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97 返回首頁    go 優酷網


北大才女創業3年,又獲1億B輪融資,阿裏、優酷與她合作,要用AI挑戰下一個穀歌

創始人兼CEO張默

關注新商業時代,尋找下一個王興、程維、張一鳴,就看創業邦“100未來領袖”。

本文係第54篇報道,張默於2014年創辦Yi+,以計算機視覺技術起家,憑借多年的專業積累和行業經驗,帶領公司逐漸成為國內領先的計算機視覺服務商。公司先後獲得阿裏優土、海通證券等投資,合作客戶包括了阿裏巴巴、優酷土豆、華為、微博、360等行業巨頭。

近日創業邦獲悉,國內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引擎公司Yi+(北京陌上花科技)獲1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投資方為海通證券、百融駿集團、北京銀行旗下基金。

創始人兼CEO張默稱,此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技術產品研發、規模化和商業化。未來,公司將繼續做穩、優化To B 服務,奠定技術優勢,擴大業務場景,搭建基於內容高相關度的廣告平台,逐漸規模變現。“根據市場需求,未來會探索C端市場,”張默補充道。

Yi+成立於2014年,是國內領先的計算機視覺服務商,為企業提供視覺內容智能化和商業化解決方案。Yi+致力於幫助客戶“看見非凡”,挖掘視覺信息的商業價值。曾獲阿裏優酷土豆領投A輪融資。公司旗下品牌Yi+是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引擎,衣+是時尚商品搜索引擎。

公司主打兩個品牌——“Yi+”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引擎,致力於“不斷深耕挖掘人工智能的潛力,幫助客戶與用戶發掘非凡的世界,革新營銷場景,獲取更多價值”。“衣+”是時尚商品搜索引擎,一款以圖搜衣的應用。

Yi+在視頻、圖像中的人臉、物體、場景識別有著豐富的技術積累,主要布局在視頻媒體、智能電視、智能相機、廣播電視係統等領域,提供“電視+AI”“相機+AI”及“營銷+AI”的解決方案。而公司設定的目標是快速將Yi+的解決方案嵌入到各場景與領域中,整合各種數據、流量和內容,提供端到端的服務,最終實現平台規模化。

目前,Yi+已經為阿裏巴巴、優酷土豆、華為、微博、360等行業巨頭, 通過基於視覺識別技術的數據結構化產品服務數億用戶,幫助媒體內容方實現場景營銷、智能分析和內容互動,如為阿裏數娛打造的產品——“邊看邊X”大屏AI助理,實現家庭大屏娛樂化、視頻內容商業化。團隊成員來自於哥大、康奈爾、新加坡國大、南洋理工、清華、北大、中科院等名校及穀歌、微軟、IBM、英特爾、阿裏巴巴、騰訊、百度、華為等名企。

不變的商業策略:抓住流量入口

一年前創業邦采訪張默時,彼時的Yi+是通過邊看邊買、視頻智能分析係統、場景化營銷等,完成視頻端的場景化廣告推薦,為B端客戶提供營銷服務。

一年後,再次拜訪張默,Yi+已在此前的基礎上,通過三大核心產品擴展了更多的場景化應用。目前的產品主要服務於可以產生內容的各個平台,比如,視頻網站、智能電視、 手機、相機、操作係統,通過對其進行內容整合,實現圖片社交、同款搜索等功能。

此前的“邊看邊買”功能也過渡到現如今的“邊看邊X”。張默介紹,“邊看邊X,是想給用戶更多互動、更多好玩的內容”。目前這款產品已與魅族手機頭條合作“邊看邊推薦”,在讓用戶感受不到的情況下識別並且搜索同款推薦給用戶。

采訪中得知,在過去的一年裏,Yi+還打磨了一款全新的產品——“虛擬AI助理”。具體功能在於,用戶觀看電視直播時,可以喚醒一個虛擬AI助理一起觀看,它能夠自動識別內容中的明星並顯示人物百科,最近相關的新聞、微博信息,參演作品信息、豆瓣評分、同款淘寶鏈接等,從而打造閉環的實時生態。目前這款命名為“喵一下”的產品已在天貓魔盒上線。

數據顯示,虛擬AI助理產品DAU率(日活用戶)在大屏電視上達到16%,並且69%的用戶願意進行下一步交互。

張默稱,這僅僅是虛擬AI助理的第一個版本,未來它將更加智能,比如可以跟你說話、看懂電視內容,加入更多的互動功能,完成更多的個性化推薦。“總之我們希望通過視覺、語音方式去喚醒AI服務,讓它能夠應用到各種設備當中。”

