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12 返回首頁    go 人物


美味的刺葡萄熟了,遊客從四麵八方趕來福安,一睹“中國最美葡萄溝”風采!

福安新聞網消息(張容聲)穆雲溪塔的刺葡萄熟了,圓通通,甜滋滋,整個葡萄架下掛滿了一串又一串,宛如珍珠瑪瑙真是美極了。你看了,食欲也就來了。在溪塔村的廊橋上、村道裏、景區的四周,一群群的遊客正在忙著買葡萄……8月23日,筆者來到了這個具有“全國第三大葡萄溝”稱號,又曾於不久前榮膺中國農學會葡萄分會和中國果品流通協會葡萄分會聯合授予“中國最美葡萄溝”之稱的穆雲鄉溪塔村采訪,親身感受佘村的大變化。

福安是佘族人口最多最集中的一個市。佘族大量遷入福安已有500餘年的曆史,是福安世居民族。溪塔村位於福安市穆雲佘族鄉東部,屬丘陵地貌,平均海拔90米,是該鄉14個純佘族村之一,位於該鄉秀溪河畔,全村共有下坪、溪塔2個自然村,總人口133戶633人,該村距鄉政府所在地4公裏,白雲山旅遊大道穿村而過,使該村地理條件極好,交通便利。

溪塔村主姓藍,自明萬曆十六年(1588)遷入建村以來,不斷繁衍分支,成為福安藍姓佘民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村中建有藍氏宗祠,藏有藍氏族譜。該村佘俗風情豐富,至今仍保留著講佘語,盤佘歌,吃烏米飯、包菅葉粽,做“七月半”,過中秋、舂糍粑等佘族傳統習俗。服飾上,傳統服裝以苧布縫製,男裝式樣和漢裝大致相同,為青黑色或藍色的大襟布衫。女裝與漢族服裝區別較大,常為黑色,向右開襟,在衣領上飾水紅、黃、綠色虎牙紋,服鬥上鑲有一條3-4厘米寬的紅布邊,下端靠頭處鑲著一塊三角紅布,兩邊袖口各縫一塊1寸多寬的紅布。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佘漢間交往密切,文化交融,除個別老年婦女外,群眾日常服裝基本和漢族無異,但在婚禮和節日喜慶活動場合仍見到該村佘族群眾穿傳統服裝,梳傳統發式。村對麵是藍姓剛遷入時的佘村舊址,至今仍保留著不可多見的“孩兒撐傘”“古橋頭”“古河道”“休閑石”等豐富的遺跡;村中建有佘族文化展館,內有大量難得的佘俗史物,如佘家古織布機、草鞋架、銻頭盒、頭簪、竹茶筒、舊佘裝(外內裝)、米礱、舂臼等等。

俯看葡萄溝(鄭廷裕/攝)

由於溪塔村保留著較好的佘族傳統文化,曆年來中央、省、市有關單位多次在村中舉辦“三月三”佘族歌會及大型群眾性佘族藝術活動和集祠堂、巫術、婚飾文化以及槍擔舞、佘家拳、舂糍粑、做烏飯等展示佘俗文化的保護活動,提升和豐富了濃厚的佘族文化底蘊。如前不久,中央電視台、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和台灣TVBS電視台聯合組織的大型電視係列直播節目《海峽西岸行》就在該村進行,人們從主持人王亞舟所做的連線直播中領受到了《槍擔舞》《吃糍粑》《佘歌對唱》《佘族祭祀巫舞》《佘族傳統婚俗》等豐富多彩的佘俗風情以及綿延長達5公裏的南國“剌葡萄溝”風采,大飽了眼界,《溪塔佘族村》也通過這15分鍾的直播飛躍深山,進入了世人的視線,古老與現代在藍天碧水下親密交融,黨和政府領導下,佘族群眾翻身做主的美好新生活盡情地得到了展現。此外還有中央電視台的《閩東北親水遊》、《學講漢語》、《再現十佳風采》欄目組先後前來拍攝節目,把佘族風情與“南國葡萄溝風采”盡情地展示在人們麵前。

村中佘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主要收入是種植野生刺葡萄、穆陽水蜜桃、芙蓉李、枇杷、杮子等水果和茶葉等。水果中尤以種植野生刺葡萄為突出,也最有特色。此外,輔以種植蔬菜、外出務工等。

葡萄溝下(席國勝/攝)

該村群眾在種植野生刺葡萄中,為節約耕地,結合當地地理環境和具體情況,發揮聰明才智因地製宜地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和溪流優勢,在不占用耕地的情況下,沿溪邊種植,在溪麵搭架,充分利用溪麵空間,讓刺葡萄藤交叉穿插,形成獨具特色,綿延近5公裏的南國“剌葡萄溝”,溝上綠蔭蔽日,溝下流水潺潺,涼風襲人,溪水清爽;兩邊設置的砂石小路,則受到“綠色涼棚”的庇蔭,可讓遊人漫步、觀賞,真是別具一番情趣。被在此召開的全國第十二屆葡萄學術研究會的專家們公認為“全國第三大葡萄溝”,比吐魯番的葡萄溝更具特色,極具旅遊價值。著名歌唱家關牧村對該村發出了“北有吐魯番,南有閩福安”的讚譽。與此同時,口味獨特的溪塔刺葡萄也先後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中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等殊榮。

同時,溪塔與虎頭的桃園已經連成一片,三月桃花,七月果紅,形成了獨特的景觀,已具備較為成熟的佘族民俗生態農業旅遊景點的建設條件。各屆黨委、政府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重點示範村及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 加緊了對該旅遊景點的建設和開發,重整了葡萄溝下的沿溪路,延伸了“剌葡萄溝”的長度等,並讓剌葡萄溝浸潤佘鄉風情。獨特的景致,引人遐思,令人心曠神怡,因而也引來了一批又一批的省內外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對歌(席國勝/攝)

如今,溪塔葡萄溝早已成為了CCTV完美假期旅遊線路、閩東北親水遊線路等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從國家2A上升為了國家3A級旅遊景區,整個景區環境優美,空氣清新,設施齊全,建築美而規範,每逢葡萄成熟以及節慶之日,旅客絡繹不絕,能歌善舞的佘族男女就成群結隊在葡萄溝下或拍攝或盡情對唱佘歌,以歌傳情,歌頌勞動,表達愛情,唱述本民族曆史和神話傳說。遊客們一群群遊葡萄溝、品鮮美佳果,戲清溪秀水,賞佘歌佘舞風采……村民們則坐在家門口、景區四周、葡萄溝下亮相賣葡萄,經濟收入得到不斷提高,家庭生活也如同篦麻開花節節高,用一首山歌來概括,那就是“黨的政策似春風,吹得山哈樂融融,同心建設新景區,葡萄漂香佘村美,佘俗風情別樣好,幸福指數節節高……”

為溪塔刺葡萄點讚

最後更新:2017-08-25 00:06:11

  上一篇:go 七夕浪漫大戰打響:男性熱衷買花,小吃比西餐受歡迎
  下一篇:go 美食城市四川,把豬吊在房梁上三十年,隻為做這一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