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7
共享汽车
共享汽车还未到来就要夭折
共享单车正在深入全国的范围内流行、Uber不知不觉已经变成我们的生活习惯,似乎有一种来自互联网的、不可阻挡的风暴要席卷这个世界、深入我们的生活,远远的,我们看到共享汽车似乎即将到来。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似乎“共享汽车”这场风暴怕是要停滞在北上广深了......
风雨欲来
共享汽车完全可以用火热来形容,不但吸引了诸多优秀的年轻创业者(1);传统汽车服务商也逐步涉足这个领域(2);更有资金、技术雄厚的车企也前来分一杯羹(3)。
(1)IT创业者专注于技术解决方案:【比如TOGO(北)、一度用车(北、广、天津、厦门、太原、南昌)、EVCARD(上)、一步用车(郑州)、苏打出行(北、广、成都)、乐视旗下的零派乐享、蜂鸟共享汽车】,因为背后没有大树可乘凉,他们的车型基本比较杂,但集中在电动车型,比如EVCARD有荣威E50、奇瑞EQ、华晨芝诺1E等、Togo有Mini One、Smart、雪铁龙C3-XR、标致2008。
(2)传统的汽车服务商则专注在自己擅长的运营服务方面:【比如首汽租车的Gofun(北、上、厦门)、宝驾租车旗下的宝驾悦行】
(3)而车企则有精力也有实力二者兼备,提供最好的使用体验:【比如戴姆勒奔驰旗下的Car 2 Go(9个国家28个城市,国内暂时只有重庆,使用汽油动力奔驰Smart)和Car 2 Share(戴姆勒大中华区运营,目前还没有开放注册通道,可能是主打企业用车)、力帆旗下的盼达用车(重庆,采用力帆自己的电动车型330EV2)】
价格不菲
这些App一般采用距离和时间双计费,以奔驰的Car2Go为例,每公里0.99~1.8元(有时有折扣),再加上每分钟0.3元(熄火状态下0.1元/分钟,时间费用封顶128/天送30公里,超出另算公里费)。以笔者上下班距离为例8公里、用时约40分钟是27.52元,远高于打车费用14元。
Car2Share大同小异,也是时间+里程的计费方式,半小时起租,9.9元/半小时。里程费:每公里1.2元。和奔驰相比,力帆盼达价格则亲民许多,19元一小时,不过在使用途中电量耗尽需要缴纳100元救援费用。EVCARD为每分钟0.5元收费,一天24小时按封顶6小时计费。苏打出行1.5元/公里+0.09元/分钟。Togo15元起步费,1.88/公里+0.28/分钟(日间,夜间0.02/分钟)+还车距离(封顶25元,不得超过20公里).
而相对于共享单车的200元押金,共享汽车就显得不那么友好了,除了人工审核更为细致、耗时、和严格外,押金也更为昂贵,力帆的盼达用车1000元;Gofun是699押金;TOGO是1500元;奔驰比较大气,0元押金,99元注册费,不过用车也最为昂贵。
命途多舛
据悉,全国已经有超过260家共享汽车公司在运营,但就像你我都没有察觉有这么多家一样,这个行业的更替速度之快令人乍舌,很多公司刚刚成立不久即宣告破产,我们日常养家里一部车尚且不易,运营诸多共享汽车压力也是可想而知,“友友用车”在今年的3月10日停止运营,称由于前期签署的投资款项未如期到位,决定退回所有用户账户存款,停止运营。这还是所谓的好聚好散,还有很多公司戛然而止。
听了共享单车的使用价格你觉得贵吗?事实上,各家使用的电动车即便补贴后也要9万元左右,要想在3年内收回成本,每月每辆车成本在2800元左右,加上充电费、停车费,按一天3次的出租频率,一小时得定价60元才能保持盈亏平衡,这样的价格显然不会为消费者所接受,只能拉长收回成本时间甚至赔钱赚吆喝抢市场占有率。从现在的定价来看,每辆车每天的被使用时间在5到6小时,就能达到盈亏平衡,但平均使用时间只有2到3小时,仅能有部分网点勉强达到盈亏平衡。并且国家新能源政策现在要求行驶3万公里以后才能拿到补贴,基本需要运营2年以上才能拿到补贴钱,讽刺的是很多公司前期只能靠风险投资,根本坚持不到两年。
目前看来,需要打造一定的规模,进而企业经营成本下降、出租效率提升、盈利能力增强。这个规模应该在单城市布局8000-10000辆,有了规模,车辆的商业险可以跟保险公司合作,甚至是自保的方式,自己成立资金池,并购一些修理厂进行维修担保,自己供应零部件。同时也拥有了广告媒介的价值,盈利能力会大大增强。
前途未卜
共享汽车的前途未卜,目前面临的问题颇多:
1.难以与共享单车的规模相比,如果出现附近无车可用的情况,坐地铁去租车岂不是有点”骑驴找马“的感觉。
2.用户反映的APP问题也颇多,很多运营公司APP技术参差不齐,甚至出现站在喷有共享汽车标识的车前,却在APP找不到的情况;反之很多只做APP的IT公司需要和其他运营公司合作,甚至会出现一车多营的情况,互相之间争夺也被网友诟病。
3.“停车坑问题”,很多车被停在了收费停车场内,停车费用却需要下一位用户结算,十分不合理,甚至常有停了数天的共享汽车(App仅模糊的显示停了“5小时+”),停车费动辄几百元(而App仅仅补贴7.5元左右),根本无法接受。如今很多收费停车场开始禁止共享汽车的进入。
4.但乱停车等罚单问题又接踵而出。
5.进而还有事故的问题,有的app会标明事故车辆因维修导致不能正常运营,用户还要支付停运损失费300元/天。导致车辆报废,则用户需应支付车辆实际价值的25%作为损失费。但这在对方全责的情况下就不太合理,随地还车的模式也给了“事故是前一用户造成”这种情况提供了可能(Gofun会像现在神州租车等一下,增加一个10元项“不计免赔”服务,1500以下的车辆损失无须用户自己承担,也是个办法)。
结语
总之,共享汽车想要复制共享单车的成功怕是不易,在共享汽车进驻二线城市之前,恐怕就要经历一次大洗牌的过程,能够活下来的怕是寥寥数只。共享汽车,还没有体验到他的新颖、便捷,就要胎死腹中。
最后更新:2017-09-09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