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87 返回首頁    go 共享汽車


共享汽車還未到來就要夭折

共享單車正在深入全國的範圍內流行、Uber不知不覺已經變成我們的生活習慣,似乎有一種來自互聯網的、不可阻擋的風暴要席卷這個世界、深入我們的生活,遠遠的,我們看到共享汽車似乎即將到來。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似乎“共享汽車”這場風暴怕是要停滯在北上廣深了......

風雨欲來

共享汽車完全可以用火熱來形容,不但吸引了諸多優秀的年輕創業者(1);傳統汽車服務商也逐步涉足這個領域(2);更有資金、技術雄厚的車企也前來分一杯羹(3)。

(1)IT創業者專注於技術解決方案:【比如TOGO(北)、一度用車(北、廣、天津、廈門、太原、南昌)、EVCARD(上)、一步用車(鄭州)、蘇打出行(北、廣、成都)、樂視旗下的零派樂享、蜂鳥共享汽車】,因為背後沒有大樹可乘涼,他們的車型基本比較雜,但集中在電動車型,比如EVCARD有榮威E50、奇瑞EQ、華晨芝諾1E等、Togo有Mini One、Smart、雪鐵龍C3-XR、標致2008。

(2)傳統的汽車服務商則專注在自己擅長的運營服務方麵:【比如首汽租車的Gofun(北、上、廈門)、寶駕租車旗下的寶駕悅行】

(3)而車企則有精力也有實力二者兼備,提供最好的使用體驗:【比如戴姆勒奔馳旗下的Car 2 Go(9個國家28個城市,國內暫時隻有重慶,使用汽油動力奔馳Smart)和Car 2 Share(戴姆勒大中華區運營,目前還沒有開放注冊通道,可能是主打企業用車)、力帆旗下的盼達用車(重慶,采用力帆自己的電動車型330EV2)】

價格不菲

這些App一般采用距離和時間雙計費,以奔馳的Car2Go為例,每公裏0.99~1.8元(有時有折扣),再加上每分鍾0.3元(熄火狀態下0.1元/分鍾,時間費用封頂128/天送30公裏,超出另算公裏費)。以筆者上下班距離為例8公裏、用時約40分鍾是27.52元,遠高於打車費用14元。

Car2Share大同小異,也是時間+裏程的計費方式,半小時起租,9.9元/半小時。裏程費:每公裏1.2元。和奔馳相比,力帆盼達價格則親民許多,19元一小時,不過在使用途中電量耗盡需要繳納100元救援費用。EVCARD為每分鍾0.5元收費,一天24小時按封頂6小時計費。蘇打出行1.5元/公裏+0.09元/分鍾。Togo15元起步費,1.88/公裏+0.28/分鍾(日間,夜間0.02/分鍾)+還車距離(封頂25元,不得超過20公裏).

而相對於共享單車的200元押金,共享汽車就顯得不那麼友好了,除了人工審核更為細致、耗時、和嚴格外,押金也更為昂貴,力帆的盼達用車1000元;Gofun是699押金;TOGO是1500元;奔馳比較大氣,0元押金,99元注冊費,不過用車也最為昂貴。

命途多舛

據悉,全國已經有超過260家共享汽車公司在運營,但就像你我都沒有察覺有這麼多家一樣,這個行業的更替速度之快令人乍舌,很多公司剛剛成立不久即宣告破產,我們日常養家裏一部車尚且不易,運營諸多共享汽車壓力也是可想而知,“友友用車”在今年的3月10日停止運營,稱由於前期簽署的投資款項未如期到位,決定退回所有用戶賬戶存款,停止運營。這還是所謂的好聚好散,還有很多公司戛然而止。

聽了共享單車的使用價格你覺得貴嗎?事實上,各家使用的電動車即便補貼後也要9萬元左右,要想在3年內收回成本,每月每輛車成本在2800元左右,加上充電費、停車費,按一天3次的出租頻率,一小時得定價60元才能保持盈虧平衡,這樣的價格顯然不會為消費者所接受,隻能拉長收回成本時間甚至賠錢賺吆喝搶市場占有率。從現在的定價來看,每輛車每天的被使用時間在5到6小時,就能達到盈虧平衡,但平均使用時間隻有2到3小時,僅能有部分網點勉強達到盈虧平衡。並且國家新能源政策現在要求行駛3萬公裏以後才能拿到補貼,基本需要運營2年以上才能拿到補貼錢,諷刺的是很多公司前期隻能靠風險投資,根本堅持不到兩年。

目前看來,需要打造一定的規模,進而企業經營成本下降、出租效率提升、盈利能力增強。這個規模應該在單城市布局8000-10000輛,有了規模,車輛的商業險可以跟保險公司合作,甚至是自保的方式,自己成立資金池,並購一些修理廠進行維修擔保,自己供應零部件。同時也擁有了廣告媒介的價值,盈利能力會大大增強。

前途未卜

共享汽車的前途未卜,目前麵臨的問題頗多:

1.難以與共享單車的規模相比,如果出現附近無車可用的情況,坐地鐵去租車豈不是有點”騎驢找馬“的感覺。

2.用戶反映的APP問題也頗多,很多運營公司APP技術參差不齊,甚至出現站在噴有共享汽車標識的車前,卻在APP找不到的情況;反之很多隻做APP的IT公司需要和其他運營公司合作,甚至會出現一車多營的情況,互相之間爭奪也被網友詬病。

3.“停車坑問題”,很多車被停在了收費停車場內,停車費用卻需要下一位用戶結算,十分不合理,甚至常有停了數天的共享汽車(App僅模煳的顯示停了“5小時+”),停車費動輒幾百元(而App僅僅補貼7.5元左右),根本無法接受。如今很多收費停車場開始禁止共享汽車的進入。

4.但亂停車等罰單問題又接踵而出。

5.進而還有事故的問題,有的app會標明事故車輛因維修導致不能正常運營,用戶還要支付停運損失費300元/天。導致車輛報廢,則用戶需應支付車輛實際價值的25%作為損失費。但這在對方全責的情況下就不太合理,隨地還車的模式也給了“事故是前一用戶造成”這種情況提供了可能(Gofun會像現在神州租車等一下,增加一個10元項“不計免賠”服務,1500以下的車輛損失無須用戶自己承擔,也是個辦法)。

結語

總之,共享汽車想要複製共享單車的成功怕是不易,在共享汽車進駐二線城市之前,恐怕就要經曆一次大洗牌的過程,能夠活下來的怕是寥寥數隻。共享汽車,還沒有體驗到他的新穎、便捷,就要胎死腹中。

最後更新:2017-09-09 20:18:06

  上一篇:go 夫妻共享駕照被查處 共享汽車漏洞引社會關注┃法周出品
  下一篇:go 共享汽車市場急速升溫 共享寶馬、共享瑪莎拉蒂離你到底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