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5
中國銀行
什麼是中國銀行?

1912年2月,經孫中山先生批準,中國銀行正式成立。從1912年至1949年,中國銀行先後行使中央銀行、國際匯兌銀行和外貿專業銀行職能,堅持以服務大眾、振興民族金融業為己任,穩健經營,銳意進取,各項業務取得了長足發展。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銀行成為國家外匯外貿專業銀行,為國家對外經貿發展和國內經濟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1994年,中國銀行改為國有獨資商業銀行。2003年,中國銀行開始股份製改造。2004年8月,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掛牌成立。2006年6月、7月,先後在香港聯交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成為首家在內地和香港發行上市的中國商業銀行。
中國銀行是中國國際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銀行,在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及29個國家為客戶提供全麵的金融服務。主要經營商業銀行業務,包括公司金融業務、個人金融業務和金融市場業務,並通過全資附屬機構中銀國際控股集團開展投資銀行業務,通過全資子公司中銀集團保險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和聯營公司經營保險業務,通過控股中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從事基金管理業務,通過全資子公司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從事直接投資和投資管理業務,通過中銀航空租賃私人有限公司經營飛機租賃業務。按核心資本計算,2009年中國銀行在英國《銀行家》雜誌“世界1000家大銀行”排名中列第十一位。
在近百年的發展曆程中,中國銀行始終秉承追求卓越的精神,穩健經營的理念,客戶至上的宗旨和嚴謹細致的作風,得到了業界和客戶的廣泛認可和讚譽,樹立了卓越的品牌形象。麵對新的曆史機遇,中國銀行將堅持可持續發展,向著國際一流銀行的戰略目標不斷邁進。
戰略目標
追求卓越,持續增長,建設國際一流銀行。
戰略定位
以商業銀行為核心、多元化服務、海內外一體化發展的大型跨國經營銀行集團。
商業銀行為核心,多元化發展
以商業銀行作為集團發展的核心與基礎,拓展業務網絡,擴大客戶基礎,增強產品創新能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和核心競爭力。按照統一戰略、統一品牌、統一客戶、統一渠道的要求,發揮多元化服務的比較競爭優勢,大力發展投行、基金、保險、投資、租賃等業務,發揮多元化平台的協同效應,為客戶提供全麵優質的金融服務。
立足本土,海內外一體化發展
加快國內業務發展,做大做強本土業務。抓住經濟全球化、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聯係日益緊密的機遇,積極擴大跨國跨境經營,業務跟著客戶走,延長服務鏈條,拓寬服務領域,構建海內外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
做大型銀行集團,長期可持續發展
加快結構調整,擴大業務規模,加強風險管理,優化內部流程,提高運營效率,加快渠道建設,注重人才培養,夯實發展後勁,增強長期盈利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中國銀行擁有一個獨特的全方位金融服務平台,提供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資產管理、飛機租賃和其他金融服務,能夠滿足不同客戶的複雜業務需求。

商業銀行業務
商業銀行業務是中國銀行的傳統主營業務,包括公司金融業務、個人金融業務及金融市場業務(主要指資金業務)。
