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03 返回首頁    go 共享汽車


共享汽車之殤 難逃惡意破壞、盜用亂象

隨著共享經濟的火熱,似乎任何東西隻要在前麵加上“共享”兩個字就成為一種共享經濟,從最初的網約車到共享單車,隨後又衍生出來的共享充電寶、共享房屋、共享雨傘、共享硬幣以及共享汽車等,幾乎所有的東西都變成了共享的產物。

的確,相對於公交地鐵的擁擠和出租車較高的價格,共享出行的方式可以更方便快捷的滿足自己的出行需求。共享單車的出現滿足了用戶“最後一公裏”的需求,但是長途出行,仍然是個問題,雖然可以使用隨叫隨到的網約車,但是隨著《網約車管理辦法》的出台,網約車的發展受到限製,於是共享汽車應運而生。

但其實早在前兩年,共享汽車就出現了,由於一係列原因,一直處於不冷不熱的狀態,直到共享單車受到市場和資本的追捧,共享汽車迎來發展新機遇。近段時間,共享汽車在北京、上海、重慶、成都、廣州、杭州、太原、石家莊等數十個大中城市悄然興起,也受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青睞,共享汽車已然成為一些大中城市居民出行的新選擇。

但是,由於沒有實時監控,共享汽車也重蹈共享單車的覆轍。此前,共享單車在一些城市推出後便遭到大量破壞,盜用、破壞、扔進河裏等現象屢禁不止。現在共享汽車也遭遇了同樣的事情。

一般情況下,共享汽車一般會放在路邊停車位以及專門的停車場內。但是,並沒有人會時刻監控著汽車的狀態,大部分共享汽車上也沒有相關的記錄儀之類的產品。而這,便給了一些人惡意破壞的機會。

日前,海南出現了國內第一起“惡意破壞共享汽車”事件,其中10輛車40個輪胎全部被紮,4輛車前擋風玻璃和車窗被擊碎,共有14輛車嚴重損壞,涉案金額數十萬元。

除了惡意破壞,由於不是自己的車,一些用戶在使用汽車的時候很粗暴、不注意車內衛生、玩漂移、無照酒後駕駛等等,對車子的質量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甚至共享汽車也出現了被盜用的事情。今年5月,有用戶在北京朝陽區望京保利國際廣場附近,利用某公司投放的共享汽車車窗沒有完全關嚴的機會,打開車門,並通過割斷車鑰匙鋼絲、刮掉二維碼的方式,將這輛共享汽車非法占有,供自己使用。

此外,除了盜用、惡意破壞、暴力虐待等共享經濟的行業痛點之外,違章行駛等安全問題也令人憂心。有媒體報道,在9月9日下午日前,三個不滿16歲的少年在重慶撬開了共享汽車,一路狂奔。他們不僅撬車門偷車,還各種交通違章,甚至一邊喝酒慶祝一邊開車。

這些問題的存在讓共享汽車蒙上了一層陰影。

首先在成本上,一輛汽車的成本遠大於一輛單車的成本,被盜用、破壞現象會給共享汽車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

其次,違章行駛等安全問題相比較單車也更為嚴峻,畢竟汽車因為體積龐大造成的事故傷害比單車要更為嚴重。

最後在城市管理問題上,由於共享單車爆發式的投放,多座城市已經暫停共享單車的投放。隨著共享汽車的發展,城市管理將難以跟上。牌照、停車位、充電樁等公共資源短缺,成為製約行業快速發展的瓶頸。

國家大力提倡新能源汽車,提倡共享經濟,主張綠色出行,可以說共享汽車的前景是樂觀的,但是如何解決這些痛點仍然是一個問題。對於一些惡意破壞的行為,在車上裝一些報警以及記錄設備,提升汽車安全方麵的保障以及對用戶的審核這很有必要。

最後更新:2017-10-08 03:11:23

  上一篇:go 共享汽車撞車了肇事人不賠,汽車公司不賠,被撞的車主找誰說理去?
  下一篇:go 共享汽車再放大招,租車還賺了300元,紅包就是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