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61 返回首頁    go 優酷網


優酷高價買下的不止是《長安十二時辰》,是一個全新“華劇”時代的門票

文 │阿Po

優酷秋集第二天,58部超級劇集片單砸來,眾星紛繁,各為自己參演的項目站台官宣。

在熱門話題中登頂的,就是由優酷、微影時代、留白影視、娛躍影業與仨仁傳媒、十間傳媒聯手打造的《長安十二時辰》,演員方麵則有雷佳音與易烊千璽的“佳璽合璧”。原著作者馬伯庸發聲,“長安城的安危就靠你們了~靜候佳音,預祝千璽。” 短短一句,故事劇情與演員官宣合二為一。

優酷在秋集上表明了“富養女兒”的心態和決心,被其高價購買的《長安十二時辰》,自是被視為其中翹楚。何德何能?

製片人梁超之意,為何有英美日韓劇可以成為帶有自己國家名的標簽,而中國的國產劇無法傲言“華劇”?《長安十二時辰》似是要開辟一段新時代。

時間軸:長安十二時辰的前世今生

如今的互聯網世界,已經幾乎被年輕人霸占,網絡影視是如此,網絡文學亦然。《長安十二時辰》的備受矚目,還要從他的原著作者馬伯庸說起。

如果說此前網絡文學IP翻拍成互聯網影視,即便再有千萬擁躉,亦有失手惹起爭議之事出現。影視化表達與製作團隊功力,是否能合理將文學表達轉化成功,名利雙收者甚少。

直至在互聯網以趣味曆史、雜文評議等內容廣受好評的80後作家馬伯庸,攜自己幾部曆史推理小說名作入局互聯網影視之時,民間的圍觀群眾又一次沸騰了。

一個腦洞引發的蝴蝶效應

馬伯庸自2005年出版《風起隴西》開始接連發表長篇小說,《風起隴西》是他本人拿手的趣解三國題材,更嚐試了與現代緊張的諜戰結合,也為他之後另一部名作《三國機密》打下了基礎。他的作品總是有種讓人始料未及的精彩。

紮實的知識與清奇的腦洞會有一種怎樣的碰撞?就好比《長安十二時辰》,僅僅來自於“知乎”上,一個日常開腦洞的趣味歐美題材中國本土化的問題:“如果你來給《刺客信條》寫劇情,你會把背景設定在哪裏?”

馬伯庸當時認真答了,《刺客信條:長安》誕生。

在2016年2月2日,他因為一個預告片式的知乎回答,獲讚上萬。短短的20天之後,這個“預告片”成真了。2016年2月20日,《長安十二時辰》正式開始了第一章連載,網友笑曰,“真羨慕你們這些有文化的人,有啥腦洞,說開坑就開坑,咱隻剩下腦子有坑了。”

短短半年時間,《長安十二時辰》共48章連載結束,一個發生在12個時辰、24小時裏的故事,以每章推進半小時的“守護長安”的經典之作出現。2016年12月實體書已經正式發行,之後又是不到一年,2017年10月,影視作品即將開拍。

從一個小小的知乎回答到優酷高價買下的超級網劇,真是一個有趣的蝴蝶效應。

四部改編、三部亮相,全部靠譜

在各路網絡文學大神中,馬伯庸是較晚涉足影視的,首度改編的小說便是民作《三國機密》,已經於今年上半年拍攝完成,正在後期製作階段。雖然眾多書粉非常緊張改編結果,但在馬天宇、韓東君這樣靠譜的鮮肉主演之外,萬茜、董潔、董璿、謝君豪、常铖、李建義等眾多實力派的輔助,讓大多數人也都安下心來。

首度影視觸網,單集成本將近200萬、總成本近億的《三國機密》,就在殺青之前被視頻平台以4億價格購入。這樣的業界認可度,又為作品質量加注了一份支持。

此後很快傳出又一名作《古董局中局》的翻拍,題材是與當下盛行的“盜墓小說”係反其道而之的“守護國寶”,宣布由夏雨、喬振宇、王剛等人主演時,網友紛紛再次震驚於其作品翻拍以“實力派”為主的特色。總體量3季36集、近乎兩億的製作成本,也是在項目製作上的一次升級。

2017年的影視化“第三殺”就是《長安十二時辰》,這本傳奇的小說其實在去年9月就已有備案。在上半年的優酷春集一經亮相,立刻成為最受矚目的重頭項目。內容中的交錯繁複、人物混雜,究竟應該如何以網劇的畫麵呈現,是最為不可思議的地方。

時隔半年,主演眾說紛紜,當秋集上塵埃落定時,除了偶像團體脫出成為演員的易烊千璽之外,今年因為國民話題熱劇《我的前半生》與電影《繡春刀2》裏出彩的角色,引得口碑直線上升的實力派雷佳音,是真正出乎意料的。

