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7
共享汽車
共享汽車來佛山了,佛山真的準備好了嗎?充電樁卻不足!
繼共享單車後,另一共享經濟新模式——共享汽車再次刷爆佛山人的朋友圈。3月2日,由廣東新協力租車服務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提供的首批20輛共享汽車投放到禪桂新等8個政府機關投放點,其中3個麵向市民開放體驗的網點就有2個在禪城,這標誌著中心城區正式進入了共享汽車時代。
按照計劃,今年下半年佛山將逐步增加共享汽車的網點和車輛,由於目前佛山的共享汽車均采用純電動新能源汽車,這意味著共享汽車推廣的前提是要有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投放。
根據統計,截至2015年底禪城共建成分散式充電樁142個,占全市24.7%,密度居全市之首。但是,由於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較少,公共充電樁的使用率偏低,導致社會資本投資意願不強。共享汽車的到來能否改變這種局麵?對於共享汽車的推廣,禪城準備好了嗎?
共享汽車推廣要求完善充電配套
“使用完後車停在哪裏?如果中途沒電了到哪充電?”共享汽車的到來在網上引起一輪熱議的同時,也有不少人提出了自己的冷思考。事實上作為一種新生的商業模式,網友提到的問題並非禪城和佛山獨有,共享汽車每進入一座城市,都麵臨著相應的配套設施需要同步推進的問題。
根據計劃,今年內佛山新協力公司將在全市布點60到80個共享汽車網點,作為中心城區的禪城將優先引入。
共享汽車推廣,充電樁配套的問題如何解決?新協力集團共享汽車項目負責人李江介紹,目前在禪城區內,共享汽車充電樁的保障有多種方式,一種是由新協力集團進行自建,在推廣的過程中同步推進充電樁建設,這種充電樁設備隻對公司運營車輛使用,未對外開放;另一種是共享禪城現有的充電樁資源,“在禪城有不少充電樁是由廣州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進行布裝的,我們也在與特來電公司進行對接合作,目前正在進行後台數據連接,一旦完成對接,使用共享汽車的市民可以通過共享汽車的軟件自動進行充電付費,無需另外下載軟件。”
事實上,為了推廣新能源汽車,近年來禪城區出台了一係列政策,一方麵通過新能源汽車補貼促進新能源汽車普及,另一方麵落實省的有關政策,印發了充電樁等配套設施建設的補貼申領辦法,由政府引導社會資本投資,同步推進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
其中,2015年12月,禪城區就印發了《佛山市禪城區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建設省級補貼資金申領辦法(試行)》,對禪城區內合法建設安裝的充換電設施進行補貼,其中直流充電樁、交流充電樁的補貼標準分別為550元/千瓦和100元/千瓦,補貼範圍涵蓋了禪城區內合法建設安裝的包括公交、出租車、公共、自用等領域的充換電設施。
充電樁使用率偏低打擊投資積極性
政策的出台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禪城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建設。根據去年3月份發布的《佛山市禪城區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建設省級補貼資金擬補助情況公示》,禪城區共對125個充電樁進行相應補助,合計補助資金為316.79萬元,除了由佛山粵運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和佛山市汽車運輸集團有限公司、佛山市佛鐵出租車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公交、出租車等專用充電樁外,還包括了佛山市禪保新能源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廣州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公用充電樁。
根據統計,截至2015年底,禪城區共建成分散式充電樁142個,占全市24.7%,但其中分散式公用充電樁隻有13個,主要分布在城門頭、星星國際、萊茵閣、世紀嘉園等地區,占全市17.6%。與此相對應的是,截至2015年底,禪城區共推廣新能源汽車488輛,占全市18.7%,其中私人車211輛。
公用充電基礎設施與電動汽車發展不均衡的問題一直是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難題,有業內人士表示,這裏麵有多種因素造成。一方麵由於電動汽車電池和充電技術目前還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增加了充電基礎設施規劃、建設與管理的難度;另一方麵,在中心城區布裝公用充電樁,還麵臨著場地欠缺、成本高昂等問題。
在佛山市柏克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羅蜂看來,和技術層麵的問題相比,市場需求不足是阻礙充電樁布點的主要障礙,“目前建設一個快充光充電設施的投入就要20萬元左右,隻有汽車保有量達到一定程度,形成規模效應,社會資本才會有動力進行相應投入”。
調查發現,目前禪城的公用充分樁存在著使用率低的現實。7日下午3時許,記者來到位於同濟西路的萊茵閣對開馬路,這裏布置了由佛山市禪保新能源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建設的5個充電樁,包括4個慢充和1個快充,現場除了一個充電樁有一台粵A牌新能源汽車正在充電外,其餘4個充電樁旁邊停泊的均為非新能源車輛。
萊茵閣的一位保安向記者介紹,平時來這裏充電的新能源汽車並不多,一天下來隻有幾輛,一般充電時間在一個小時到幾個小時不等。
將出規劃促進充換電設施建設提速
隨著共享汽車的到來,這種供需求不平衡的局麵能否被打破?共享汽車能否加快禪城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以及充電設備的布局?對於共享汽車的大規模推廣,禪城又準備好了嗎?
