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共享汽车
科技引领时尚潮流 共享汽车到底离我们还有多远?
并非所有长相甜美的果子都已成熟,但所有被鸟啄食的豁口都流淌着甘美的果汁,成熟是要付出代价的。
昨天有人分享了一张上面贴着二维码的小马扎,各种调侃之声不绝于耳。毕竟除了好奇心使然,没人会在坐马扎之前多此一举地扫个码。在共享经济泛滥的今天,仿佛遍地都是机遇,遍地都是金钱,但倘使一味模仿,不知变通,就难免沦为笑话。
小马扎是这样,共享汽车也是这样。
说这话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不仅是Car2go的老板,TOGO的CEO,甚至是CBD的小白领都为共享汽车做出了极为值得肯定的贡献。
只是贡献并不代表一切,特斯拉为无人驾驶冒了诸多大不韪,终究还是不能够让驾驶者双手离开方向盘。并非所有长相甜美的果子都已成熟,市值千万亿的共享汽车市场可以是一个吸睛的概念,但在未成熟之前,你永远无法知道,它是不是下一个贾跃亭。
乍一看,共享汽车要想成功似乎和许多因素有关,在我之前,已经有太多人对此进行了分析、论证,什么停车不方便,法律不完善,盘口太大之类的,很复杂,很有见识,但说得太过丰满,着实让人头大。
共享汽车到底离我们有多远?一个人的距离而已。
最起码,像我等每天挤公交的小民是不会用共享汽车的,而那个住在三里屯的主管更不会用共享汽车。前者可能是嫌贵——公交车不是最传统的共享汽车么?后者有钱干脆买一辆呗,为毛要用共享的嘞?强烈而广泛的需求还未诞生之前,共享汽车已经诞生了。目前,我们可能因为乐趣而去消费,但仅限于乐趣。
然而,一旦被乐趣坑了,你还有兴趣尝尝鲜么?近来,小黄车退款都很积极,但之前骑车的孩子讨要押金被敷衍的新闻已然发生。同样,共享汽车在网上的风评有些差,排除友商的恶意诽谤之外,到底和自身的某些行径有直接的关系。用某个遭遇了爆胎大半夜被扔在半路上的网友的话说,开一辆你不知底细的车上路,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而事后,可能你还得为别人的过错买单——他被告知要支付轮胎和救援费用,事实上救援车压根儿没去救他。
在用户处于弱势地位的交易中,用户体验压根儿不存在。
事实上,与自动驾驶相比,共享汽车没有那么难以实现。无论是停车难、市场规范不完善,还是其他问题,在用户本位面前都不是事儿。倘使让人尝到了共享汽车的甜头,还怕没人开你的车么?成熟是要付出代价的。
想要了解更多汽车资讯,也可以请关注G哥私人微信账号“goshijia2015”,我们在群里等你。
最后更新:2017-08-28 00: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