公司金融業務
公司金融業務為中國銀行業務利潤的主要來源。2007年,公司金融繼續以完善客戶服務體係、促進業務整體聯動、加強產品創新及實施管理轉型為重點,組建公司金融板塊,加強條線管理。中國銀行實行服務重點大型優質公司客戶的發展戰略,關注於與大型優質客戶的長期合作關係,同時明確中小企業業務是公司金融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致力成為中小企業高效、專業、能夠滿足全麵需求的合作夥伴。
存款業務
中國銀行積極應對資本市場快速發展對人民幣公司存款業務的衝擊,大力發展人民幣公司存款業務。
貸款業務
中國銀行繼續強化貸款結構調整,加大對重點支持類行業的投入,實現信貸資源優化配置。
金融機構業務
中國銀行注重與金融機構的全麵合作,通過互薦客戶、資源共享和共同開發新產品,為客戶提供更加全麵的服務。
中國銀行亦通過紐約、法蘭克福和東京分行進行美元、歐元和日元清算,上述分行和新加坡分行均為當地一級清算銀行。
國際結算及貿易融資業務
國際結算業務是中國銀行優勢業務。中國銀行加強境內外機構聯動,實現國際結算及貿易融資業務快速發展。
其他公司金融業務
中國銀行提供支付結算業務,主要包括銀行匯票、本票、支票、匯兌、銀行承兌匯票、委托收款、托收承付、集中支付、支票圈存及票據托管等。
產品服務創新
中國銀行配合公司客戶最新業務需求,組合和創新公司金融產品;加大與金融同業的產品合作,積極開展同業間公司信貸資產的轉讓業務;推出融易達(基於應收賬款的融資服務)、通易達(應收賬款質押開證)、融信達(基於投保出口信用險的應收賬款的融資服務)和融貨達(貨物質押融資)等產品,進一步豐富了“達”係列貿易融資產品種類;推出隱蔽型出口保理、D/A銀行保付票據項下福費廷等新產品;順應全球貿易主流結算方式的變化,在中國內地同業中首批加入SWIFT組織服務設施平台(TSU),實現國內首筆TSU真實交易。
中國銀行汲取國內外同業成功做法,借助戰略投資者的經驗,改進中小企業業務模式;修訂中小企業授信政策製度,簡化中小企業信貸業務操作流程;根據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的特點,推出中小企業融資產品“快富易”,為中小企業客戶提供短期融資支持。
中國銀行整合清算資源,在中國內地首家推出融海外分行與代理行服務於一體的係列支付產品“全額到賬”、“台灣匯款”、“優先匯款”、“特殊匯款服務”,實現海外行與代理行業務共同發展,最大限度擴展了產品的覆蓋麵,填補了市場空白。其中,“台灣匯款”產品改變了該項業務一直由代理行包攬的局麵,拓展了業務市場。
個人金融業務
個人金融業務為中國銀行戰略發展重點之一。中國銀行繼續完善個人金融業務的經營管理體製和運營機製,組建個人金融板塊,加強個人業務條線管理;重點推進網點經營方式轉型、客戶分層服務體係建設,以及零售貸款營銷方式和審批流程改革;加強產品和服務創新,優化業務結構和收入結構,擴大利潤來源。
儲蓄存款業務
中國銀行順應個人金融資產保值增值的需要,主動調整經營策略,推進儲蓄業務與理財業務的協調發展。
個人貸款業務
中國銀行大力推廣“直客式” 營銷服務,推廣並完善在線集中審批係統。
個人中間業務
中國銀行個人中間業務包括:本外幣匯款、個人結售匯、外幣兌換、代理保險和基金業務、代收付業務等。
個人結售匯和個人國際匯款業務是中國銀行傳統優勢業務。中國銀行不斷擴大結售匯業務受理網點,加強與國際匯款公司的合作,增加了外匯業務來源。進一步細分個人外匯業務市場,將眾多的外匯產品整合為“一站式”服務,創建了“中銀匯兌”品牌。
中國銀行緊緊抓住資本市場快速擴容、各類新興投資產品迅速發展的良好機遇,大力發展基金代銷、代理保險等業務,實現了代理業務收入跨越式增長。
“中銀理財”服務
中國銀行積極拓展個人理財業務,致力於“中銀理財”專業化建設。統一標準的理財中心已達366家,並擁有1,000餘家理財工作室及眾多的網點理財專櫃,形成了廣泛覆蓋、多層次的個人客戶理財服務渠道;組建了一支由200多名理財投資顧問和2,500多名理財經理組成的專業化理財隊伍,向客戶提供投資理財方案和投資理財係列產品等專業化服務;在境內主要城市機場開通“中銀理財”貴賓專享通道,進一步完善“中銀理財”客戶增值服務體係。
私人銀行業務
