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6 返回首页    go 共享汽车


不到2元开奔驰上班,共享汽车真这么好?

【Man哥语】

先说好,Man哥可不是标题党,近期体验了5款热门共享汽车,确有花不到2元开奔驰上班的小资(有优惠券就是任性),可你没见我花20多块又无奈乘公交的落魄,当时只有一个念头“我要卸载”!

前几天,宝马一系共享车现身沈阳街头掀起一股横流,这恐怕是共享汽车存在的四年多里最“受宠”的时刻,当然,也不排除“宋小宝效应“的力挺。

紧接着,路上跑的各种品牌共享汽车倍受关注,网络上关于其事故纠纷的话题不断刷新着热搜榜。

Man哥近期特别体验了5款在北京比较热门的品牌共享汽车(分别是:ToGo、一度用车、GoFun、北京出行、轻享),本打算写个横评,说说各品牌的优缺点,但觉得还是讲讲我的奇葩遭遇更能让你“身临其境”。

(图为5款共享汽车的使用基本信息)

奇葩遭遇之:Smart你在哪?

奔驰Smart可以说是当下共享汽车里型号最迷你的了,车虽小,但你别和我捉迷藏啊!

在体验ToGo品牌的Smart前,Man哥按照App导航到某大厦,围着大厦转三圈,然而,Smart你在哪?

地面没有,那就去地下停车场。然而,停车场有三层,App显示位置不明确,于是,我就这么一层层的找啊找,最终,在中间层的车库旮旯看到了这辆小车。

Man哥点评:既然有导航,为啥不能在App上给个精确位置说明呢?

奇葩遭遇之:三种交通工具难逃迟到“宿命”

一度用车品牌的共享汽车是指定点取车,任意指定点还车。尽管根据App定位找到了最近网点的车,但还是要骑辆自行车才能到。

还车也一样,Man哥选择了距离单位最近的还车网点,然而,最近也不近,还是需要另选交通工具,刚好还车点附近有直达单位的公交车,最终在早高峰又无奈再搭乘公交。

结果,水逆来了,多少种交通工具都难摆脱上班迟到的“宿命”。

此外,十多公里26元的价格并不比打车便宜,如果仅为了追求驾驶乐趣,那么,找车还车带来的不便体验又怎能让人去尽情享受呢?更何况这不过是台北汽EV160。

Man哥点评:目前除了ToGo的车没有网点约束外,其他品牌均为指定点取还车,这也是共享汽车的不便所在。明明为了方便出行,结果反倒成了一场“全民找车”的游戏。

试问,谁会在要事在身时选择先去找车、还车,然后再办自己的事呢?不过,这种固定的模式倒是更适合特定点对点的上班族。

奇葩遭遇之:车有脾气,你不能有

在某停车场找到了GoFun的共享车,是台奇瑞eQ,自拍(规定)、四面拍照等开车门前的准备工作都做好后,开车吧!然而,车门怎么都打不开,倒是App上用车金额却一直在猛涨。

取消吧?开都没开就要付款10多块,不服气啊!

客服说,“等等,会有工作人员联系你”。二十分钟左右,工作人员没来,电话来了。

“我们后台也不知道车门为啥打不开,您取消吧,给您重新设置下金额。”听完这话,一点脾气都不能有。

Man哥点评:这事让我想到了几天前,在将近40度高温下被困共享汽车里30多分钟的女子,勇敢的她最终撬开玻璃逃生了,可实在令人后背发冷。

共享汽车的选择标准一点不低于私家车的标准,甚至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更高。为省成本而在安全上“打折扣”还等什么呢?难道还嫌互联网带来的“BOSS歪聘案”不够多吗?

此外,车辆智能控制软件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样不容小觑,车门打不开不一定是车的问题,很多时候是智能软件“迟钝”了。

补充说下,体验北京出行和轻享的共享汽车后,虽然谈不上是奇葩遭遇,但找车和还车的不便,以及轻享车的投放网点较少,都耗费了不少时间,还好我是个“闲人”。

Man哥总结:

共享汽车的另一种叫法是“分时租赁”,是国家今年特别鼓励的出行方式之一。但在切身体验5款热门品牌后,不得不让人吐槽:

>>>>

注册门槛低

用户大多仅需提交身份证、驾驶证即可,注册门槛并不高。不少空有驾照,但驾驶经验为零的“菜鸟”,或是非本人的不具驾驶条件的人混迹其中,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而很多共享汽车使用条款、事故责任划分、保险制度等都不够健全,一旦出现事故,往往难辨责任。近期,不少起相关事故的案例还不足以说明这一点吗?

>>>>

找车存漏洞

预约后,车辆可以保留10-15分钟,如果选择“开锁”但实际尚未到达车旁,就有可能被他人开走,结果咱就不猜测了,这也是找车环节存在的漏洞,所以,在使用时,到达车旁再选择开锁最保险。

>>>>

驾驶安全系数低

车辆的安全气囊、各种安全配置一样都不能少,并有必要经过严格的主动和被动碰撞测试,但市面上的共享车多少都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一些经过多次使用、比较旧的车辆,更需要进行安全检查。如果安全都不过关,怎么可持续行驶?

>>>>

成本不低

不到2元开奔驰上班不过是优惠券的功劳,实际上,共享汽车的使用成本相比打车、公交、自驾车等并不便宜,如果只为了体验驾驶乐趣,那么,你开心就好。

>>>>

取还车难

用户往往需要在指定的网点取车还车,让本该便利的出行方式变成了一种“负担”,也难怪共享汽车存在了四年多都没有火起来。

综合来看,共享汽车要想快速成长起来,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为AutoMan原创,欢迎小伙伴分享,媒体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作者及出处,谢绝微信路况抄袭谢绝30秒懂车以任何形式的抄袭,谢绝其它任何媒体、自媒体以此文任何内容制作为视频、音频脚本,违者将承担法律责任。图片源于网络。

最后更新:2017-08-25 23:25:31

  上一篇:go 共享汽车要来潍坊了!青州呢?
  下一篇:go 共享汽车:赔本赚的不是吆喝 而是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