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5
共享汽车
共享汽车普及困难多 需各方齐出力
共享汽车正在普及
随着共享单车的普及,便利了人们零到十公里的出行,而更远的距离,就需要共享汽车出场了。
在“共享”的风口下,共享汽车也发展迅速。它作为城市公共出行的补充,正在国内多个城市蓬勃发展,而各大共享汽车企业也开始“跑马圈地”:在北京,首汽集团的“Gofun出行”已经投放共享汽车10000多台;在广州,已有“有车”、EVCARD、驾呗等共享汽车运营商;在深圳,宝港能源、比亚迪、中兴等企业的2000多台分时租赁汽车每天活跃在街头……
不少上班族驾照到手已经好几年了,但一直没有摇到车牌号,共享汽车的出现提前圆了他们的驾车梦。
伴随着企业的活跃布局和用户的增加,带动了共享汽车数量的爆发式增长。据《2017中国共享汽车现状与趋势报告》披露,中国目前投入运营的共享汽车数量已经达到3万辆左右,预计未来5年,汽车分时租赁市场将以超过50%的增幅继续发展,到2020年,整体车队规模有望达到17万辆以上。
城市管理难以跟上
共享汽车的发展虽然如火如荼,但牌照、停车位、充电桩等公共资源短缺,成为制约行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牌照紧缺是共享汽车面临的首要难题,而在牌照资源紧张的城市,这一矛盾更加凸显。
停车位不足是另一大问题。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公共停车位资源本就紧张,许多共享汽车无车位可停。多家共享汽车企业负责人表示,取还车网点是行业发展的关键,但已有网点远远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停车位不足直接影响用户体验。
共享汽车也面临充电难题。新能源共享汽车需要大量充电桩来配套,然而目前充电桩的数量和共享汽车数量不匹配,严重制约了共享汽车的车辆运营率。“Gofun出行”首席运营官谭奕说,充电桩越多,车和桩离得越近,充电效率和运营效率就越高。在一些城市的老城区,增容是一个大问题。
专家认为,共享汽车在国内处于发展初期,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个行业需要资金,更需要充电、车位、运营等资源。国内共享汽车已现爆发迹象,城市公共资源却“捉襟见肘”。
共同发力解决难题
由于与环保出行的理念契合且更具经济性,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共享汽车发展的主流,各地政府也都明确表达了对新能源共享汽车的支持和鼓励。然而,即使市场欢迎、资本青睐、政府支持,共享汽车的发展还是遭遇到了诸多挑战。
共享汽车的“突然爆发”,与其相关的运行、管理等法规细则也没有出台,有可能扰乱现有的交通规则和秩序。且共享汽车市场的迅速扩张与日渐紧张的公共资源之间,必将出现越来越尖锐的矛盾,政府部门必须未雨绸缪,加强车牌、停车位、充电桩等公共资源的建设、调配和管理,及时满足共享汽车发展的需要。
面对共享汽车出现的种种问题,企业也需要不断探索新的路径。比如联合所有的共享汽车企业,成立一个共享汽车联盟,把各自的网点拿出来共享,按照统一标准来收费,这样一方面可以解决场地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减少企业的营运成本。
众创网 成海潮
众创网现已建立五大联盟、四大行业社群,欢迎各界优秀人士添加众创网官方客服小创妹(zhongchuangdream)进行更好的沟通交流哦!
最后更新:2017-10-08 02:4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