貨,就可以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對於雙11的準備,他在端午節過後就開始陸陸續續生產。

去年雙11期間,他的日銷售額到三四百萬,今年他的目標是六七百萬。因為兩個鏈接單品進入了淘寶嘉年華,他認為“應該會比較理想。”

圖說:工廠睡衣備貨充足

手記

天貓雙11的經濟社會價值:

一件棉襖也可脫貧致富創造就業

揭陽市這些通過電商改變命運的人,背後揭示的是電商對當地發展的積極意——電商的經濟社會價值。根據阿裏研究院的《2016年度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的說法,是一個淘寶村就是一個草根創業孵化器。實際上,電商改變的不僅僅是個人的前途命運,也改變了一座城的發展方向。

電商也是小小生意能發家

到揭陽采訪,除了滿地的包裹的視覺震撼外,深層的觸動就是潮汕人對改變命運的不屈不撓。

殘疾人、學生、工人、農民,都想通過電商來改變人生。這種改變是踏實而不是空想和幻想。對他們來說,電商不是賭博,不是一夜暴富的救命稻草,更多是一種生計。小小生意能發家這句話,在大學學院老師的口中出現過,在回鄉創業的打工仔口中出現過,他們篤行這一點,做生意是浸入靈魂的一件事。

電商就是他們能夠接觸到的、低門檻、可實施的、見效明顯的小小生意。借助當地服裝、醫藥、食品的傳統產業優勢,通過電商,當地的草根創業群體獲得了在互聯網時代彎道超車的機會,也為當地的傳統產業帶來了新的機遇。

除去上述幾個案例,有大量案例由於篇幅原因,沒有得到展示。如在校女大學生,通過給明星玩偶製造小小的衣服,月入過萬。有畢業生做起了直播生意,簽約了50個主播,去年賺了70萬。也有大學新生玩起達人主播成為網絡大咖,大一第二個學期即月入過萬。

這背後意蘊豐富。例如第三批本科的學生,在就業優勢不如重點大學、普通本科的畢業生的情況下,也可通過電商方式自帶過萬收入。例如粉絲經濟也有巨大的潛力,明星玩偶的小衣服和直播,就可以成就兩個淘寶店主,那更大的市場呢?

來自阿裏研究院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8月底,全國淘寶村活躍網店超過30萬個。其中,2016年,在全國國家級貧困縣發現18個淘寶村。一大批網商通過電商創業,增加收入,擺脫貧困。

顏惠雄的一個學生,把自己的創業團隊改名為“平創團隊”,意味著平凡人創造不平凡的業績,“窮人家的孩子很迫切地希望,能夠通過創業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能夠華麗轉身。”顏惠雄這樣評價。

一件棉襖背後的就業崗位

一家網店,不僅僅是給網店員工帶來就業機會,它意味著對上下遊都有拉動作用。

阿裏研究院的研究就表麵,網商低成本創業,快速成長,創造直接就業機會。進一步帶動上下遊產業發展,創造間接就業機會。數據分析結果顯示:淘寶村平均每新增1個活躍網店,可創造約2.8個直接就業機會。按此估算,截至2016年8月底,全國淘寶村活躍網店直接創造的就業機會超過84萬個。

據江蘇睢寧縣淘寶村就業帶動情況數據,其30289個網店,直接帶動就業約8萬人,間接帶動就業月13萬人。

就記者參觀普寧棉襖工廠就見到,一件棉襖的生產,就牽涉到布行供貨、工廠生產和網店銷售等方麵,工廠環節需要縫紉、包邊、檢測、搬運等環節的工人,網店方麵則需要客服、運營、美工、模特、攝影師等職業人員。可以說,一旦產業集群,對各方麵的人員的需求創造的就業崗位,足以改變一座城市。

研究數據表明,電子商務交易的蓬勃發展促進了寬帶、雲計算、IT外包、網絡第三方支付、網絡營銷、網店運營、物流快遞、谘詢服務等生產型服務業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新興產業。

國際著名研究機構麥肯錫的研究報告稱,約61%的線上消費確實有取代線下零售,剩餘的39%則是如果沒有網絡零售就不會產生的新增消費,得出電子商務上遊環節有35元單位產值是去除替代線下交易之外的新增的交易,也將帶來新增稅收。