中國銀行為個人金融資產在100萬美元以上的高淨值個人客戶提供私密、專享、創富、高質量的服務,成為中國銀行個人金融業務新的發展平台。中國銀行私人銀行客戶及管理資產快速增長,先發優勢明顯。
銀行卡業務
中國銀行繼續加大銀行卡產品的研發、營銷、服務和係統建設力度。
渠道建設
中國銀行中國內地機構擁有10,145個營業網點,是中國銀行重要的戰略資源。中國銀行全麵推廣網點轉型項目,分類別賦予網點核心功能,優化業務流程,實施關鍵績效指針考核。
中國銀行繼續加大對ATM等自助設備投入,並進一步優化設備布局和功能。
產品服務創新
依托全球服務網絡和多元化服務平台,中國銀行為客戶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不斷創新推出本外幣理財新產品。繼續推動海外財富管理專櫃業務,為客戶跨境資產配置提供了便利。
進一步細分客戶在消費和投資經營領域的融資需求,推出了“安心寶”二手房交易資金委托監管業務及“安易寶”二手房交易資金委托管理業務等與零售貸款相關的中間業務服務,提升了“理想之家”零售貸款品牌的影響。
加強銀行卡產品推廣,推出銀聯單幣種長城公務卡、國航知音中銀VISA奧運信用卡、中銀攜程信用卡、安利中銀信用卡等特色產品,分別覆蓋國內企事業單位公務支出、航空常旅客、商務旅遊和商務采購等市場需求;推出中銀大中聯名卡、長城理想之家聯名卡、長城中國人壽聯名卡等細分市場聯名卡產品。不斷提升信用卡產品核心功能,開通長城人民幣卡向中銀信用卡自動還款功能;完成長城國際卡的EMV標準改造升級。
金融市場業務
中國銀行金融市場業務主要包括:本外幣金融工具的自營交易與代客業務、本外幣各類證券或指數投資業務、債務資本市場業務、代客理財和資產管理業務、金融代理及托管業務等。中國銀行主要通過在北京、上海、香港、倫敦及紐約設立的五個交易中心經營資金業務。
全球投資
中國銀行全球投資主要包括外幣投資和本幣投資。
中國銀行外幣投資主要包括政府債券、機構債券、信用債券、住房貸款抵押債券(MBS)、資產抵押債券(ABS)、貨幣市場資金拆放等。
全球交易
中國銀行交易主要分為自營交易、做市報價交易和相關代客交易。
在做市報價業務方麵,中國銀行強調業務發展與市場流動性風險控製的平衡,在銀行間市場,中國銀行保持了在結售匯、貴金屬、人民幣債券及人民幣掉期業務的領先地位。
在代客交易方麵,中國銀行積極把握人民幣利率上行以及匯率波動加劇的市場時機,加大了對遠期結售匯、人民幣結構性利率掉期等保值類工具的推廣力度,帶動了非利息收入的增長。
資產管理
中國銀行本外幣結構性理財推出331款產品。人民幣資產管理推出16期8款產品。
債務資本市場
中國銀行進一步優化客戶服務,於年內推出了融資顧問業務。
基金代銷與托管
中國銀行緊緊抓住資本市場快速發展的有利時機,大力拓展基金代銷、托管和年金、社保、保險、QDII、QFII、信托、專戶理財、直接投資基金等各類資產托管業務,同時加強風險管理和內部控製,不斷提升代銷和托管業務的信息科技水平和服務質量,實現了基金代銷與托管業務的持續、快速增長。
企業年金管理
中國銀行於2007年成功獲得了企業年金賬戶管理人資質,具備了賬戶管理人和托管人雙資質,為企業年金業務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產品服務創新
新產品的設計與報價能力是中國銀行金融市場業務主要競爭優勢之一。中國銀行始終秉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創新理念,憑借在外匯業務方麵的豐富經驗及戰略投資者的專業知識,致力於通過開發創新及度身訂造的資金產品及服務吸引客戶。
中銀香港業務
中國銀行通過屬下子公司中銀香港在香港經營商業銀行業務。中銀香港是香港主要商業銀行集團之一,通過設在香港的280多家分行、450多部自動櫃員機和其他銷售渠道,向零售客戶和企業客戶提供全麵的金融產品與服務。中銀香港是香港三家發鈔銀行之一。中銀香港在中國內地設有15家分支行、在海外設有1家分行,為其在香港、中國內地、境外客戶提供跨境銀行服務。持有中銀香港全部股權的中銀香港控股於2002年7月25日開始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中國銀行持有其65.77%的股權。