自此,馬伯庸被確認影視化的三部IP,全部以實力型的陣容受到了認可。此後便可開始期待正在開發中的第四部IP改編作品《白蛇疾聞錄》了。

華劇潮:美劇本土化之下的網劇題材革新

從文學市場進入影視市場,相比IP本身的魅力,更加搶眼的當屬其傳聞中的“高價購劇”一事。阿裏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大優酷事業群總裁楊偉東,在優酷春集上就對此價格做出過回應。他表示,一來網傳的價格隻是個傳聞,二來此次優酷拿下的也不僅是播放權,而是買下了“全版權”,其中包括了電視、互聯網、海外、電影改編的一些選擇,也包括了遊戲的一些權利,包括衍生品的權利。

據說,《長安十二時辰》會成為業內首部IP生態鏈全部打通的超級大劇,出品方會將項目在劇集、電影、遊戲、音樂、廣告、衍生品等IP生態鏈上全麵發力,借此由單純的文娛項目開發進化到行業生態的培育,《長安十二時辰》將會是一個生態化消化的大內容。

網絡時代的美劇化是什麼?

網劇在經過三年發展期,進入了一個精品化競爭的時代,今年暑假的《白夜追凶》《無證之罪》《河神》等劇,將“精品化”又向工業化推近了一部,這裏的工業化,則是現在做劇最常提及的“對標美劇”。

美劇在題材上的多變、節奏上的掌控和人物角色的塑造上,都有著非常成熟的流程化做法,也就是俗稱的“套路”。在進入這些套路之前,勢必設定出有立體感有辨識度的角色,以及將角色培育得愈發豐滿的完整世界觀架構,這是兩大前提。

《長安十二時辰》就是天然脫出於這樣美劇套路的作品。它擁有美劇《反恐24時》的時間架構,還有歐美遊戲《刺客信條》的速度與節奏。

“一百單八坊,法天象地,展盛唐風潮,十二時辰間,見招拆招,破驚天殺局。”短短的宣傳詞裏,故事的整個世界背景就被濃縮在盛唐首都長安這“一百單八坊,法天象地”之中;“十二時辰間”頓時將故事節奏擰上了發條,隨時準備倒計時;“見招拆招,破驚天殺局”就是主角張小敬與李泌需要在這座暗潮洶湧的城池裏,與反派鬥智鬥勇、護國為民的最終戲劇衝突。

既然官宣了兩位主角,這兩位主角中,懷抱濟世道心的李泌顯得清高孤傲,生死不懼唯念生民的張小敬是狂放不羈的,兩個人之間又形成了冰與火的反差。而無論角色個體還是兩個角色之間,甚至既定世界觀環境下造成的任何“反差萌”,也都是“美劇套路”的重要體現。

在此構建之下,每個人心裏都已經產生了對其中故事的幻想,一切的官場權謀、破案推理、戰爭武俠、基情愛情都將應運而生。

美劇的本土化旨在展現盛世中華文化

影視製作上,中國尚且需要對標美劇的工業化,但同時如製片人梁超所言,更需要做的是擁有中國特色的“華劇”,讓這個標簽可以在世界立足。

《長安十二時辰》的概念海報第一次亮相是在4月份的戛納電視節,對於外國人、特別是西方人而言,擁有久遠曆史、眾多朝代、不同文化工藝的中國古代是更有魅力的地方。“華劇”若需在世界立足,首先將以這些古代的魅力吸引目光。

中國古代曾出現過七大統一、四大盛世與三大帝國,馬伯庸恰恰最拿手其中一大亂世與一大盛世,亂世是至今仍風靡世界的“三國鼎立”時代,盛世當屬中國古代國力巔峰的唐朝開元盛世。

在《長安十二時辰》之前,很難有一部電視劇將真正的大唐盛世風潮展現得很好,日日笙歌、金鼎烹羊、胡姬酒肆、詩酒言飛的景象往往隻有電影大片才敢觸碰。根據日本奇幻小說家夢枕貘作品《沙門空海》改編的電影《貓妖傳》,便是重繪流光溢彩的開元盛世,陳凱歌下得了這個手。

《長安十二時辰》是影視劇,互聯網時代下的影視劇被賦予了“製作至上”的機會,項目的整體投入裏將有高達70%的費用,是直接用於內容製作的。盛世唐城、青龍古刹、胡樂教坊之中的故布疑陣、飛沙走石,直至最後柳暗花明才會更顯精彩。

生動的曆史時空不應隻淪為風花雪月的背景場所,如何“以人為本”、用所有的官民商客把曆史刻畫得更加鮮活,是《長安十二時辰》的精髓。優秀的內容故事加良心的後期,最終形成文化的對外輸出,才是“華劇”為自己貼上標簽、開啟一個“華劇”時代的真正意義。

最後更新:2017-10-26 21:01:29

  上一篇:go 優酷總裁楊偉東:三家主要視頻平台有可能繼續整合
  下一篇:go 網綜下半場:玩家隻剩下BAT,優酷繼續“買買買”,下一個爆款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