“虛擬AI助理還可以應用於產品商業化,比如360瀏覽器,通過AI助手將圖片內容自動提取出標簽,再根據這些標簽組織相關內容的投放,賣單品或者廣告植入。”張默補充道。

大屏AI助理視頻

而通過這種人工智能的方式,在不破壞原有版權內容的基礎上加濾鏡、角標的場景化營銷,從而提高廣告轉化率。同時Yi+的廣告營銷方式能代替人工進行實時規模化更精準投放。張默介紹,通過這種推薦方式,讓廣告轉化率能提升20倍以上。

Yi+的整體服務戰略則是從進入入口級產品入手,用計算機視覺技術去豐富廣告內容的輸出形式,與合作平台去做智能化、商業化變現。針對D輪以前的公司,Yi+進行產品智能化服務,為D輪後的公司增加流量變現方式。

張默還向創業邦透露,在新零售方麵,Yi+基於“進店—購物—付款—離店”等環節,加入人臉屬性識別、身份識別等功能,更好的對用戶鑒權及畫像。比如購物環節對商品的識別、用戶在店裏的各種行為識別,以及付款離店時候表情滿意度識別等。

總之,不管從PC端到移動端,再到後來的物聯網,還是線上已有服務以及對線下的布局,不難發現Yi+的目標就是要抓住每一個場景下的流量入口,把服務嵌入到各入口平台中,通過整合數據、流量和內容,提供端到端的服務。

Snapchat式的AI+AR解決方案

相比於國內有類似業務的創業公司,Yi+的競爭優勢在於,此前對接淘寶、微博、優土等100多個優質內容源和流量平台,積累了大量的數據,而數據和流量是訓練模型的必要條件。

此外,不得不說Yi+優質的團隊成員是其迅速成長,占領市場的另一大因素。CEO張默為連續創業者,曾任職於華為、微軟、IBM等,其他核心成員全部來自Google、微軟、阿裏、騰訊、百度等名企和名校,有著豐富的底層技術積累和實踐經驗。

Yi+近3年時間的發展,迅速積累了豐富的行業資源。尤其在傳媒和廣電方麵,YI+擁有其他創業公司無法比擬的資源。除與7個牌照方關係密切外,目前Yi+是幫助廣電總局製定TVOS行業標準的唯一視覺AI公司

盡管業務在國內發展的如火如荼,但Yi+直接的對標公司卻是美國的Snapchat營銷類產品,且應用場景相同。

Snapchat基於場景及圖片內容增加廣告濾鏡,可用於個性化廣告推薦,目前已有5億美元的收入。今年Snapchat利用其大熱的鏡頭lenses地理濾鏡Geofliters,為品牌主又增了三種新的廣告產品:世界鏡頭、觀眾鏡頭和智能地理濾鏡。

張默認為,Snapchat的規模化變現可以印證Yi+的邊看邊買、廣告濾鏡、自動識別實時推薦的商業化路徑的可行性。同時Yi+也推出了“智能相機AI+AR”功能,用於實時監測攝像頭中出現的人臉、物品、場景,識別品類名稱,追蹤軌跡,加AR效果。用於趣味濾鏡、品牌廣告。

挑戰Next Google,讓AI無處不在

創業邦第一次采訪張默時,她就表達了對穀歌這家公司的喜歡,“用技術創造藍海,我們沒有競爭對手隻有合作夥伴,”當時張默這樣說道。

在2017年Google I/O大會上,最大亮點無疑是人工智能,Google將AI技術嵌入各種服務和智能設備當中,幾乎對所有產品均利用AI技術進行了優化,尤其Google Lens和Google Assistant 成為亮點。

而計算機視覺比語音有更大的機會,視覺交互代表了下一代交互方式,這讓Yi+成為Next Google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目前Yi+主要服務於B端用戶,對於實現未來的目標,張默有著清晰的商業路徑:前期通過技術解決方案先為B端客戶服務,中期慢慢轉型成為內容分發公司,讓用戶從B端逐漸下沉到C端用戶,最終實現讓虛擬AI助理無處不在。

- END -

最後更新:2017-09-04 19:59:23

  上一篇:go 優酷會員係統升級背後,有著一盤怎樣的大棋?
  下一篇:go 優酷與公安部金盾影視文化中心達成合作,將開發公安題材 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