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45 返回首頁    go 天貓


生鮮電商這塊硬骨頭怎麼啃?天貓生鮮、盒馬、褚橙負責人這樣說

“電商還有最後一個堡壘就是生鮮,你拿下了生鮮就能拿下天下。”2015年,號稱投資界金手指的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在一場活動上說,互聯網風生水起,但隻占了整個社會零售銷售總額的10%。然而,剩下沒撈著的90%是什麼,就是生鮮。

有數據為證,2016年,國內生鮮電商的整體交易額約900億元,比2015年的500億元增長了80%,預計2017年整體市場規模可以達到1500億元。

然而,與火熱的數據形成冰冷對比的卻是,從2016年開始,已有美味七七、菜管家、許鮮、鮮品匯等十幾家生鮮電商陸續出現問題。根據中國農業生鮮電商發展論壇去年9月公布的數據顯示,在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中,隻有1%實現盈利、4%持平,88%虧損,剩下的7%則是巨額虧損。

生鮮商品損耗大、缺標準、物流配送重……麵對生鮮電商這塊難啃的硬骨頭,它身上存在的這些“天然問題”究竟該怎樣來解決?

8月4日~5日,由新農堂主辦的以“鏈接新農人與新零售 重塑中國農業自信”為主題的2017 第二屆新農業盛典·精致農業展上,圍繞農產品新標準、農產品新地標、生鮮新零售及生鮮新流通等主題,盒馬鮮生、天貓生鮮、褚橙、宋小菜等知名生鮮電商平台和農業企業負責人,與上千新農人匯聚一堂,共同把脈生鮮電商的“老病根兒”。

消費升級下,果品新標準怎麼建立?

優果聯總經理 謝淩雲

國內果品的發展在於高品質,隨著消費升級,高品質的果品必須得完成標準化,否則就走不下去。但目前存在優質差異化果品稀缺,同質化果品過剩的問題。因此,果品行業也需要對標標準化生產的工業產品。從消費者的體驗開始,種植好吃的水果,注重水果的“四度一味一安全”,即糖酸度、細嫩度、脆度、鮮度以及果香和安全標準。

優果聯總經理 謝淩雲

在種植出了好吃的水果後,還需要從市場出發,帶給消費者好的消費體驗,了解消費者的喜好,以銷定產。讓消費者對你的水果品牌形成差異化認知,對你的品牌有印象,才可能實現水果產業化。

褚橙莊園創始人 馬靜芬

在生產管理上,褚橙莊園的新品種褚柑會嚴格按照以下三方麵標準化嚴格生產:一是用工廠式的管理方式,采用公司+農戶的模式,實行崗位責任製和家庭承包責任製,工資與績效掛鉤;第二是果園管理標準化,用脫毒無病苗,以友好型生態化生產方式,並科學設計果園;第三是果品質量的標準化,用技術措施嚴格控製土壤酸堿值,以一畝地80株的方式精準施肥,保證合適的畝產量,最後通過果實的糖度、果形、色澤、缺陷比例、單果重進行量化升級。

褚橙莊園創始人 馬靜芬

除了褚柑外,對於褚橙,褚橙莊園也有一個量化分選的標準。褚橙有四個等級,分別是特級、優級、一級和等外品。我們會從單果量、糖份、果型、色澤、曲線這五個方麵對褚橙的品質有一個分級量化的標準。

農產品新地標在電商渠道上怎樣運營?

修文縣農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董瑜

修文獼猴桃在全國都是非常有名的,但是在投放電商渠道售賣時,在有些情況下,專屬地理保護標誌不僅在市場上沒有起到好的幫助,反而會損害區域公共品牌形象。所以,我們向新西蘭的佳沛獼猴桃學習,建立了一個修文企業獼猴桃的專屬品牌——“7不夠”,用新媒體的思維可持續性地運營這個品牌。

修文縣農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董瑜

為了讓“7不夠”同樣在電商上打響名氣,今年,我們在全國五個發展地區建體係,在下單的消費者附近就近配送。我們運用農業、新農人以及企業思維,圍繞好吃、好品質,從用戶體驗出發,力爭將“7不夠”品牌文化傳導到消費者心中。

新零售,帶給生鮮電商哪些新機遇?

