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5
共享汽車
共享汽車普及困難多 需各方齊出力
共享汽車正在普及
隨著共享單車的普及,便利了人們零到十公裏的出行,而更遠的距離,就需要共享汽車出場了。
在“共享”的風口下,共享汽車也發展迅速。它作為城市公共出行的補充,正在國內多個城市蓬勃發展,而各大共享汽車企業也開始“跑馬圈地”:在北京,首汽集團的“Gofun出行”已經投放共享汽車10000多台;在廣州,已有“有車”、EVCARD、駕唄等共享汽車運營商;在深圳,寶港能源、比亞迪、中興等企業的2000多台分時租賃汽車每天活躍在街頭……
不少上班族駕照到手已經好幾年了,但一直沒有搖到車牌號,共享汽車的出現提前圓了他們的駕車夢。
伴隨著企業的活躍布局和用戶的增加,帶動了共享汽車數量的爆發式增長。據《2017中國共享汽車現狀與趨勢報告》披露,中國目前投入運營的共享汽車數量已經達到3萬輛左右,預計未來5年,汽車分時租賃市場將以超過50%的增幅繼續發展,到2020年,整體車隊規模有望達到17萬輛以上。
城市管理難以跟上
共享汽車的發展雖然如火如荼,但牌照、停車位、充電樁等公共資源短缺,成為製約行業快速發展的瓶頸。
牌照緊缺是共享汽車麵臨的首要難題,而在牌照資源緊張的城市,這一矛盾更加凸顯。
停車位不足是另一大問題。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公共停車位資源本就緊張,許多共享汽車無車位可停。多家共享汽車企業負責人表示,取還車網點是行業發展的關鍵,但已有網點遠遠不能滿足用戶需求,停車位不足直接影響用戶體驗。
共享汽車也麵臨充電難題。新能源共享汽車需要大量充電樁來配套,然而目前充電樁的數量和共享汽車數量不匹配,嚴重製約了共享汽車的車輛運營率。“Gofun出行”首席運營官譚奕說,充電樁越多,車和樁離得越近,充電效率和運營效率就越高。在一些城市的老城區,增容是一個大問題。
專家認為,共享汽車在國內處於發展初期,還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這個行業需要資金,更需要充電、車位、運營等資源。國內共享汽車已現爆發跡象,城市公共資源卻“捉襟見肘”。
共同發力解決難題
由於與環保出行的理念契合且更具經濟性,新能源汽車成為中國共享汽車發展的主流,各地政府也都明確表達了對新能源共享汽車的支持和鼓勵。然而,即使市場歡迎、資本青睞、政府支持,共享汽車的發展還是遭遇到了諸多挑戰。
共享汽車的“突然爆發”,與其相關的運行、管理等法規細則也沒有出台,有可能擾亂現有的交通規則和秩序。且共享汽車市場的迅速擴張與日漸緊張的公共資源之間,必將出現越來越尖銳的矛盾,政府部門必須未雨綢繆,加強車牌、停車位、充電樁等公共資源的建設、調配和管理,及時滿足共享汽車發展的需要。
麵對共享汽車出現的種種問題,企業也需要不斷探索新的路徑。比如聯合所有的共享汽車企業,成立一個共享汽車聯盟,把各自的網點拿出來共享,按照統一標準來收費,這樣一方麵可以解決場地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麵也能減少企業的營運成本。
眾創網 成海潮
眾創網現已建立五大聯盟、四大行業社群,歡迎各界優秀人士添加眾創網官方客服小創妹(zhongchuangdream)進行更好的溝通交流哦!
最後更新:2017-10-08 02:4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