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
共享汽車
投訴備受關注 共享汽車:理想道路且漫且長
共享汽車才成為消費熱點,緊接著就又成了投訴熱點。剛剛過去的10月,根據北京工商部門12315信息采集綜合服務平台顯示,在其登記的41687件服務類投訴中,主要集中在交通運輸服務、居民服務、互聯網及相關服務上,共享汽車的相關投訴備受關注。
不僅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屢遇困惑,共享潮中的出局者也開始陸續顯現出來。10月24日,主打共享豪車的EZZY公司停止運營。EZZY的共享平台App於2016年3月在北京正式上線,車隊規模約為120輛共享汽車。公司創始人曾公開表示,EZZY注冊用戶已達10萬人。
共享經濟狂飆突進,後遺症漸漸凸顯。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有約400家共享汽車平台,投入運營的超過100家。實際運營車輛不足、調度能力不強以及過快的“燒錢”速度,開始製約共享汽車的發展。
進入2017年,共享現象叢生,無論是運營企業本身,還是消費者的使用細節,抑或法律層麵上的問題,都映射出共享汽車的理想道路還相當漫長。
10月8日,天津市一位17歲男孩鄭某以偽造的證件租得一輛共享汽車發生事故後,棄車逃逸,後被抓捕歸案。與其他的共享經濟不同,共享汽車這一共享的客體——汽車作為法律上的特殊動產有著和其他共享客體不同之處。因此,共享汽車的一些特殊法律問題亟待解決。共享汽車省去了麵對麵的人工審查,方便的同時無形中也放大了安全隱患,對駕駛員的信息掌控、誠信製約都是新課題,共享平台是否應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又給保險賠償提出了新問題。
根據消費者反映情況分析,目前共享汽車的投訴主要集中在拖延或拒絕退還租車押金;商家贈送的優惠券無法使用;汽車行駛中遇故障、交通事故、交通違章,後續理賠時責任與賠償金額無法達成一致;由於租車軟件故障導致多扣費或引導錯誤的停車位置以及客服電話無人接聽。
鑒於此,進一步細化共享汽車的使用條款及收費標準,進一步嚴格審核使用者的資質都有必要思慮。運營共享汽車的平台和企業,在資本趨於理性時,進入這個競爭愈發激烈的領域之前,也更要清楚地判斷,共享汽車的需求是否確實廣泛存在?共享是否優於購買?是否有完備的商業模式可以抵禦第一個寒冬。
車市縱橫網
全網專業汽車互動媒體
入駐平台
最後更新:2017-11-07 19: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