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12 返回首頁    go 共享汽車


共享汽車有了新政撐腰?但是路還長著呢

共享經濟現在成了國內最火熱的,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等等產品出現。現在又多了一個共享汽車…又要解決一個出行問題…看似是造福廣大人民群眾啊。

而政府最近也出台政策鼓勵共享汽車的發展。

上一周由交通運輸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製定的《關於促進小微型客車租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正式出台。

不過再美好的東西總有“尿點”存在

就拿顏色都快不夠用的共享單車這個例子來說,一開始是方便大家、以及鼓勵綠色出行的,可快速發展下來,各種亂象叢生(違規停放、違規騎行、盜竊私占、車禍事故等),而這些事情讓我們很夠容易代入到共享汽車裏,不過有政策的推動加上行業的規範,至少不會亂成共享單車那樣吧?借著新政公布我們來聊聊共享汽車的那些事。

共享汽車新規發布,有什麼看點?

雖然政策給人看起來都是套話多,說的都是“通俗易懂”的,不過編者還是從中發現幾個點可以拿來說說。

“鼓勵使用新能源車輛開展分時租賃”

這點編者比較讚成,使用新能源汽車一方麵符合時下國內汽車產業的發展趨勢,也對推廣新能源汽車起到一定作用;說大一點,這還有助於大氣汙染防治及環境保護和治理。

減少個人購車意願,一定程度上緩解城市私人小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趨勢以及對道路和停車資源的占用

但是在編者看來,這點就過於美好了,這類車型僅適用於市區普通的通勤使用而不是真正的可以作為你的日常使用車輛,隻是城市出行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就算使用共享汽車,難道就不買車了嗎?

“鼓勵分時租賃經營者,采用信用模式代替押金管理”

使用過共享單車的朋友都知道,用車之外還需要交納押金,各個平台或企業都麵對用戶收取幾百元不等的押金。共享汽車同樣是采用這種模式,而且動輒押金都很高,就拿TOGO來說押金就需要1500。各個平台或企業利用押金歸集大量的資金,會顯著增加用戶資金風險,舉個例子:那些辦健身卡的去不到幾次,健身館就跑路或者做不下去了,用戶的錢都打水漂了。其實除去傳統的押金外,還有很多方式可以實現,信用模式代替押金管理,但在當前情況下采用信用模式,對於汽車這樣的大件消費品是不太現實的。

好了講了幾個點,還是得來說說實際

共享汽車現在過得怎麼樣?這些問題能解決嗎?

國內共享汽車也是隨著共享單車一樣發展迅速、平台有PonyCar、Gofun、Car2go、Car2share、TOGO、弘揚、聯程共享、EVcard、蘇打出行Soda、一度、易開、微公交等,投放的車型大部分是純電動微型廉價車型為主,當然也有部分平台提供了較好的車型,例如TOGO的Smart、2008等車型。整體看來目前車型的選擇程度還是蠻高的,可在編者看來,現在大家選擇這類共享汽車的程度並不高,主要是很多細節都沒做到位,而且宣傳美好,實際體驗知道是如何了。

1、用戶體驗差

在現在這種互聯網時代,什麼都要講究用戶體驗,體驗好了自然口碑就上來了。早前我和同事體驗過一次分時租賃《看上去很劃算? 電動車分時租賃體驗》,給我們留下的體驗感受並不太好。編者找了幾家目前比較有名的共享汽車平台,宣傳的租車流程都非常簡單,僅僅需要幾個步驟就可以搞定。可是真正使用起來就會發現,租車拿車都很不方便,就拿TOGO來說目前很多車型都不能隨地隨取,必須要到指定網點取車(難道我還要大老遠跑過去?)。

2、停車/充電問題

共享單車的亂停放問題嚴重,雖然共享汽車還沒有形成共享單車那般“瘋狂擴張”的規模,但是共享汽車的規模一旦突然增加,一定會對公共停車位,公共交通造成壓力,到時催生各種問題出來。

前麵我們提到共享汽車大部分由新能源電動車為主,充電問題、城市充電樁數量有限、續航裏程不夠等等也是共享汽車給用戶留下不好體驗的一點。編者是建議這些共享汽車平台優先考慮把細節做好,而不是宣傳其品牌有怎麼的好。

3、安全問題

共享汽車的另一個棘手問題是用車安全和事故問題,在共享汽車開始大力發展時候這些問題也開始越來越多。例如前段時間男子借用朋友賬號租共享汽車出事故,就暴露了共享汽車的用戶審查太不嚴謹了,三方的責任釀成了這個悲劇。

舉個例子,前一位租用共享汽車的駕駛者給車輛造成了破壞,而下一位“車主”在使用時沒有及時發現,那麼這台車的維修費就可能要這一位車主來掏腰包了,這很容易造成糾紛,這也是目前很多共享汽車平台都沒有考慮到的問題。雖然在事故這方麵每個共享平台都有推出自己的細則,但是問題很多都是可以預見的,為什麼沒有盡早的進行完善。

4、費用問題

說到費用這些事,大部分共享汽車都宣傳說免油費免停車費等等,也會和交通出行方式對比,但是實際都不能做到真正便民實惠,如果作為上下班代步工具,除非你住的很近,不然共享汽車的費用還比不上大車,而如果想作為遠門的話那麼更加不值,費用算下來,把裏程費用、時長費等算一下,你就會覺得還是租個車劃算。

此外,還有一個就是停車費的問題。對於一些共享汽車來說,沒有停在指定地點的話,要開車子之前,必須要先把上一位車主停放車輛之後所產生的停車費給結了,這個聽起來有些荒唐,尤其是在北上廣深等停車費昂貴的城市,就算設置封頂費用也會讓用戶覺得和體驗有所差別。

5、用戶問題

說很多都是平台出來的問題,但是相對的用戶的問題也是製約共享汽車發展的一個障礙,尤其是在國內,用戶素質有待提高與共享單車一樣,如何麵對習慣和素質千差萬別的用戶,可能是共享汽車發展中的最大行業難題。

總結:汽車共享模式已走過一段發展曆程。如我們現在接觸較多的網約車、專車等,都是基於共享理念下汽車消費和使用新模式,現在出現更進一步的共享汽車又初具氣候,加之有政策的扶持,未來可期。但共享汽車並沒有共享單車來的那麼簡單,共享汽車比共享單車要多一些法規去規範,可是就目前所存在的問題(體驗、服務、費用)不能先很好解決的話,推出再多的共享汽車最後也會變成噱頭。

最後更新:2017-08-23 12:23:38

  上一篇:go 共享汽車真的會造成汽車大麵積降價嗎?為何還有那麼多人買車
  下一篇:go 來南通了!共享汽車下周“閃亮登場” ,兩個網點已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