因此,阿裏研究院的數據認為,網絡零售拉動上下遊實體經濟發展有巨大的經濟杠杆作用,淘寶和天貓店拉動新增內需,帶來上遊製造業稅收增長近1800億元。

就業帶來的收入消除貧困,收入創造稅收和消費。一條網線和一個鼠標,就這樣撬動了一座城。

對話

潮汕學院創業學院院長顏惠雄:

對於質疑,改變才是最難的

對於普寧市的變化,或許沒有人比潮汕職業技術學院(下簡稱“潮汕學院”)創業學院院長顏惠雄更清楚。從零開始,他就參與了潮汕職業技術學院創業學院的創立經過,這家位於揭陽普寧的民辦職業院校,因為專注培養電商實戰人才而廣為人知。

這裏的和別的大學有著不一樣的氣質。每件課室,被冠名為“互聯網營銷實踐基地”、“電商創業實戰基地”。教室內更像社會上的辦公室,長條電腦桌上列著一台台電腦和打印機,學生們一邊聽課一邊通過電腦做生意。老師不是站在講台上,而是在學生身後轉悠指導。牆角裏裏放著的是快遞件,課桌上有著收款二維碼,牆上貼的著馬雲、喬布斯、比爾蓋茨等商界精英的名言。

創業學院的精神被掛在牆上——學業創業兩不誤,知識財富雙豐收.對於學院的質疑,一直存在著,到底是創業改革,還是於功利教育甚至是培養小攤販?記者采訪了潮汕學院創業學院院長顏惠雄。

1.學院從什麼時候開始改革的?

顏惠雄:2011年9月我們的董事長提出電商創業的概念並開始策劃。2012年正式實施,當年2月開始掛牌。那一年被媒體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年,很多畢業生一畢業就失業。而事實上當年學院的電子商務專業差不多做不下去了,2010年整個專業隻有15個學生。

2.學院的改革和別的學校的電子商務專業有什麼不同?

顏惠雄:別的學校提創業和電子商務,更多是灌輸創業的概念,讓學生有創業意識,以授課為主。我們這個模式是以實戰為主,學生在學校邊學習邊創業,在校的學生至少擁有一個淘寶店。我們的目標是學生畢業的時候先解決就業問題,甚至能夠為別人提供崗位。說實在的,目前教育與社會的很多行業有脫節,但我們是實戰派。

3.學院采用了哪些方式來保證這種理念得到貫徹?

顏惠雄:在我們學院,這是一把手工程。在學分政策方麵給創業的學生獎勵,在2013年我們就出台政策,學生月收入達到一萬的,可以抵換6個學分。在學分的計算上是期末考試占40%,實踐業績占60%。每年我們都評出創業明星和優秀創業指導老師,為創業保駕護航。我們在校外租了一些店鋪,為學生免費提供創業機會。我們甚至和快遞公司申請到,將省內10元的運費,降低到學生的運費為5元。

4.這種教育模式取得了哪些成就,如何定義學生們創業的成功?

顏惠雄:自2012年起,我們的電子商務專業爆發式增長。2012年招生168人,2014年是216人,2015年是277人,2016是313人,今年整個專業群建設合並有將近500人,這說明了我們專業受到了歡迎。 至於判斷學生取得成功的標準,我們第一批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有62人,53人被認為成功,這個標準是月收入過萬。我們的培養學生的目標第一是做老板,其次是網店店主,第三是就業型的。目前三者的比例大概是10%、30%和60%,其中12%-15%的成功率達到月收入過萬元。 目前我們的電子商務專業是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重點專業,這是對我們的認可。

5.社會上有哪些質疑,你如何看待這些質疑?

顏惠雄:社會在問這種模式是不是培養小攤販。我們也知道,質疑是容易的,改變是最難的。我們隻能慢慢摸索,積累經驗。

最後更新:2017-11-07 19:06:47

  上一篇:go 天貓雙11預熱韓都衣舍穩占五冠王 再創電商神話
  下一篇:go 天貓雙十一當天的商品真的便宜嗎?比價軟件發現了一個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