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24 返回首頁    go 共享汽車


又一家倒下!共享汽車該如何存活?

10月底,共享汽車企業EZZY宣布平台倒閉,不禁令人唏噓。在國內共享經濟大熱的時代,為何共享汽車卻不溫不火甚至屢遭挫折?它的未來真的有那麼美好嗎?

什麼是共享經濟?

共享經濟的概念起初來源於矽穀,隨著Uber、Airbnb等資源共享平台出現,這種全新的模式一經出世便席卷全球,更是帶動了相關產業產值的暴增。它的本質是將你的閑置資源與別人共享,不僅提高了資源利用率,還能從中獲得回報,共同擁有而不占有。

但真正將共享經濟發揚光大的卻是後來居上的中國。比如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等等,都讓這些初創公司賺得盆滿缽滿。

據國家信息中心報告顯示,中國共享經濟行業2016年的融資規模有1700億,享受共享經濟的消費者達到6億人,參與共享經濟的服務者超過了6000萬人,預估在2020年,行業的市場容量相當於中國GDP的10%。據預測,未來幾年中國共享經濟還將保持40%的高速增長。

共享汽車的痛點在哪兒?

共享汽車這一塊大蛋糕自然不會有人放過,不同於傳統汽車租賃,共享汽車在運營、維修、車位等成本方麵的投入都要更大,燒錢的速度更是令人咂舌。

據悉,EZZY曾在14、15年分別獲得策源創投數百萬和4000萬元的人民幣投資,在2017年年初則是完成了A輪融資,但具體金額未公布。而根據CEO付強的自述,這一筆錢根本不足以支撐公司下一階段的運轉。這麼看來,融資失敗是導致EZZY倒閉的直接原因,而任何共享經濟項目想要在短期內盈利也是不現實的,歸根到底,共享汽車就是資本的戰爭,誰的融資多,誰就將走得更遠。

其次,一車難求也是共享汽車的難點。拿EZZY來舉例,雖然投入運營的車輛很多,但是由於後台調度的數據量過大以及成本過高,到後期已經無法支撐車隊運營,地圖上的車也幾乎不見蹤影。而且共享汽車也免不了被用戶開到各種奇怪的角落以及違停之類的麻煩,都是造成一車難求的原因。

此外,還有各種矛盾也日益凸顯。比如安全問題,由於共享汽車隻要持有駕照且駕齡一般超過6個月就能租賃使用,所以當遇到不熟悉操控和交規的新手時,交通事故發生的頻率也可能會上升,對於“共享”之後所帶來的風險和定責更加難以把控。

共享汽車的前景如何?

EZZY失敗了,除了融資失敗的直接原因外,根本原因則是創始人付強所說的成本管理沒有做好,這一點體現在運營數據很好而財務數據非常糟糕。但是,EZZY的失敗並不代表共享經濟的失敗,更不能說明共享汽車的失敗。

首先,共享汽車相對於傳統的汽車租賃與網約車行業,有著更靈活的使用方式以及較為低廉的價格,這其中當然有著商家的大量補貼,但是隻要成本控製得當,這個行業依然充滿了光明的前景和誘惑力。

汽車製造商的參與也讓這個行業成功的幾率大大增加,比如Gofun出行、盼達用車和EVCARD分別屬於首汽、力帆以及上汽。共享汽車不同於共享單車,它的造車成本遠遠高於後者,所以汽車廠商在這一方麵有著巨大優勢,而那些互聯網的創業公司也可以選擇和汽車廠商合作,這樣不僅降低了成本,還可以將雙方的優勢最大化。

總的來講,現在共享汽車的市場還處在初級階段,需求量遠遠大於供給量,日益嚴峻的城市限行也使得用戶對共享汽車的需求更為迫切。汽車分時租賃已經在國外發展了數十年,並且都取得了成功,這說明共享汽車的模式是可行的,隻是在中國市場需要把本土化盡力做到完善,隨著越來越多的利好政策以及整個生態環境的開放,共享汽車的前景依然廣闊。

最後更新:2017-11-07 21:15:58

  上一篇:go 共享汽車平台來得太勐,走得辛酸,未來比較難
  下一篇:go 共享汽車倒閉的背後,是行業使然還是自身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