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5
共享汽車
共享汽車來了?下一個要共享什麼
前一段時間,聚美優品的老總陳歐聲稱要做共享充電寶,結果被網紅王思聰嗤之以鼻:“要能做成,我直播吃翔!”而很多城市街頭,來來往往的共享單車ofo和摩拜,已大規模使用並使不少人受益。共享充電寶能否成功,咱暫且不去預測;共享單車的是非功過,咱也不去評論,今天且說一說有人提出的“共享汽車”。
與共享單車相似,共享汽車的理念是:某網點,一排共享汽車停在那裏,有需求者走上前,舉起手機掃碼,開門,轉動車裏的鑰匙,啟動,行駛。當然,相似的還有使用之前的一係列流程和收費方式:在掃碼之前需要注冊,上傳身份證和駕駛證,等待審核;收費方式按時長和裏程數計算。
跟充電寶一樣,汽車的共享化尚處於起步階段,還麵臨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一、車少,充電難
在共享汽車投放之前,相關公司應該了解,像北京這種大城市,共享汽車需求量至少兩萬,而公司實際投入運營的不到5000,供不應求,還不能“解渴”。另外,共享汽車是響應國家號召特製的新能源電動車,電動汽車最大續航為150公裏。為此,還要有配套的充電樁,否則,充電不便也會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
二、停車點少,還車難
共享汽車有定點還車和自由還車兩種方式。定點停車需要將車停放到指定地點,試想,如果指定地點離你的目的地很遠,那是多麼的鬧心。相比之下,自由停車要稍微人性化一點,用戶可以在任何一個合法的停車點還車,隻要繳納一定的服務費;或者是每位用戶支付上一位用戶的停車費。不過這種隨意停車也不好,用戶想要租車的時候,附近找不到車,好不容易找到車,還要支付其他費用。本想圖個方便的,這明明就不方便啊!
三、隱患多,監管難
汽車的複雜程度和行駛速度遠高於自行車(行駛速度快也是之前共享電動車被叫停的原因之一),與共享單車相比,共享汽車的監管難度也要高很多。一旦發生事故,共享汽車造成的傷害也是巨大的,這其中的責任如何劃分,也是相關部門值得研究的一個問題。
最後更新:2017-10-07 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