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共享汽車
想普及 共享汽車必須先解決這些"梗”
——歡迎關注汽車白話——
華龍網汽車頻道主辦
和老外聊天,他們公認“中國新四大發明”包括網購、高鐵、支付寶和共享單車。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看來引領了全世界的風潮。
共享單車印證了共享經濟是可行的而且是必然趨勢,這之後出現了共享汽車,基本上都是電動汽車,個頭迷你,有個別城市的共享汽車還是Smart車型。
不過,無論是使用還是停放,共享汽車麵臨的問題都比共享單車更多、更複雜。
共享汽車的停放點遠遠不夠是最突出的“梗”,幾乎所有的體驗者都會第一時間對此產生共鳴。
“網點和車都太少了!”家在上海的使用者說。當她通過駕照認證並交付1500元押金後,手機上顯示附近可用車輛為“0”,很多時候要找到一輛車還需要坐地鐵去。
共享汽車目前還車的模式有兩種,一種是給車充上電,結束用車,將車停到指定的停車位和停車區域。倘若停到停車區域外,就無法完成還車。這種模式被不少體驗者抱怨麻煩。另一種相對自由的隨地還車模式也被詬病,假如上一位使用者將車停在了市中心相對昂貴的停車場,停上5-6小時,下一位使用者就要額外付出將近100元的停車費才能取到車。
即使共享汽車作為新鮮事物剛剛出現在一二線城市,大多數使用者還是很少能“邂逅”到嶄新的車,表麵的剮蹭是家常便飯。“我不知道共享汽車的車況是不是比出租車還要差?”北京的體驗者江小姐說。由於不是自己的車,很多使用者並不是那麼愛惜,外表的擦傷都可以忍了,但坐到車裏,垃圾不清理、散發異味的現象並不陌生。還有偷坐墊的,甚至盜竊小零件的,這些對汽車的暴力虐待“真是讓人大跌眼鏡”,江小姐格外惋惜。
共享汽車每天都要被不同的使用者使用,有人會粗暴駕駛,有人駕駛習慣超差,有人會走不好的路況,因此共享汽車存在的安全隱患遠遠大於共享單車。
汽車涉及違章、機械性能等複雜問題,肯定不能像自行車一樣方便。不管是TOGO途歌、Gofun出行、一度用車還是北京出行……現在投放的所有共享汽車都沒有行車記錄儀,遇到一些無法界定責任的事故,又增加了不可避免的麻煩。
麵對市場驅動,資本往往是盲目的。除了文中的這些“梗”,一線特大城市停車位緊張,共享汽車能不能充當市民日常出行的角色之一,這才是我們要認真考慮的。
- END -
最後更新:2017-10-08 04:4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