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02 返回首頁    go 共享汽車


共享汽車如何駛向快車道?

隨著共享概念的火爆,共享汽車也從試水慢慢變得普及,馬路上看到共享汽車的頻次越來越高。今年8月,交通運輸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發布《關於促進小微型客車租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鼓勵汽車分時租賃市場發展。政策鼓勵給共享汽車添了一把火。然而,隨著共享汽車的日益普及,其使用、停放、還車等環節都遭遇痛點。在多個痛點下,共享汽車如何駛向快車道?

無駕駛員識別係統存安全隱患

近日,在北京工作的白領盧女士準備搬家,想嚐試使用共享汽車。當她下載某共享汽車APP、上傳身份證和駕照、交納押金1500元之後,審核了3小時才可以用車。但實際開車的並不是盧女士,而是她丈夫。

鑒於頻繁出現的安全問題,國家相關部門和一些地方政府出台規定,禁止共享單車平台方向12歲以下兒童提供服務。相比之下,共享汽車對於使用者的規定理應更嚴謹,除了使用者是成年人之外,還必須有有效駕照。

APP資格審核看似沒問題,卻暗藏安全隱患——共享汽車平台很難確保承租人和駕駛者是同一人。記者了解到,大部分共享汽車上沒有配備行車記錄儀和駕駛員識別係統。在開車前,平台也沒有二次確認的方式。這意味著沒有駕照的人也可能借用別人的帳號,開走共享汽車。

“這個APP隻需要有駕照的人注冊就能用車,確實不能保證開車的人都有駕照。”盧女士意識到共享汽車存在使用人不一的安全隱患。盧女士的丈夫則指出,即使是有駕照的人通過了平台審核,平台也不能保證該用戶當前的狀態是否適合駕車,比如他是否喝過酒等等。“這在一定程度上要靠用戶自律,但平台在對用戶的監管方麵做得不夠。”

還車、用車存在諸多不便

除了可能存在上述安全隱患,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很多用戶反映還車時停車難是一個大問題。

盧女士所選擇的共享汽車,因停在收費的停車場,用車前還需要繳納前一個用戶的停車費用。“我們選的這輛車不僅找了半小時才找到準確停車位置,而且已經停了8個小時,得先交80元停車費才能開走。”盧女士忍不住吐槽。對此,相關公司表示,車輛有指定的停車位和停車區域,停到停車位上不會額外收費。停在非網點的車被稱為“接力車”,取車的用戶需要交前者的停車費用。

另一品牌的共享汽車則必須還到指定停車位,給車充上電,才能結束用車。有時用戶所到目的地附近並無其指定的停車位,這給用戶帶來不便。

從很多用戶的反映來看,“停車難”是分時租賃麵臨的突出問題,尤其在一二線城市核心地段。“在大城市,停車位是稀缺資源。實際上,對於共享汽車來說,車位也是各平台之間爭奪的焦點。”某共享汽車品牌負責人告訴記者,在一些城市,車位費竟然達到每月上千元。

黃金地段的商圈地產車位是最難拿到的。但矛盾的是,這些地區恰恰是需求量較大的地區。這使共享汽車網點投放存在不均衡狀況。布點較多的郊區出現長期空置狀態,而在熱點地區又存在網點少、找車難問題。受停車場地限製,用戶隻能定點取車、定點還車,或者是“接力車”需要額外交停車費,都影響了使用的便捷性和用戶體驗。

如何駛向快車道

共享汽車有利於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緩解交通擁堵、合理利用資源,然而其發展過程中卻出現了平台管控不嚴、下單後找車困難,還車時必須停到固定網點等問題,這些都反映了現在共享汽車行業的不成熟。

“在給予共享汽車充分發展空間的同時,對安全漏洞需要‘零容忍’,首先需要規範的就是確保安全駕駛。”多年關注交通出行問題的北京市政協委員陳小兵認為,無論政府部門還是共享汽車的經營者,都要先從製度設計上完善安全機製,把安全風險降到最低,才能管理運營好這個新生事物。其次還要有強製保險,加上大力宣傳、教育,才能將共享汽車的上路風險降到最低。

而對於“停車難”問題,《指導意見》提出,鼓勵城市人流密集區域的公共停車場為分時租賃車輛停放提供便利;鼓勵探索通過優惠城市路內停車費等措施,推動租賃車輛在依法劃設的城市路內停車泊位停放。在不增加城市道路擁堵、不影響其他社會車輛停放的情況下,提高路內停車泊位的使用效率和租賃車輛使用便利度。

隻有政府、經營者共同努力,才能讓共享汽車在製度設計、運營模式、公共資源扶持上有更好的發展。不過共享汽車始終未能像共享單車那樣大範圍鋪開,究其原因,汽車是一件重資產,共享汽車要想蓬勃發展,產業鏈協同尤為關鍵。

最後更新:2017-10-30 21:04:29

  上一篇:go 幾家歡喜幾家愁,共享汽車如何活?
  下一篇:go 共享汽車押金太高而且沒駕照?共享電動車出現,押金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