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45 返回首頁    go 共享汽車


共享汽車出事故 賠償責任誰買單?

今天上午(8月23日),為期三天的 2017上海國際新能源汽車產業博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幕。記者在現場發現,共享汽車館人氣爆棚,由於目前市場上的共享汽車幾乎都是新能源車型,該場館吸引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各環節人士的關注。

所謂共享汽車,就是提供租賃服務的小微型客車。駕駛員隻需手機下載軟件,上傳身份證、駕駛證,支付押金,就能開車上路。聽起來非常方便,然而,用戶一旦在駕駛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那麼賠償責任究竟如何分擔呢?

參展商杭州盼達汽車租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袁婷婷向記者介紹說,一般共享汽車都會買交強險和商業險,隻要交通事故在承保範圍內,都會由保險公司負責。

值得注意的地方是,不同於普通私家車的商業險,有保險公司根據共享汽車分時租賃的特性,量身打造了承租人責任險,分時計費。目前共享汽車市場上,首個注冊用戶突破百萬的盼達用車買的正是這種保險。

“簡單來說就是用戶在使用車、使用保險的時候,那我們的保險才同時開始計費,那麼在用戶還了車,這個車停了以後,這個保險就屬於一個不收費的狀態。”

由於保險分時計費需要對車輛是否在駕駛中進行實時監控,需要互聯網、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技術應用支持。目前,保險公司和汽車租賃企業之間的分時租賃險產品通過技術平台來實現,而重慶卡薩維斯科技有限公司正是這樣的一家企業,並在2016年1月就推出了產品“時時保”。

“傳統商業車險針對汽車租賃企業空置時間內車輛還需要支付高額保費的方案是不公平的,時時保去掉了高額的銷售傭金,讓保險定價回歸風險價格。”重慶卡薩維斯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總監助理馮乾介紹說。

時時保的計價方式意味著汽車短租或者分時租賃業務,若車輛沒有達到每月30天的出租時間,則相比以前節省保費成本。也就是說,租賃車輛的使用率越低,節約的成本越多。

然而,使用率低並不是汽車租賃企業的追求。目前,汽車租賃企業一般的做法是,如果用戶在使用共享汽車前,確定買了不計免賠或者小額免賠服務,一旦發生意外事故,用戶不需要付額外金額;但是如果超出了一定範圍之後,用戶還是要按照相應比例,對運營商進行一定賠付。

本月8日,交通運輸部聯合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了《關於促進小微型客車租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下麵簡稱《指導意見》),意見指出,企業為租賃車輛購買交強險、第三者責任險等相關保險時,應按照登記的使用性質對應的保險費率投保,鼓勵經營者與保險公司根據小微型客車租賃業務特點和風險大小,開發保險產品,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保障承租人合法權益。

據了解,截止7月底,上海市場上主要有四家共享汽車租賃企業,投放總車輛不足1萬輛。目前,由上汽集團與上海國際汽車城共同出資組建的環球車享以5200輛共享汽車占據市場老大地位。官方資料顯示,該企業與人保、太平洋、中華聯合等三家保險公司實施戰略合作,為租賃車輛上了11項全額保險。

“即便我們在上海投了5200多輛車,建立了3500多個停取車點,但是還是很多時候,客戶覺得網點周圍沒有車可用,那麼一方麵我就在進一步快速地布網點,增加我們車輛投放,我們希望未來在2020年左右,整個上海我們可能會投放新能源汽車3萬多輛。”

環球車享首席市場官黃春華介紹說,目前上海地區每輛車每天約有5到6個訂單,周六日還會更高。盡管,共享汽車剛剛麵世時,因為重資產、重運營等困難遭受到質疑,但交通出行目前是公眾最為關注的話題,共享汽車無疑已經站在了資本的風口。

此外,2017上海國際新能源汽車產業博覽會還舉辦了電動物流車運營商大會、新能源公交發展趨勢論壇、共享汽車大會、新能源汽車充換電技術高峰論壇、新能源汽車技術研討會等五大主題論壇。來自政府主管部門、專家學者、科研院校、資本方等重量級嘉賓參會交流,多維度深層次探討新能源汽車產業及細分領域行業發展趨勢及商業運營模式,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協同發展。 展會還將持續兩天。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周智敏 朱曉榮 實習編輯:傅鈺婷)

最後更新:2017-08-24 06:51:57

  上一篇:go 共享汽車撞飛共享單車,責任算誰的?
  下一篇:go 市民反映 共享汽車在青城共享有點難