2007年是中銀香港在港服務90周年。在90年的曆史進程中,中銀香港與香港同唿吸、共命運、齊發展、共繁榮,贏得香港各界的廣泛支持和由衷信賴,成為香港金融界一支重要力量。2007年也是中銀香港實施2006-2011戰略計劃的第二年。中銀香港將憑借在香港的雄厚基礎,鞏固在中國內地的地位,在區域市場建立戰略據點,致力成為最佳金融服務集團。
代理業務
中銀香港持續優化股票業務服務平台並提升服務水平,代客買賣股票業務表現突出。此外,新推出的私人配售服務亦受到客戶歡迎。
香港地區的人民幣業務
中銀香港獲得中國人民銀行授權繼續擔任香港銀行人民幣業務的清算行。並繼續拓寬服務範圍,積極推廣人民幣綜合理財服務。2007年,配合香港獲得發行人民幣債券的機遇,中銀香港陸續成功擔任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銀行發行的人民幣債券的聯席牽頭行及簿記行和配售銀行之一,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
資金產品業務
包括結構性票據和股票衍生權證產品,以及中國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產品。新產品獲得客戶歡迎,銷售成績理想。2007年,中銀香港進一步擴展了現金管理的服務平台,為重點客戶提供量身定做的現金管理服務。
中國內地業務
中國內地業務方麵,中銀香港在積極發展自身業務的同時,繼續與中國銀行發揮聯動效應,雙方通過相互的業務轉介,互利共贏。
作為中銀香港 “雙線並進”中國業務發展策略的重要一步,南洋商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商中國”)已於2007年12月24日正式開業。南商中國總行設於上海,經營全麵的銀行業務,包括人民幣零售銀行業務。中銀香港及集友銀行的內地分行繼續以現有外資銀行分行模式經營,重點發展企業銀行和外匯業務。
投資銀行業務
中國銀行通過中銀國際控股集團(以下簡稱“中銀國際”)經營投資銀行業務。中銀國際通過其在中國內地、香港、美國、英國及新加坡設立的分支機構為國內外客戶提供包括上市融資、收購兼並、財務顧問、證券銷售、投資研究、定息收益、衍生產品、結構產品、資產管理、直接投資、杠杆及結構融資、私人財富管理等廣泛的投資銀行產品和服務。
業務經營
中銀國際全力推進“商人銀行”發展戰略並取得突破性進展,產品線持續拓寬,服務品種不斷增加,戰略轉型成效顯著,與本集團的業務聯動日益密切,核心競爭力與品牌知名度與日俱增,在動蕩加劇的資本市場和日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創下公司成立以來的經營業績新高。
承銷與財務顧問
中銀國際以全球協調人、賬簿管理人、保薦人或牽頭經辦人的身份成功完成了多個上市項目的公開發售工作。按照承銷額計算,中銀國際在香港2007年新股承銷榜上蟬聯第三名。
證券銷售交易 中銀國際建立了全球化的機構客戶網絡。得益於香港和內地資本市場的迅速發展,中銀國際在股票銷售及交易市場繼續保持旺盛的增長勢頭,中銀國際與中銀香港通力合作,通過其廣闊的分銷網絡加強證券銷售及交易業務。年內躋身港股現貨市場交易量前三名。
定息收益
中銀國際於2007年以安排行、聯席全球協調人和簿記行等身份成功在香港為多家企業及金融機構發行債券(包括人民幣債券),並在中新集團的首次海外債券發行中首創了債券連接期權證的產品結構,榮獲《亞洲貨幣》雜誌頒發的“2007年度最佳高收益債券獎”。
資產管理
中銀國際旗下合資的資產管理公司-中銀保誠的業務繼續保持香港市場前列,2007年管理的總資產增至433億港元,較上年上升51%。中銀保誠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推出了第一隻以滬深300指數為標的境外交易所買賣基金產品,引起市場的廣泛關注。
直接投資
2007年,渤海產業投資基金成功參股包括天津鋼管集團等數個大型項目,在人民幣產業投資基金領域繼續保持領先優勢,並榮獲《亞洲資產管理》雜誌頒發的“2007年度中國最具創新產品獎”。
杠杆及結構融資
中銀國際致力於為客戶設計和提供高質量的融資策劃方案,專注於財務顧問、過橋融資、杠杆融資、結構融資等服務,為杠杆收購、企業重組、策略性並購、項目建設及其他投融資活動提供資金支持。
私人財富管理
