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共享汽車
共享汽車來了,但依然麵臨五大問題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以滴滴為首的共享經濟發展迅速,共享模式也從打車蔓延到自行車,充電寶,汽車,正如這幾天大家看到的一樣,共享汽車大麵積來了。
說實話,很多共享經濟都有一種新瓶裝舊酒的韻味,其實退去包裝外衣,我們很容易發現,這些所謂的共享其實就是租賃的一種延展。
就比如共享自行車,已經完完全全不是共享的範疇,從最初的共享模式儼然發展成為一種自行車租賃模式,平台自給自足,用戶使用收費的模式,隻不過自行車成本相對低一些,所以拓展起來更容易。
這就好比滴滴出行自己養車、養司機一樣,從共享就可能變成出租車服務公司,而這就會產生平台的創新,業務的倒退,好在滴滴還在轉型中,自己並不想成為一個重資本運營的傳統業務模式公司。
還有共享充電寶,先不說這種經濟模式能不能延續,就但從商業模式上來看,這就是充電寶租賃服務,那麼對於一個幾十元錢的輕型設備,可想它的用戶群和用戶粘稠度能有多高?
那麼,就比如現在正在升溫的共享汽車,其實從前麵談到的幾種模式來看,這也不叫共享經濟,其實就是一種分時汽車租賃模式,這對於傳統的汽車租賃公司來說是一件好事,可以說給了他們更多的想象空間和創新的機會。
對於傳統的汽車租賃平台來說,轉型分時租賃並不難,另外還具備先天的網點優勢,但是還很難達到想共享自行車一樣隨用隨停的模式,畢竟汽車停車來說是一件難題。
所以,共享汽車隻是一種產業升級轉型,從用戶的需求出發,但離用戶想要的共享還差一定的距離。而對於後起之秀的創業者來說,投入的幾十輛幾百輛汽車很難開拓出這樣一個龐大的市場,畢竟這後麵的商業邏輯還有待摸索。
那麼,製約共享汽車發展主要有如下幾大難題:
一、停車難是最主要的問題,麵對昂貴的停車費用和停車距離會約束一批使用者,如果誰能解決這一難題,肯定能迅速搶占市場,共享汽車企業不放和停車APP或ETC、停車場管理公司探討一下合作;
二、駕駛人的資質審核問題,對於這個問題租賃企業是很難現場審核到位的,會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和隱患;
三、遇到交通事故和車輛問題時,相對棘手和複雜一些,目前大家更多的是企業承擔,使用戶風險降到最低;
四、交通擁堵問題,這個問題是值得很多學者和機構去討論研究,對於道路擁堵的影響會有多少?
五、純電動車的充電問題以及燃油車的空氣汙染問題,這也是運營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無論怎樣,共享汽車在大城市裏是有一定的市場空間的,如果能更好的控製運營成本和以上這些難題,一定會收到諸多用戶的青睞的,最後講一句,對於運營者來說,這個模式肯定不要指望短期內就能盈利,一定是穩紮穩打,長遠考慮,所以控製成本和提升效率是企業管理者需要時刻注意的。
最後更新:2017-09-02 1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