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19 返回首頁    go 共享汽車


共享豪車再次引爆熱點,共享汽車到底能走多久?

2017年,共享經濟可謂是霸屏最多的熱點之一。共享單車(幾乎什麼顏色的單車都有)、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共享健身房、共享汽車......近期“共享豪車”成為新一輪熱點。

2017年8月,北京國貿附近出現“小紅帽”奧迪A3的新車型,引起網友對“共享豪車”的關注。其中,由於“共享奧迪”的使用價格低,用戶繳納2000元保證金就可以正式使用,車輛時長費半個小時15元,超過半個小時按0.5元每分鍾收費。這樣的價格滿足許多人對豪車的追求而一度引起網友廣泛討論。

“共享寶馬”於8月10日登錄遼寧省沈陽市,同樣以“低價格”成為網民討論的焦點。並於15日,新浪微博#共享寶馬被人用來漂移#的熱點話題激起千重浪,盡管此後網友澄清漂移的並非“共享寶馬”,但此次事件卻引發了對“共享汽車”的新一輪關注及熱議。

由於“共享經濟”的春風與政策鼓勵,共享汽車行業或到了新的發展風口。無論是“共享奧迪”還是“共享寶馬”,都成功的吸引了眼球。

何謂共享經濟

共享經濟的本質是以分散的社會閑置資源為基礎,以提升資源利用率為核心的服務式經濟。在全球人均收入不斷增加,消費需求逐步升級的今天,以服務為核心的共享經濟發展恰恰順應了世界的變革趨勢,成為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共享經濟發展至目前,已滲透共享出行、共享空間、共享金融等九大領域,並憑借其強大的生命力正在滲透更多的傳統行業和細分領域。

共享經濟在中國的發展勢在必行

隨著中國城鎮人口和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中產階級人數的增加、人口素質的提高,中國居民的消費習慣和消費結構發生了較大改變。從衣食住行等方麵基礎型消費逐漸向服務型消費傾斜。為中國共享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與龐大的潛在客戶群。

中國共享經濟目前規模為625億美元,到2018年有望達到2300億美元。在全球共享經濟的占比由33%提升至44%,成為全球共享經濟發展的領軍力量。

共享汽車成為中國共享經濟的重要切入點

共享汽車主要包括了租車(未配有司機)和網約車(配有司機)。

一、從需求方麵來看

伴隨著城鎮化和消費升級,居民的出行需求將不斷增長,且需求日趨多樣化。我國目標2018年城鎮化達到58.3%,預計將有8.14億的城鎮居民。這意味著屆時將增加52%的出行需求。此外隨著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於出行的需求呈現出多樣化、層次化發展趨勢。根據相關研究結果,37%的消費者認為出租車無法滿足其對商務出行的舒適度和定製化需求、以及特殊人群出行等方麵的升級需求。

二、從供給方麵看

在軌道交通方麵,目前我國人均城市軌道交通裏程數、每平方公裏城市軌道交通站點數均明顯低於發達國家重點城市。過去十年,各個重點城市投入巨資建設公交、軌道交通,然而與發達國家城市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未來,軌道基建會越來越受限於城市已有的規劃和高昂的土地拆遷成本。

在地麵交通方麵,我國道路基礎設施發展已近飽和,道路交通單純依靠增加汽車保有量的方式難以為繼。以一線城市為例,北京的車均道路麵積僅為31平方米,低於紐約、東京等國際主要城市。因此,依靠增加汽車保有量來提高社會運力的方式不可持續。一方麵,出租車這一傳統出行方式,目前整體運力不足,且運力增長空間也受限於城市道路資源的短缺。另一方麵,城市公共交通的運力缺口也將持續擴大,預計2018年,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及出租車的年總運力為4.1億人次/天,距離居民出行需求尚有較大差距。

綜合來看,共享經濟在不增加總體資源消耗的前提下,利用技術革新的手段釋放了大量的閑置資源。推動資源驅動型經濟逐漸轉為服務驅動型經濟,順應了未來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低碳化、高效化、服務化的重要趨勢。同時,短中期居民日常出行的供需突出矛盾,共享汽車在中國的發展需求迫在眉睫;而且汽車是中國行業關注度比較高的行業,因而成為共享經濟的重要切入口。

共享汽車帶來的影響

近年來,中國共享汽車快速發展,尤其是網約車這一創新型業態的發展,有效緩解了中國目前迫切的出行供需矛盾,顯示出巨大的經濟及社會價值。

1、有效緩解出行矛盾

在有限的城市空間內通過提升車輛利用率增加運力供給。

2、推動經濟發展

增加司機收入,創造社會財富

刺激消費升級,助力經濟轉型

3、促進社會和諧

增加就業崗位,包括退伍軍人就業、下崗再就業;催生創新創業機遇;緩解高峰期出行困難;解決春運等特殊時期的出行需求;增加居民生活幸福感。

共享汽車麵臨的問題

從用戶體驗的角度,用戶認同共享汽車帶來的便利,例如比打車資費更實惠的價格。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用戶認為目前共享汽車存在投放網點較少,押金高且退還周期較長,客服態度差等問題嚴重影響服務體驗。也有不少用戶抱怨共享汽車投放的汽車檔次較低,性能差,車內環境不好,停車不變等問題。

從投資成本看,汽車尤其是豪車,采購成本很高,還要支付一些停車費、油費、保險費等等。在共享單車如此較低成本都很難盈利的情況,大於幾十倍甚至幾百倍成本的共享汽車能走多久,必須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加上現在國內共享消費環境不成熟,盈利更是難上加難。

從監管層看,汽車風險難以規避,目前尚未形成係統的流程化的監管機製。一旦出現交通事故,責權界定困難;同時,共享汽車隨借隨還,如何追責肇事者成為難題。

“共享汽車”迎著“共享經濟”的風在部分城市鋪開。雖然很多人都想體驗,但是共享汽車帶來的問題遠遠大於共享單車,對市民的綜合素質和停車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一二線城市環境擁堵,投放網點不可能增加太多;那麼帶給用戶的體驗勢必無法滿足。沒有用戶就沒有盈利;沒有盈利就無法持續。

共享汽車未來展望,到底能走多久?

共享經濟真正發揮其效用,不僅是互聯網技術或者將社會潛在資源激活的商業模式創新,更源於對用戶真實需求、美好期待的有效回應。一味追風口逐利而放棄真實需求和用戶痛點,是會被市場檢驗淘汰的。在創新驅動發展的國家戰略指引下,監管部門若能夠給力,正視共享經濟浪潮下共享汽車這類創新業態帶來的價值,聚焦問題並提供出台相關解決問題的政策措施,嚴定行業標準、嚴控源頭準入、嚴密過程監督、定期回顧完善。給共享汽車發展提供一個健康的環境,那麼共享汽車將進入嶄新的發展階段。

未來平台企業應更加專注提升用戶體驗,嚴格規範管理,持續優化運營。在推進和配合政策落實的同時,共享汽車有望迎來更加健康良性的發展!

最後更新:2017-10-08 02:19:06

  上一篇:go 共享汽車到底哪不如共享單車了?
  下一篇:go 共享汽車登陸張家界,費用最低0.25元1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