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69 返回首頁    go 人物


莆田涵江哆頭的蟶,美味是否成為回味?

莆田哆頭灘塗土質肥沃、綿軟無沙,產於哆頭灘塗上的哆頭蟶的品質優於其它地方,是涵江海產品中傳統的名優特產,已有600多年的曆史。聽說以後也許隻能成為回味,或產量劇減,因那邊要填海發展經濟。直覺來說,現有的模式來自於自然,是更可持續的一種良性模式,雖無那些的立杆見影的效果。

為了那即將回味的日子,留存些傳統作業的畫麵是自然的選擇。

美味來自於自然,來自於辛苦的勞作。

《灘塗作業》

一般在這個時節,等退潮到一定程度,漁民們就通過各種行進方式到達廣闊的灘塗(目前主要是摩托車及自行車),然後在勞作點用非常傳統的手法進行灘塗作業,主要的收獲有蟶、軟螺、小跳跳魚、小蟹等。

勞作裝備也非常簡單,在灘塗上滑行的泡沬板、桶、簍、網兜、鬥笠、長衣,還有腳腿上一定要穿上一層保護的布材料,腰上一般會掛著一個臨時裝的也許是可樂瓶改裝的收集桶。

借助泡沬板,加上熟練的技巧,滑的速度很快,有點水上飄的感覺

收獲會暫時放置高處

退潮時,也是白鷺覓食的好時機,它也快樂。

《收獲歸來》

到了開始漲潮中午時分,分散於灘塗各處的人們從四麵八方逐漸返還聚集在統一收購處。近處就用挑著回來,遠的就用摩托車或自行車載回。收獲有多有少,收獲多的心情自然就較愉快。付出總有回報,更不多說一直堅持的這些勞作人。

《收購》

有統一的收獲者,已形成簡單的產業鏈,勞作回來的蟶通過統一收購者的收購及冷藏,快速轉運到種植地或各市場。收購過程基本為清洗灘塗泥,過稱,現場結算,上車。當然也有慕名遠到而來的散客。

在收購點旁邊的海邊水池裏直接進行清洗泥土

賣的賺的錢已在勞作者手上

清洗後需放置一段時間讓水自動再流出來,整齊排列,收獲豐盛。

這個時段間,收購點如同菜市場一樣繁忙。

有感於《美麗的鬥笠》

勤勞的人們在長期勞作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在很大程度上在他們的鬥笠上得以體現,它樸素但美,它簡單但非常實用,防曬散熱效果絕對是剛剛的。相信這些鬥笠都是手工製作出來的,各家有各家特色,亮而不豔,形成一道獨特的灘塗風味,深深印於腦海中。

願美味長存!

易之|圖文

最後更新:2017-10-08 01:19:26

  上一篇:go 摩納哥化身為金錢的天堂,賭場、美食與歌劇相伴!
  下一篇:go 美食攝影,美食這麼拍想吃的一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