一個好消息是,目前禪城區正在製定《佛山市禪城區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布局規劃(2016—2020)》,將於近期公布。記者了解到,為了配合新能源汽車的快速推廣應用,“十三五”期間禪城的充換電設施布局將有一個大的提速,形成以用戶居住地停車位、單位停車場等專用場站配建的專用充電設施為主體,公共建築物停車場、臨時停車位等配建的公共充電設施為輔助,以及城市(際)快充站為補充的充電基礎設施體係。
“政府負責規劃和場地、供電等方麵的統籌,由企業或停車場主導建設,以社會投資為主,並通過手機APP進行聯網,車主通過手機程序就可以查到就近的充電站,並進行提前預約充電。”一位業內人士介紹,隨著充電設施的完善,未來禪城的充電服務將不斷完善。
而對於像柏克新能這樣的本土電源企業來說,規劃的出台無疑是一個利好。羅蜂介紹,柏克新能本身也在進行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設備的研發和生產,並已經在成都等地得到應用。羅蜂表示,本土企業在服務和管理上都更有優勢,新能源汽車在本土的推廣給本土新能源企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切入市場的機會。
雖然對於新能源充電樁的建設樂見其成,但羅蜂也認為,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應用推廣仍然需要遵循市場規律,基礎設施的建設隻是一方麵,此外還需要通過技術的進步不斷提升用戶體驗,“一方麵需要新能源汽車電池性能的提升,目前一般的純電動出租車續航裏程約200公裏,而要實現大規模推廣續航裏程需要提升到500公裏;另一方麵是要提高充電速度。”
羅蜂認為,隻有通過多方麵因素的共同作用,才能突破目前新能源汽車推廣存在的瓶頸。
他山之石
新能源汽車的深圳經驗
政企攜手既做充電樁又做充電樁產業
與佛山不遠的深圳,堪稱國內新能源汽車大市,截至2016年6月30日,深圳市已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4.9萬輛。在充電樁建設方麵,截至目前,深圳市發展改革委備案的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運營商有32家,全市共建成集中式充電站166座、公交快速充電樁1832個、社會快速充電樁2365個、慢速充電樁19232個。
盡管深圳的私家車充電樁也存在總量不足、小區內充電難等問題,但是其發展速度和發展經驗依然值得肯定。據了解,深圳目前充電站和充電樁建設是政府、企業一起上。
市場方麵,深圳市發改委於2015年8月製定《深圳市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運營商備案管理辦法》,打破電網建設充電樁“單槍匹馬”的局麵,由深圳市發改委負責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運營商的備案管理和集中式充電設施的認定,其中要求備案企業具有完成“自備案之日起1年內建設總功率不少於8000KW充電設施”的能力,且申請備案時,其建設資金不得低於2000萬元。而一年之內建設8000KW的充電樁要求就相當於1000台充電樁。
政府方麵,深圳市發改委聯合市交通運輸委、住房建設局、公安交警局等有關部門起草了《深圳市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方案》,計劃2016年底前公交車純電動化率達到70%,2017年底前公交車純電動化率達到100%。
此外,深圳供電局也於2016年6月成立深圳南方和順電動汽車產業服務有限公司,該公司預計“十三五”期間投入6.6億元,在深圳建設13800個充電樁,以滿足深圳市規劃和社會用樁需求。其中,2017年將投資2億元用於新建及改造已有充電樁,努力實現深圳各街道辦區域充電樁全覆蓋。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已形成了相當規模的充電樁產業,不少深圳充電樁公司都是上市企業,包括深圳首航新能源、科陸電子、中興通訊、科士達、長園深瑞、奧特迅、廣東南洋電纜、英威騰、深圳國電等。
相關新聞
禪城的新能源汽車夢想
用5年時間打造千億級產業鏈條
共享汽車登陸禪城之所以引人關注,除了“網紅效應”外,其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共享汽車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契合了禪城近年來重點培育發展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布局,一邊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研發生產環節,另一邊是最時尚的新能源汽車應用模式,兩者的遭遇讓人對禪城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充滿想象。
就在共享汽車登陸禪城前不久,禪城區經科局局長李凱曾表示,今年將發揮科力遠CHS項目的示範引領作用,打造一個集研發、生產、零售、售後服務等全產業鏈為一體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並於今年初見成效。
而在今年1月舉行的禪城區四屆人大二次會議分組討論上,禪城區區長孔海文曾透露,在“十三五”期間,禪城擬用5年時間,打造一個年產值500億—1000億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禪城看重新能源汽車在方方麵麵的帶動作用,乃至在區域村級工業園的轉型中,都應該瞄準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的配套來展開。”目前禪城區正在製定相關規劃,這也將成為禪城下一步夯實創新載體,實施創新驅動,加快產業轉型的重要方向。
對於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的建設,禪城區經科局副局長梁勁釗介紹,禪城將圍繞科力遠項目加強上下遊配套企業的引入力度,“目前已經有一到兩家配件商在這裏注冊,接下來會在廠房和選址上進一步落實。”
此外,園區的建設正在啟動,目前正在對周邊區域的地下管網等基礎設施進行整體規劃和建設,並對周邊的公園和綠化作進一步提升。
除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的打造外,梁勁釗介紹,禪城區正在製定新能源汽車的整體規劃,委托了專業機構對本土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進行梳理和研究,預計今年上半年將完成規劃,“我們不隻是針對禪城本土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做規劃,還會對佛山的相關產業進行整體研究”。
作為珠西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布局中的一點,禪城發展新能源汽車與南海、高明不同,不是純電動車領域,而是以混合動力總成係統作為切入,填補了佛山在混合動力汽車領域的多項空白,占領產業鏈的高點。佛山市市長朱偉曾就此評價,這對佛山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促進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加快發展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最後更新:2017-10-08 01: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