天貓生鮮果蔬行業運營專家 沫海

生鮮市場的滲透率逐年都在上升,銷售增量驅動力也在逐年上升,另外,國有品牌、有標準的好貨將陸續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

天貓生鮮果蔬行業運營專家 沫海

因此,在生鮮消費升級的當下,在以百香果、枇杷、蜜瓜、梨、橘類、西瓜等代表性水果在未來線上市場爆發的契機下,天貓生鮮將用特有的運營策略、全季銷售等模式,聯手新農人,將更多優質的國產農產品推向消費者。

盒馬鮮生海外直采總監 津藝

新農人群體要時刻擁抱變化,要在不斷試錯中找準自己的方向,並堅定地走下去。現在主流的消費人群已經從50後、60後走向了70後、80後,這代人在消費升級後,對價格已經不是十分敏感,他們十分願意嚐試一些具有好品質的新的生鮮產品,這就給我們帶來了很大機會。

盒馬鮮生海外直采總監 津藝

以盒馬鮮生為例,我們抓住消費者痛點,主要在四個方麵給消費者帶來價值:即新鮮每一刻、所想即所得、一站式購齊、讓吃變成娛樂。堅持了這四個方向,盒馬鮮生的人、貨、場就會有一個整體重構。在重構背後,我們會對整個成本、效率、體驗、服務有一個把握,從這四個點裏再去延展,基於盒馬鮮生的業態,結合超市、餐飲,在新零售下,將線上線下做到了有機融合。

葉氏兄弟果品超市連鎖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王一強

現在做生鮮的企業麵臨一個課題,就是要建立電商的銷售渠道,也就是所謂的全網通渠道。現在的水果是兩棲交匯,消費者不會依賴於一個電商平台去下單,也不會全部的產品都在線上買,在這樣的情況下,其實所有的消費者都存在著兩種消費模式,即線上和線下消費是同步的。

葉氏兄弟果品超市連鎖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王一強

因此,在兩棲消費的情況下,我們的理解是,要兩條腿走路,兩個方麵都要做深。電商的業務目前實際上隻占到葉氏百分之十幾的量,在和阿裏合作以後,我們也開發了一些新的方向,比如說在杭州開天貓店。結合小區推廣、依靠線下門店的物理半徑做深層次推廣,和阿裏一起,解決三公裏以內葉氏兄弟忠誠用戶黏度的問題。

生鮮新流通下,怎麼解決中間攤販、種植戶不賺錢問題?

宋小菜賣家事業部總經理 菜花

為什麼一斤土豆從收購時的三四毛到批發市場上賣到三四塊,但攤販、種植戶都說沒賺到錢?宋小菜認為,這包括三方麵原因,第一中間信息不準,第二中間沒有計劃,第三中間信息不互通。從零售市場到二批再到產地,這中間的價格變動沒有人知道。

宋小菜賣家事業部總經理 菜花

因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宋小菜做了三件事。第一,建立蔬菜商品庫,把所有消費者對蔬菜的需求做了歸類。第二,把一個城市的消費按照經營的地點、檔口、品類、SKU全部結構化出來。第三,把信息開放給合作的供應商,讓他們有備無患。宋小菜的目標在供應商這一端,我們做的最多的就是要扶持出在中國的蔬菜單品大戶。希望長出一批這樣的供應商,隻有這些人出來,規模農業才有機會,農產品的品牌才有機會。

文丨本刊記者 萬禺 編輯丨俞菁

最後更新:2017-10-07 23:10:29

  上一篇:go 360智能雲鏡S600新品來襲 天貓預售明日開啟
  下一篇:go 貓狗大戰又開始了,京東怒斥天貓二選一 天貓回應稱碰瓷式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