中銀國際密切關注亞洲財富管理市場的發展趨勢,2007年在香港組建了私人財富管理部,向擁有高資產淨值的合資格個人客戶提供全麵投資谘詢、證券買賣、資產組合谘詢以及一係列量身定製的產品和服務。
中國內地業務
中銀國際通過中銀國際證券經營內地業務。中銀國際證券主要經營證券發行、上市保薦與承銷業務,證券經紀業務,債券自營業務,證券資產管理業務,證券投資谘詢(包括財務顧問)業務等,在中國內地17個主要城市設有20家營業部。中銀國際證券是內地主權政府債券及中國公司及金融機構債券的承銷商。2007年,以中國主權政府債券和政策性金融債券承銷份額計算,中銀國際證券在內地券商中蟬聯第一。
中國銀行的客戶基礎與業務網絡為中銀國際進一步擴展中國內地業務提供了廣闊的平台。2007年,中銀國際證券成功擔任了中國部分大型企業首次公開發售項目的主承銷商,在承銷業務等方麵取得了長足進步,得到了投資者的廣泛認可。由中銀國際和中銀國際證券擔任主承銷商的中國第一個“先A後H”的首發項目-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開創了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的全新發行方式,體現了中國銀行投資銀行跨境業務運作的優勢。
中銀集團保險有限公司
中國銀行通過在香港注冊的全資子公司中銀集團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銀集團保險”)經營保險業務。中銀集團保險主要經營一般性保險業務,並通過與中銀香港控股共同持有的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銀集團人壽”)經營人壽保險業務。中銀集團保險目前在香港擁有6家分公司,在香港財險市場處於主導地位。2007年,標準普爾給予中銀集團保險“A-”的信用評級,肯定了中銀集團保險穩健的財務實力。
香港一般保險業務
2007年,麵對香港保險市場激烈的價格戰,中銀集團保險一方麵避免參與惡性競爭,另一方麵通過開拓及改良產品,提升產品的深度和廣度,擴大營銷網絡,以加強競爭實力。開發並改良了包括:“康兒住院保險計劃”、 “航空險”、 “核心綜合保障”等產品。在不影響整體業務的前提下,對險種結構進行了調整,大力拓展低風險業務,收窄高風險業務的承保條件。通過優化業務組合,擴大醫療保險等低風險業務量,有效的降低車險、船舶險等業務占比。
香港人壽保險業務
中銀香港控股和中銀集團保險分別持有中銀集團人壽51%和49%的股權。目前,中銀集團人壽在香港經營個人和團體人壽保險業務,於北京設有代表處。
2007年,中銀集團人壽與中銀香港繼續加強合作,逐步顯現協同效益。中銀集團人壽配合中銀香港客戶的需要,利用中銀香港的銷售及市場網絡,推出多項保險新產品,積極推廣期付保費及投資相連保險產品,不斷優化產品結構。
中國內地業務
中銀集團保險於2005年1月成立全資子公司中銀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銀保險”),在內地經營保險業務。2007年,中銀保險的注冊資本金增至20億港元,償付能力顯著增強。
2007年是中銀保險尋求發展與突破的一年,中銀保險加快了機構建設及業務拓展,增設了車輛保險部,形成了工商保險、個人保險、水險和車輛險四大業務單元,調整完善了分公司的組織架構。於年內完成了12家內地分公司的籌建工作。至2007年底,中銀保險已經在16個省份設立了分公司,業務覆蓋了全國的大部分地區。
中銀保險與多家國際知名的保險經紀公司和再保險公司建立了廣泛的業務合作關係。與國內多家企業開展了大型項目合作。
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
中國銀行通過全資子公司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銀投資”)從事直接投資和投資管理業務。中銀投資是中國銀行對外直接投資和投資資產管理的重要載體,中銀投資在港澳地區、中國內地和海外等進行多種形式的投資活動,涵蓋企業股權投資、不動產投資、不良資產收購及處置、資產管理等領域。
業務經營
2007年,中銀投資服務於中國銀行發展戰略,大力提高自主經營和市場化運作能力,豐富投資組合,拓展投資領域,以提高核心競爭力為重點,不斷強化內部機製建設,實現了業務的全麵發展與提升。
