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人物
《美味奇緣》返璞歸真收視大捷,玄幻大古裝下殺出條血路
導讀
作為一檔題材標新立異的電視劇,《美味奇緣》與其他愛情偶像劇的不同之處,在於以物喻情的表現手法,借助“美味”來詮釋各種色香味俱全的愛情關係。
來源:廣電頭條
文/納蘭驚夢
近幾年的電視熒幕,儼然被玄幻劇、古裝劇、大女主劇所霸屏,係列類型劇背後隱現的則是目前電視劇收視群體所呈現的年輕化、女性化的特征。如何精準服務主要目標受眾的前提之下,在差異化上做文章,是擺在影視製作人和平台播出方麵前的現實問題。而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最近推出的青春愛情偶像劇《美味奇緣》,則以全國網同時段收視第一的成績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模板和探索路徑。
差異化特征滿足觀眾心理消費
本質上而言,電視劇是種觀眾心理消費的藝術,加上目前我國正在經曆著從生產型社會轉變為消費型的社會,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訴求。作為大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構成,如今的電視劇既然滿足觀眾消遣休閑的要求,還要能夠深層次的觸碰到消費者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需求。
像如今火熱的大女主劇,映射的正是現在女性意識高度覺醒的現狀,古裝劇玄幻劇以“天馬行空”之名,滿足的則是觀眾追尋娛樂的普遍心態。至於對愛情這個永恒主題的呈現,更是建立在“總有人年輕”這個同樣亙古不變的邏輯之上——尤其是在目前的環境中充斥著大量同質化嚴重的類型作品時,像《美味奇緣》這樣兼具品質和特質的作品反其道而行,往往能夠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
無論是與過於虛無縹緲的玄幻劇還是充滿主角光環的古裝大劇相比,雖然《美味奇緣》中男女主角因為上一代的恩怨而糾纏,曆經坎坷考驗終於締結良緣的故事不可避免的帶有偶像劇式濾鏡,但西餐主廚和美食節目編導的職業設定和人物搭配還是跳出了“霸道總裁愛上我”的俗套窠臼,加上諸多返璞歸真到市井小民真實生活細節還是讓這部劇充滿了人間煙火氣息,也因此觸動和引發了許多同齡女孩的強烈共鳴,成為了她們對解決現實問題需要的替代性滿足。
奇緣為衣美味為核驅動故事看點
無論是從電視劇的名稱,還是男女主人公的職業設定,都可以看出“美味”是《美味奇緣》無可爭議的核心線索之一。
它是推動故事劇情發展的關鍵因素——毛曉彤飾演的美食節目編導宋佳茗所在的電視劇節目因收視率低迷而麵臨被停播的境遇,突發奇想邀請在國際烹飪大賽中獲獎的西餐主廚李雨哲(Mike飾演)來挽救節目,兩人的事業因此而產生交集,《美味奇緣》也花費了大量篇幅用於呈現“美食計”,以及他們在職業生涯中的成長;它是推動男女主角情感萌發的源點,兩個人的相遇、相知和相愛全過程,都與“美味”息息相關,甚至彼此之間的相處關係也如同一道酸甜苦辣俱全的佳肴。
同時,“美味”還與親情線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多個人物角色的身份之謎,以及彼此間關係的恩怨情仇,又是互為因果作用的“奇緣”關係——當親情、愛情和事業的矛盾錯綜交織之時,也將《美味奇緣》的故事發展全麵推向了高潮。
作為一檔題材標新立異的電視劇,《美味奇緣》與其他愛情偶像劇的不同之處,在於以物喻情的表現手法,借助“美味”來詮釋各種色香味俱全的愛情關係。無論是職場菜鳥宋佳茗對於職場BOSS趙寒之間的“酸甜之味”,還是宋佳茗和李雨哲這對歡喜冤家之間的“苦辣之味”,每段感情和關係都能夠對號入座找到合適的味道。
具象化的表現手法也使得這部偶像劇中的形象更加生動,從而在前有狼後有虎的收視環境中殺出了一條血路,同時這也是該劇能夠在網絡點播量上突破50億的關鍵所在。
品相製作奉獻“色香味”大餐
影視劇被認為是“造夢的藝術”,是承擔“滿足觀眾幻想的藝術”,而滿足這些要求的首要前提是製作水準的真實性和品相感。《美味奇緣》邀請了以“浪漫”、“唯美”、“虐情”著稱的饒俊擔當編劇,自然是希望他能夠延續《花千骨》、《醉玲瓏》等作品的強勁勢頭,再度創作出切中觀眾喜好命門的佳作。
而從觀眾的反饋來看,這部“養眼又養胃”的《美味奇緣》確實也起到了讓人“身心愉悅、味蕾綻放”的效果,尤其是劇情中著重對於都市青年的成長與蛻變的刻畫,以及對於飲食美味背後所隱藏的深層次文化傳統的展現,都使得《美味奇緣》跳脫出小情小愛的簡單格局。
《美味奇緣》男女主人公的選角也兼具了顏值和新意,因《無心法師》、《青丘狐傳說》、《親愛的公主病》等一係列網劇而打開中國市場的泰國小生Mike,和《微微一笑很傾城》、《錦繡未央》中獲得較大關注的毛曉彤,都屬於目前處於上升期的顏值潛力股。
相較於大女主劇、古裝劇等更看重演員卡司等級,偶像劇更看重演員和角色的契合度,以及是否符合“青春靚麗”的基本要求,加上Mike和毛曉彤都是經曆過不少作品磨煉的年輕演員,也使得他們能夠更加自如和準確的把握角色性格,為觀眾奉獻上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偶像劇大餐。
最後更新:2017-10-15 23: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