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722 返回首页    go 共享汽车


共享汽车已经蓄势待发,共享停车位还会远么?

道路拥堵和停车位紧缺是一线城市两大重症。而停车位紧缺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在高峰时段“开车十分钟,停车半小时”真的不是开玩笑!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共享时代已经悄然降临。共享单车已吞噬城市街道,共享汽车也在资本的鞭促下快速成长。共享停车位,作为同样直接影响出行便利性的一环,也备受关注。

在车位如此紧张“狼多肉少”的情况下,资源共享、错峰停车确实很有必要!宜家家居上海徐汇商场就响应政策,在夜间向周边小区居民开放停车场,每月只需要250元,就能享受从晚上6点到次日早上9点的错峰停车。

近一年来,包括上海,北京、广州、成都、西安等城市,相继在地方的停车管理条例或规定中,明确提出鼓励发展“共享停车”模式。提倡单位或个人把自己的专属停车位,通过移动互联平台,有偿“共享”给有需要的人,实现双赢。

很多人都会好奇为什么在共享经济如此有“钱途”的好时机,却迟迟不见共享停车位风生水起呢?

小编个人认为共享停车位听起来确实很有“诱惑力”,但并非单靠几个APP就可以完成的,就目前情况来看,各方面阻力都明显存在:

1、对安全问题的担忧

许多拥有空闲车位资源的机关单位或住宅区,出于对外来人员的不确定因素而造成的安全顾虑,因此很多地方会拒绝将车位共享出来。

2、改造费用的分摊

要高效便利地实现车位共享,需要对停车场进行智能化改造,和软硬件的相应配套,这可能带来不菲的费用,如何分摊也是一个难题。

3、高峰停车时段冲突

商圈和办公楼是夜间空闲车位的主力军,但许多商业广场营业时间会持续到比较晚,在傍晚6到8点期间,下班回家的和进场消费的产生了冲突。想把车停进去,还得先找个地方停着,半夜还得再出来挪车,长期如此,显然不太现实。

4、缺乏精准的定位技术

每个停车场的布局不尽相同,目前共享车位APP使用的并非高精准的定位技术,可能无法精准地获取空闲车位,或混淆非空闲车位,这也会带来麻烦。

虽然共享停车位仍不成熟,阻力也不少,但资源共享是仍大势,相信“共享停车”模式一定会慢慢成熟起来,停车难问题也会得到逐步缓解,希望每个有车族再也不用为停车而发愁吧!

最后更新:2017-08-23 10:03:01

  上一篇:go 中国出现共享宝马 共享汽车能开多远?
  下一篇:go 颠覆在即?共享汽车组团要分神州一嗨打下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