2007年,中銀投資審時度勢,審慎開展投資業務,合理規避價格波動風險,確保實現穩定收益;加強投資項目價值管理,提高經營回報,實現保值增值。同時,科學判斷市場走勢,把握機遇,適時增值退出,取得了滿意的投資回報。2007年,中銀投資進一步加強了與知名投資銀行、專業基金、資產管理公司、內地政府部門及戰略合作夥伴等在相關業務領域的合作,促成了多項企業股權投資。
中銀投資延伸價值創造鏈,嚐試以新的模式作為業務發展擴大的基礎。2007年,中銀投資在壯大IPO投資基礎上,拓展私募投資,擴大了基金投資規模,開展境外投資市場考察,取得了實質成效;在經濟快速增長、資產質量持續改善等大環境下,中銀投資基於獨資買斷、合資買斷、結構交易等成熟模式,探索推出收購權益、收購抵債資產、資產平移等新業務模式,在發揮自身平台作用,協助處置係統內資產方麵發揮了積極作用,向兼並重組方向進一步推進。
中銀航空租賃私人有限公司
2006年12月15日,中國銀行成功收購了亞洲領先的飛機租賃公司-新加坡飛機租賃有限責任公司(Singapore Aircraft Leasing Enterprise Pte. Ltd)。這是中國銀行首次大規模的海外收購,標誌著中國銀行成為中國首家進入全球性飛機租賃業務的銀行。在收購後不久,該司更名為“中銀航空租賃私人有限公司”。
截至2007年年末,中銀航空租賃的飛機投資組合共有76架飛機,分別服務於19個國家的29家航空公司。公司共有來自多個國家的63名員工,其中,新加坡總部有55名員工,歐洲和美國各有4名員工。
2007年至2012年,空中客車公司和波音公司將陸續向中銀航空租賃交付60架飛機,其中有45架已出租給各航空公司。中銀航空租賃成功把握了有利的市場條件,形成了一個強勁和持續的租賃收入渠道。中銀航空租賃將積極捕捉市場機會,通過收購資產和提供全能服務增加收益,其中包括為全球航空公司提供購機預付款融資。
中銀航空租賃積極推動中國銀行進一步開拓在國際飛機融資市場的業務機會。2007年上半年,通過中銀航空租賃的工作,中國銀行倫敦分行為英國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的4架空客A321飛機提供了債務融資。
中銀航空租賃通過一年的成功運營,有力地證明了其對中銀集團所創造的價值。憑借中國銀行的資源和財力,中銀航空租賃已做好準備躋身於飛機租賃領域的全球領先公司之列,並將繼續致力於幫助提升中國銀行在全球飛機金融市場中的地位。
中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中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銀基金”)是中國銀行於2008年1月8日收購中銀國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分別持有的67%和16.5%的股權,與貝萊德投資管理(英國)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的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目前中銀基金的主要業務包括為境內投資者發行和管理基金產品,並致力於為機構及個人客戶提供各類投資管理及顧問等服務。
中國銀行高度重視拓展資產管理業務,中銀基金作為中國銀行在中國內地大力拓展資產管理業務的重要力量,將充分借助中國銀行強大的網絡資源、客戶資源等優勢擴大銷售渠道、發展業務,進一步提升綜合競爭力。
業務經營
中銀基金管理的“中銀中國”、“中銀貨幣”、“中銀增長”、“中銀收益”四隻開放式基金在2007年均取得了較好的投資業績,得到了投資者的廣泛認同。中銀中國基金及中銀增長基金被《證券時報》連續評為五星級基金,中銀中國基金榮獲“2007年度中國明星基金獎”。
中銀貨幣市場基金始終將安全性和流動性放在首位,在2007年貨幣市場基金普遍麵臨巨大贖回壓力和流動性風險的情況下,中銀貨幣基金有效地防範了流動性風險,得到了廣大投資者的認同。
最後更新:2011-05-22 20:5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