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7
共享汽車
共享寶馬連撞3車 共享汽車繁華背後暗藏安全隱患
共享經濟時代,似乎任何東西隻要在前麵加上“共享”兩個字就成為一種共享經濟。隨著共享單車的火熱,共享寶馬也開始悄然興起。但是,隨之而來的一些安全隱患也漸漸地顯露出來。
就在十一黃金周,10月6日晚上,在沈陽市於洪區赤山路與麗江街交會處,由東向西行駛的共享寶馬轎車與一輛由南向北行駛的尼桑軒逸轎車相撞後,撞向路邊賣炸串的車,隨後又撞向一輛奇瑞QQ。
今年9月,“共享寶馬”現身沈陽,首批投放1500量寶馬1係轎車,1公裏1.5元,油錢免費。據悉,用戶隻要下載APP,注冊並上傳駕駛證,繳納999元押金(車輛已買好保險,用於抵扣違章罰款及用車費用),掃描車身的二維碼就能解鎖車輛。而此次共享寶馬連撞三車事故,也是自9月16日沈陽共享寶馬正式投放以來的首次交通肇事。
根據現場圖片來看,安全氣囊彈出,車輛損壞嚴重。據了解,此次事故造成軒逸車內副駕駛人員受傷,目前已經前往醫院救治。而發生事故的具體原因尚且不知,警方已經介入調查。
此前媒體報道稱,成都一駕照被扣12分的男子借朋友賬號租賃共享汽車後發生交通事故,致路人一死一傷。
上月,三個不滿16歲的少年在重慶撬開了共享汽車,一路狂奔。他們不僅撬車門偷車,還各種交通違章,甚至一邊喝酒慶祝一邊開車。
除了交通事故之外,共享汽車被破壞、盜用現象也很嚴峻。上月,海南出現了國內第一起“惡意破壞共享汽車”事件,其中10輛車40個輪胎全部被紮,4輛車前擋風玻璃和車窗被擊碎,共有14輛車嚴重損壞,涉案金額數十萬元。
今年5月,有用戶在北京朝陽區望京保利國際廣場附近,利用某公司投放的共享汽車車窗沒有完全關嚴的機會,打開車門,並通過割斷車鑰匙鋼絲、刮掉二維碼的方式,將這輛共享汽車非法占有,供自己使用。
一直以來,盜用、惡意破壞、暴力虐待等就是共享經濟的行業痛點,如此前的共享單車一樣,有賴於國民素質的提高和有效的監督管理。但是相較於其他共享經濟而言,共享汽車的安全問題更為嚴峻。因為共享汽車因速度快、體積大、監管難,造成的交通事故損失最為嚴重。
汽車上路,對駕駛員實際駕駛水平、緊急情況的能力等等,要求都很高,要想使共享汽車走進生活,必須做好安全保障。
但是共享汽車規則不完善、監督不周密。共享汽車APP上注冊和使用簡單,許多人便使用他人賬號租借共享汽車,一些駕駛人員甚至沒有駕照。近期,桂林、成都、北京都出現了“無證人員輕易租到車”的現象,無疑增加了不少的安全隱患。
所以,加大用戶身份審核是很有必要的。相較於傳統的汽車租賃,共享汽車的租賃方式省去了麵對麵的人工審查,這就給了很多有心人可乘之機。企業可以在車上加入一些人臉識別係統、酒精檢測係統等技術杜絕無證駕駛、酒駕等情況出現。
而且,眾多周知,汽車自身存在著很多安全隱患,而共享汽車由於用戶不固定,不安全因素更多。企業及時排查故障車輛也是重中之重。
隨著各式各樣的共享經濟興起,給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但前提是它們不帶來更多的安全隱患。它應該在幫助人們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了更多的問題。
最後更新:2017-10-09 18:3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